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气电两用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嵌入式双头灶具。
背景技术:
气电双炉,即气电两用灶,一是将电磁炉/电陶炉/光波炉和燃气灶共同安装在一个炉盘底壳内;二是把电磁炉与燃气灶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安置槽内,两者都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对接拼成气电两用灶,且电磁炉可以拆开单独使用。气电两用灶实现了两种灶具的一体化,且在没电的时候可以用燃气加热,烹饪食物;在没有煤气的时候可以用电加热烹饪食物,既节约了材料,又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对于整体厨房,采用此结构只需在整体橱柜灶台上预留一个安装孔,不仅加工简单,而且节省了占地面积,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气电双炉一体两用的功能设计,省电省气,低碳环保,使用方便,不占空间等优点。使其自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热捧,因此,气电双炉是未来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响应国家低碳经济号召的必然要求。
但是在人们使用过程中厨房内多采用定制橱柜,定制橱柜为了提高美观多将灶体嵌入安装到灶台面下方,由于灶台下方的橱柜形成密闭空间不便于散热,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排出热气,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事件,一般电磁炉/电陶炉/光波炉会设置有温度过热保护装置,当设备温度过高时会自动停机,由于现有的嵌入式气电双头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对电磁炉主体进行有效散热,导致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电磁炉停机,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嵌入式双头灶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双头灶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嵌入式气电双头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对电磁炉主体进行有效散热,导致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电磁炉停机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嵌入式双头灶具,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部设置有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电磁炉整机,所述玻璃面板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燃气炉,所述电磁炉整机底部设置有电磁炉安装托架,所述玻璃面板的四周边沿设置有金属边框,所述金属边框的表面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的内部与底壳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底壳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排风孔,所述排风孔的内侧设置有风机,所述电磁炉整机靠近排风孔的外壁处开设有侧散热孔,所述电磁炉整机的底部开设有底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炉脚,所述炉脚与底壳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面板的顶部设置有开关,所述燃气炉上设置有炉芯分火器和燃气炉炉盖。
作为优选,所述燃气炉的侧面连接有燃气接气管,且所述燃气接气管的外端贯穿底壳的外壁且向外伸出。
作为优选,所述底壳的顶部靠近电磁炉整机和燃气炉处分别开设有电磁炉安装槽和燃气炉安装槽,且电磁炉安装槽和燃气炉安装槽之间通过隔板隔离。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边框的垂直厚度为2-3cm。
作为优选,所述底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玻璃面板的四周边沿设置有金属边框,通过在金属边框设置有进风孔便于底壳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及时交换,避免内部空气不流通导致底壳内部温度过高。
(2)底壳内部设置的散热风机加快散热效果,便于改善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产生的热量。
(3)设置电磁炉安装托架,避免使用过程中水直接进入到电磁炉内部导致设备短路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现有嵌入式气电两用灶中电磁炉停机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炉整机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面板;11、金属边框;12、进风孔;13、开关;2、电磁炉整机;21、侧散热孔;22、底散热孔;3、电磁炉安装托架;4、炉芯分火器;5、燃气炉炉盖;6、燃气炉;7;燃气接气管;8、底壳;81、排风孔;82、风机;9、炉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嵌入式双头灶具,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底壳8,底壳8的顶部设置有玻璃面板1,玻璃面板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电磁炉整机2,玻璃面板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燃气炉6,电磁炉整机2底部设置有电磁炉安装托架3,用于固定电磁炉整机2,玻璃面板1的四周边沿设置有金属边框11,金属边框11的表面开设有进风孔12,进风孔12的内部与底壳8的内部相连通,便于外部的空气进入装置内部,起到很好的空气对流效果,底壳8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排风孔81,排风孔81用于内部热风散出,排风孔81的内侧设置有风机82,能够加速热风流动,电磁炉整机2靠近排风孔81的外壁处开设有侧散热孔21,侧散热孔21为条形散热孔,电磁炉整机2的底部开设有底散热孔22,通过侧散热孔21和底散热孔22能够将电磁炉整机2内的热量及时散出。
