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块,具体涉及一种灯杆内接地块。
背景技术:
电杆是电力输送过程中很常见且必不可少的一种电力输送设备,而电杆需要接地,一般都是通过接地块连接。常规的接地块缺点如下:拧接地螺栓不方便,且占杆内空间比较多,小的杆子没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螺栓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的改进的路灯杆接地块。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路灯杆接地块,它包括接地块本体,所述接地块本体包括连接面ⅰ、连接面ⅱ和连接面ⅲ,它们相邻连接组成u形,所述连接面ⅰ和连接面ⅲ的一端都与灯杆内壁相连,在所述连接面ⅱ上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内端至灯杆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螺栓头的厚度,所述连接口的水平开口距离小于螺栓头的外径,所述连接面ⅰ和连接面ⅱ的连接角为圆弧角,所述连接面ⅱ和连接面ⅲ的连接角也为圆弧角,所述连接口的开口处都为圆弧坡口。
所述接地块本体由u形小槽钢制成。
所述接地块本体焊接固定在灯杆内壁上。
所述连接口的水平开口距离小于连接面ⅱ的水平长度。
所述连接口的开口朝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u形小槽钢并带有连接口,安装螺栓非常的方便,直接将螺栓头放入小槽口就能使用了,且所占空间比较小,直径小的杆子也能使用,连接面ⅰ和连接面ⅱ的连接角以及连接面ⅱ和连接面ⅲ的连接角都为圆弧角,同时连接口的开口处都为圆弧坡口,有效提高工作者的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接地块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路灯杆接地块,它包括接地块本体1,所述接地块本体1包括连接面ⅰ2、连接面ⅱ3和连接面ⅲ4,它们相邻连接组成u形,所述连接面ⅰ2和连接面ⅲ4的一端都与灯杆5内壁相连,在所述连接面ⅱ3上设有连接口6,所述连接口6内端至灯杆5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螺栓头7的厚度,所述连接口6的水平开口距离小于螺栓头7的外径,所述连接面ⅰ2和连接面ⅱ3的连接角为圆弧角,所述连接面ⅱ3和连接面ⅲ4的连接角也为圆弧角,所述连接口6的开口处都为圆弧坡口,所述连接口6的水平开口距离小于连接面ⅱ3的水平长度,所述连接口6的开口朝上。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u形小槽钢并带有连接口,安装螺栓非常的方便,直接将螺栓头放入小槽口就能使用了,且所占空间比较小,直径小的杆子也能使用,连接面ⅰ和连接面ⅱ的连接角以及连接面ⅱ和连接面ⅲ的连接角都为圆弧角,同时连接口的开口处都为圆弧坡口,有效提高工作者的操作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1.一种改进的路灯杆接地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接地块本体(1),所述接地块本体(1)包括连接面ⅰ(2)、连接面ⅱ(3)和连接面ⅲ(4),它们相邻连接组成u形,所述连接面ⅰ(2)和连接面ⅲ(4)的一端都与灯杆(5)内壁相连,在所述连接面ⅱ(3)上设有连接口(6),所述连接口(6)内端至灯杆(5)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螺栓头(7)的厚度,所述连接口(6)的水平开口距离小于螺栓头(7)的外径,所述连接面ⅰ(2)和连接面ⅱ(3)的连接角为圆弧角,所述连接面ⅱ(3)和连接面ⅲ(4)的连接角也为圆弧角,所述连接口(6)的开口处都为圆弧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路灯杆接地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块本体(1)由u形小槽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路灯杆接地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块本体(1)焊接固定在灯杆(5)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路灯杆接地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6)的水平开口距离小于连接面ⅱ(3)的水平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路灯杆接地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6)的开口朝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