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槽冷却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11-12  11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槽冷却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电解氯化锂的方式制备金属锂,其主要采用的设备为电解槽,而电解槽上的电极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散热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在中通过在电机的安装板上安装冷却板对电极进行冷却,其冷却板上设置有冷却室,冷却室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但是其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距离过短,导致冷却液在进入冷却室后就直接从冷却液出口排出,其不但循环距离短,同时冷却液不能有效流动到距离进出口较远的区域,引起冷却板局部过热,其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效果差,电极易出现局部过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冷却板,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板对电极的冷却效果,防止设备过热,保证设备稳定、持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包括底板和用于输送冷却液的冷却管,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环形冷却室,所述环形冷却室内设置有分别与冷却管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置有延长冷却液流动距离的隔离板;且沿冷却液运动方向设置有用于改变冷却液流动方向的导流板。

    进一步底板上连接有存水槽和连接法兰,所述存水槽的内边缘与连接法兰相连,其外边缘通过折边部与底板相连,从而在底板、存水槽和连接法兰之间构成封闭的环形冷却室。

    进一步导流板和存水槽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块和连接孔,隔离板与存水槽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块和连接孔。

    进一步连接块与连接孔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进一步导流板上设置有导流孔,且相邻导流板上的导流孔交错设置。

    进一步导流孔是设置于导流板上的通孔或设置于导流板边缘的缺口。

    进一步环形冷却室内冷却液湍急处设置的导流板比冷却液平缓处多1-2倍。

    进一步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与隔离板之间的间距为10-15mm。

    进一步冷却液为水、冷却油或其他常用降温流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环形冷却室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置有隔离板,同时在冷却液的运动方向上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上设置有导流孔,由于环形冷却室为环形,其将电极包裹于内环,因此通过隔离板将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实现单向隔离,冷却液只能环绕环形冷却一周才能从冷却液进口流向冷却液出口,从而延长其运动距离,保证冷却液在整个环形冷却室内流动,避免电极发生局部过热;同时通过导流板引导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在进一步延长冷却液运动距离的同时,延长冷却液在环形冷却室内的停留时间,使冷却液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热量,从而提高对电极的冷却效果,且导流板还能够为环形冷却室提供支撑,避免环形冷却室发生凹陷,提高其结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与存水槽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块和连接孔,且连接块与连接孔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在存水槽外侧焊接连接块和连接孔即可实现导水板的固定连接,其安装更加方便,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生产难度;同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连接块和连接孔相连能够保证设备的密封性,避免出现冷却液渗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相邻导流板之间的导流孔交错设置,使冷却液在冷却室内沿w型路径运动,从而延长流体的流动距离,不但延长其在环形冷却室内的时间,同时使冷却液均匀分布于冷却室内,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将导流孔设计为通孔或缺口能够简化其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液湍急处设置的导流板比冷却液平缓处多1-2倍,由于环形冷却室在转角处角度变化较大,因此在转角处不但冷却液与热源的接触面积较小,同时热量会大量集中于一处,造成转角处成为温度最高的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该处设置更多的导流板将更多的冷却液拦截于该区域,不但延缓冷却液的流动速度,提高冷却液与热源的接触时间,同时避免在该区域出现大量的气泡,影响热量的快速传导,提高对该区域的冷却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与隔离板之间的间距为10-15mm,通过减小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与隔离板之间的间距来延长冷却液的流动距离,从而延长冷却液的流动时间,使冷却液能够与热源充分接触冷却,提高其对电极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存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冷却管,3、环形冷却室,4、冷却液进口,5、冷却液出口,6、隔离板,7、导流板,8、存水槽,9、连接法兰,10、连接块,11、连接孔,12、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顶”、“底”、“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存水槽8和冷却管2,所述冷却管2用于输送冷却液,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冷却液可以采用水、冷却油或其他常用的冷却流体;所述底板1和存水槽8的中部均并排设置有两个相对应安装孔14,所述安装孔14用于放置电解槽的阳极和阴极;所述存水槽8的外边缘设置有折边,折边与底板1焊接连接,同时底板1上还通过焊接与连接法兰9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法兰9的侧壁与存水槽8的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在底板1、存水槽8和连接法兰9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冷却室3;所述环形冷却室3内设置有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所述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分别与冷却管2相连;所述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位于环形冷却室3的同一侧,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10mm;在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之间设置有隔离板6,所述隔离板6将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之间间距较短的一侧完全隔断,从而延长冷却液从冷却液进口4运动到冷却液出口5的距离;同时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设置有多个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上设置有作为导流孔13的通孔,且相邻导流板7之间的导流孔13交错设置,所述导流孔13的直接为10mm。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底板1、存水槽8和冷却管2,底板1与存水槽8之间设置有环形冷却室3,所述环形冷却室3内设置有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所述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分别与冷却管2相连;所述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位于环形冷却室3的同一侧,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为15mm;所述环形冷却室3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7,导流板7的边缘设置有作为导流孔12的缺口,相邻导流板7上的缺口交错设置于导流板7的两端;所述导流板7和隔离板6与存水槽8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连接块10,存水槽8上设置有连接孔11,所述连接块10插入到连接孔11内,并通过焊接实现连接块10与连接孔11之间的密闭连接;同时沿冷却液运动方向,在环形冷却室3两端的转角处设置更多导流板7,该处导流板7数量比其他区域的导流板7多1-2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由于现有技术中环形冷却室缠绕于电极的外侧,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立的隔离板能够将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相距较近的一端隔离,迫使冷却液绕道并在环绕环形冷却室一周后从冷却液出口排出,其不但保证环形冷却室远端的冷却效果,避免出现局部过热,同时还延长了冷却液在环形冷却室内的停留时间,是冷却液能够与热源充分接触,保证冷却液在充分吸热后被排出,从而大大提高其降温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上设立有导流板,导流板不但能够调节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在使冷却液均匀分布的同时,延长冷却液的流动距离,进而延长冷却液与热源的接触时间;同时导流板还能够调节不同区域内冷却液的流量,使温度较高的区域聚集更多的冷却液,从而提高冷却板的降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包括底板(1)和用于输送冷却液的冷却管(2),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环形冷却室(3),所述环形冷却室(3)内设置有分别与冷却管(2)连通的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之间设置有延长冷却液流动距离的隔离板(6);且沿冷却液运动方向设置有用于改变冷却液流动方向的导流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连接有存水槽(8)和连接法兰(9),所述存水槽(8)的内边缘与连接法兰(9)相连,其外边缘通过折边部与底板(1)相连,从而在底板(1)、存水槽(8)和连接法兰(9)之间构成封闭的环形冷却室(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和存水槽(8)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块(10)和连接孔(11),隔离板(6)与存水槽(8)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块(10)和连接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0)与连接孔(11)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上设置有导流孔(12),且相邻导流板(7)上的导流孔(12)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12)是设置于导流板(7)上的通孔或设置于导流板(7)边缘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冷却室(3)内冷却液湍急处设置的导流板(7)比冷却液平缓处多1-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与隔离板(6)之间的间距为10-1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水或冷却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冷却板,包括底板和冷却管,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环形冷却室,所述环形冷却室上设置有分别与冷却管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置有隔离板,同时在冷却液的运动方向上设置有导流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离板迫使冷却液需要环绕环形冷却室一周才能从冷却液进口流向冷却液出口,从而延长其运动距离,保证冷却液在整个环形冷却室内流动,避免电极发生局部过热;同时通过导流板引导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在进一步延长冷却液运动距离的同时,延长冷却液在环形冷却室内的停留时间,使冷却液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热量,从而提高对电极的冷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税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鑫恒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01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