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户外场景使用的炉具。
背景技术:
炉具是一种取暖及烹饪设备。对于一些游牧生活的人们,炉具是其生产生活所需的必要设备。另外,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对休闲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来的人在节假日喜欢到野外进行户外活动。在活动之余进行野外烹饪,不可避免地成为一项主要的活动内容,能够增填亲子间的乐趣,或者促进亲友间的联谊。
户外炉被推荐使用于游牧及自助旅行等场合。户外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搬移与运输的频率相对较高。且受制于运输车辆等所具有空间的限制,现有户外炉的炉体体积往往较小。但是,较小体积的炉体,必然导致户外炉的加热效率有所减小,而不能适用于部分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户外炉受制于体积的限制,而存在加热效率相对减小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户外炉。该户外炉采用组装与折叠的结构形式,使炉具在搬移与运输时的体积,相较于使用时的体积有所减小,从而能够相对增大炉体体积,进而提升了户外炉的加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户外炉,包括炉体,还包括置物架,置物架枢接在炉体上,使置物架相对炉体可旋转至收纳状态及展开状态;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使置物架相对炉体旋转至展开状态后被限制在展开状态。本方案的置物架具有展开状态,并利用限位保持展开状态,被用于放置物品时使用。并且,置物架还具有收纳状态,在搬移或运输时采用,使得本方案的户外炉具有更小的体积,从而有利于搬移与运输。同时,由于置物架具有收纳状态,在同样运输空间的基础上,使得炉体的体积相对更大,保证了炉体的加热效率。另外,本方案的置物架不仅具有置物功能,还可以当作餐桌使用,进一步扩展了炉具的使用功能。
作为优选方案,置物架相对炉体旋转至展开状态时,枢接结构的轴线呈水平方向,限位件呈竖直方向,置物架呈水平方向。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置物架与限位件的展开方式,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展开状态与收纳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转轴,转轴与设置在炉体侧壁上的轴套组成枢接结构;转轴与限位件顶端相连,置物架与限位件底端相连。本方案结构连续,从而易于加工制作,且节约了成本。
作为优选方案,置物架呈u形,置物架的两端均连接有限位件与转轴,且限位件位于两个转轴之间。本方案提供一种进一步优化的结构形式,例如采用钢筋整体弯折即可实现,便于制作且节约成本。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置物板,置物板放置于置物架上。本方案用于放置细小物品。
作为优选方案,置物板底部相对两边设置有侧板,侧板上设置有与置物架u形两侧相匹配的卡槽;且置物板放置于置物架上时,侧板位于置物架u形中部的内侧。使用时,置物板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方案,限位件的长度大于转轴距炉体顶面的高度,使置物架相对炉体可旋转至炉体上方呈收纳状态。本方案提供一种收纳状态,具有收纳便捷的优点。
作为优选方案,炉体上设置有排烟管,排烟管与烟囱可拆卸连接,且排烟管底部设置有用于阻止烟囱下降的止挡部。本方案提供一种排烟结构,同样采用拆卸运输,再装配使用的思路,同时具有保证加热效率与易于运输的优点。
作为优选方案,炉体底部设置有支腿座,炉体的支腿与支腿座可拆卸连接。本方案提供一种支腿结构,同样采用拆卸运输,再装配使用的思路,同时具有保证加热效率与易于运输的优点。
作为优选方案,炉体内部设置有节能型炉芯。本方案提供一种节能炉芯,缓解户外使用燃料有限的压力。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炉体采用展开与收纳的方式,同时还采用可拆卸结构。使得炉体具有易于搬移与运输的优点。同时,由于炉体体积在运输时减小,在同样运输空间的前提下,使得炉体具有更大的体积,保障了加热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户外炉兼具了便携性与加热性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转轴、限位件与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排烟管与烟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的支腿座及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4的支腿座与支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5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5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部件所对应的标记:1-置物架、2-限位件、3-转轴、4-炉体、5-轴套、6-置物板、7-侧板、8-卡槽、9-排烟管、10-烟囱、11-止挡部、12-支腿座、13-支腿、14-炉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户外炉,包括炉体,还包括置物架,置物架枢接在炉体上,使置物架相对炉体可旋转至收纳状态及展开状态。图1所示为展开状态,可用于放置物品。图2所示为收纳状态,可用于搬移或运输。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使置物架相对炉体旋转至展开状态后被限制在展开状态。
具体地,如图1、3所示,置物架相对炉体旋转至展开状态时,枢接结构的轴线呈水平方向,限位件呈竖直方向,置物架呈水平方向。限位件与炉体侧壁相互作用,使置物架不再向下旋转,从而被限制在展开状态。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转轴,转轴与设置在炉体侧壁上的轴套组成枢接结构;转轴与限位件顶端相连,置物架与限位件底端相连。置物架呈u形,置物架的两端均连接有限位件与转轴,且限位件位于两个转轴之间。
如图2所示,限位件的长度大于转轴距炉体顶面的高度,使置物架相对炉体可旋转至炉体上方呈收纳状态。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置物板,置物板放置于置物架上。如图5所示,置物板底部相对两边设置有侧板,侧板上设置有与置物架u形两侧相匹配的卡槽。并且,如图6所示,置物板放置于置物架上时,侧板位于置物架u形中部的内侧。在放置细碎物品时,可以使用置物板。
实施例3
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炉体上设置排烟管,排烟管与烟囱可拆卸连接,且排烟管底部设置有用于阻止烟囱下降的止挡部。在搬移或运输时,将烟囱取下即可。使用时,直接插入即可。
实施例4
如图1、7-8所示,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炉体底部设置有支腿座,炉体的支腿与支腿座可拆卸连接。支腿与支腿座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螺孔,螺孔设置有两个。并且,支腿向炉体外侧倾斜,支腿座上设置有挡板,挡板用于使支腿支撑更加稳固。在搬移或运输时,将支腿取下即可。使用时,直接安装即可。
实施例5
如图1、9-12所示,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炉体内部设置有节能型炉芯。本实施例的节能型炉芯包括助燃装置,助燃装置顶部设置有进气孔,并且炉芯与炉体侧壁之间留有间隔,炉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使空气进入炉芯内部,帮助燃烧充分,从而实现节约燃料。
另外,炉芯底部设置有集灰的空间,炉门上设置有风门与锁扣,炉体上部设置有若干组同心炉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户外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物架,置物架枢接在炉体上,使置物架相对炉体可旋转至收纳状态及展开状态;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使置物架相对炉体旋转至展开状态后被限制在展开状态;炉体上设置有排烟管,排烟管与烟囱可拆卸连接,且排烟管底部设置有用于阻止烟囱下降的止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炉,其特征在于:置物架相对炉体旋转至展开状态时,枢接结构的轴线呈水平方向,限位件呈竖直方向,置物架呈水平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转轴与设置在炉体侧壁上的轴套组成枢接结构;转轴与限位件顶端相连,置物架与限位件底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户外炉,其特征在于:置物架呈u形,置物架的两端均连接有限位件与转轴,且限位件位于两个转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物板,置物板放置于置物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户外炉,其特征在于:置物板底部相对两边设置有侧板,侧板上设置有与置物架u形两侧相匹配的卡槽;且置物板放置于置物架上时,侧板位于置物架u形中部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户外炉,其特征在于:限位件的长度大于转轴距炉体顶面的高度,使置物架相对炉体可旋转至炉体上方呈收纳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底部设置有支腿座,炉体的支腿与支腿座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内部设置有节能型炉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