具体的,底壳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炉脚9,炉脚9与底壳8之间通过螺丝固定,炉脚9用于对该装置底部进行支撑,通过螺丝固定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
如图4所示,玻璃面板1的顶部设置有开关13,用于打开和关闭该装置,燃气炉6上设置有炉芯分火器4和燃气炉炉盖5,燃气炉炉盖5用于保护燃气炉6,此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xx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改进。
此外,燃气炉6的侧面连接有燃气接气管7,且燃气接气管7的外端贯穿底壳8的外壁且向外伸出,便于外接燃气。
值得注意的是,玻璃面板1也可采用金属或者搪瓷板材质制成,能够保证面板的高强度。
进一步的,底壳8的顶部靠近电磁炉整机2和燃气炉6处分别开设有电磁炉安装槽和燃气炉安装槽,方便对电磁炉整机2和燃气炉6进行固定,且电磁炉安装槽和燃气炉安装槽之间通过隔板隔离。
进一步的,隔板为金属材质,通过金属材质的隔板将电磁炉整机2和燃气炉6隔离开避免设备单独使用过程中对另外设备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金属边框11的垂直厚度为2-3cm,本实施例优选为2cm,金属边框为金属材质如铜制成,用于对玻璃面板1外侧进行包边保护。
进一步的,底壳8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得底壳8的强度更高,不易损坏。
除此之外,电磁炉安装托架3为阶梯型,且电磁炉安装托架3最底部阶梯内圈设置有向下凹陷凹槽,在阶梯内圈设置有凹槽可以在出现少量溢水时存纳水分,避免直接滴落到底壳8内不便于清洗。
值得注意的是,电磁炉安装托架3为非金属隔热阻燃材料石棉材质制成,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非金属隔热阻燃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避免电磁炉整机2直接切割磁感线导致周边金属温度过高导致设备连接处发生形变,并且采用隔热材料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灶具面板造成损伤,提高设备整体的使用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风机82通过易插式端子与电磁炉整机2连接,散热风机82与电磁炉整机2的控制板电路连接,可以根据电磁炉的工作状态来调节散热电磁炉整机2工作,减少控制开关和内部线路的排布,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些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但并不包含对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电器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电源模块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嵌入式双头灶具在使用时,风机82通过易插式端子与电磁炉整机2的控制板电路连接使其工作,当电磁炉2工作时,风机82也自动工作,将电磁炉整机2产生的热量排出,电磁炉整机2产生的热量分别从侧散热孔21和底散热孔22排出,进而从排风孔81排出,进风孔12将外部的空气流入,从而及时将外部空气与内部空气互换,避免内部高温气体堆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嵌入式双头灶具,包括底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8)的顶部设置有玻璃面板(1),所述玻璃面板(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电磁炉整机(2),所述玻璃面板(1)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燃气炉(6),所述电磁炉整机(2)底部设置有电磁炉安装托架(3),所述玻璃面板(1)与底壳(8)之间的四周边沿设置有金属边框(11),所述金属边框(11)的表面开设有进风孔(12),所述进风孔(12)的内部与底壳(8)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底壳(8)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排风孔(81),所述排风孔(81)的内侧设置有风机(82),所述电磁炉整机(2)靠近排风孔(81)的外壁处开设有侧散热孔(21),所述电磁炉整机(2)的底部开设有底散热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双头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炉脚(9),所述炉脚(9)与底壳(8)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双头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1)的顶部设置有开关(13),所述燃气炉(6)上设置有炉芯分火器(4)和燃气炉炉盖(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双头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炉(6)的侧面连接有燃气接气管(7),且所述燃气接气管(7)的外端贯穿底壳(8)的外壁且向外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双头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8)的顶部靠近电磁炉整机(2)和燃气炉(6)处分别开设有电磁炉安装槽和燃气炉安装槽,且电磁炉安装槽和燃气炉安装槽之间通过隔板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双头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边框(11)的垂直厚度为2-3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双头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8)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