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11-09  139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大型火力发电厂锅炉上广泛采用的换热设备,包括桁架以及安装在桁架上的外壳、顶部扇形板、底部扇形板以及转子,外壳上设置有烟道以及风道,外壳、顶部扇形板和底部扇形板围成空腔,转子安装在空腔内,转子包括中心筒体以及均匀分布在中心筒体外壁的隔板,中心筒体连接有带动转子转动的驱动机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申请号为201811085499.5的发明专利申请。

    由于转子运动,外壳、顶部扇形板、底部扇形板等静止,动静之间必然存在间隙,烟气侧为负压,空气侧为正压,因此由压差的存在而导致直接漏风。发生直接漏风的区域主要有四个部位:转子径向密封片和顶部、底部扇形板之间;转子轴向密封片和扇壳体之间;转子中心筒密封和外界环境之间;转子外缘环向密封与壳体之间。目前,这些部位的密封间隙均保持固定,由于各部件加工和安装误差的存在,导致部分位置的密封间隙大,部分位置的密封间隙小,导致漏风量较大,引起预热器入口风压降低、风机电流升高,预热器后的过量空气系数升高、尾部排烟气温降低、锅炉热效率降低、燃煤损耗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锅炉达不到额定负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更好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包括桁架,所述桁架上设置有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的外壁设置有多块绕中心筒均匀分布的径向隔板,

    所述径向隔板的顶部与顶板之间、径向隔板的底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径向密封,所述径向密封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一密封板,所述径向隔板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为壳体的轴向,第一密封板通过穿过第一条形孔的第一紧固螺栓压紧固定在第一压板与径向隔板之间;

    所述径向隔板的侧边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轴向密封,所述轴向密封包括第二密封板和第二压板,所述径向隔板的侧边焊接有竖直的第一角钢,所述第一角钢上设置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为壳体的径向,所述第二密封板通过穿过第二条形孔的第二紧固螺栓压紧固定在第一角钢与第二压板之间;

    所述径向隔板的顶部和底部的外边缘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

    所述中心筒的两端与桁架之间设置有中心筒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筒密封包括盘根密封和二分式迷宫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盘根密封包括密封座、压盖和密封环,所述密封座固定在桁架上并环绕中心筒,所述密封座的内侧壁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环安装在密封槽中,所述压盖通过第三紧固螺栓与密封座相连且压盖压紧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二分式迷宫密封包括第一密封片、第一垫板、第二密封片以及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密封片、第一垫板、第二密封片以及第二垫板均呈圆环形并套在中心筒外,且第一密封片、第一垫板、第二密封片以及第二垫板压紧固定在桁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密封包括第三密封板、上密封筒和下密封筒,所述第一角钢的两端焊接有第二角钢,所述第三密封板水平安装在第一角钢上端的第二角钢上,所述上密封筒固定在壳体下表面,第三密封板与上密封筒之间具有上密封间隙;所述下密封筒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内侧壁,第一角钢下端的第二角钢与下密封筒之间具有下密封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密封板、上密封筒和下密封筒均通过螺栓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改变第一紧固螺栓在第一条形孔中的位置以及第二紧固螺栓在第二形孔中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位置,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位置改变后,密封间隙随之变化,因此在安装本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时可以调节径向密封和轴向密封的密封间隙,使密封间隙大小合适,保证转子能够顺畅转动的同时提高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径向密封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向示意图;

    图4为轴向密封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中心筒密封的示意图;

    图7为环形密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桁架;2—壳体;3—顶板;4—底板;5—中心筒;6—径向隔板;7—第一压板;8—第一密封板;9—第一紧固螺栓;10—第一条形孔;11—第二密封板;12—第二压板;13—第一角钢;14—第二条形孔;15—第二紧固螺栓;16—密封座;17—压盖;18—密封环;19—第三紧固螺栓;20—第一密封片;21—第一垫板;22—第二密封片;23—第二垫板;24—第四紧固螺栓;25—第三密封板;26—上密封筒;27—第二角钢;28—下密封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桁架1,所述桁架1上设置有壳体2,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顶板3,底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中心筒5,所述中心筒5的外壁设置有多块绕中心筒5均匀分布的径向隔板6。桁架1、壳体2、顶板3、底板4、中心筒5以及径向隔板6采用现有技术即可。

    所述径向隔板6的顶部与顶板3之间、径向隔板6的底部与底板4之间设置有径向密封,所述径向密封包括第一压板7和第一密封板8,所述径向隔板6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10,所述第一条形孔10的长度方向为壳体2的轴向,第一密封板8通过穿过第一条形孔10的第一紧固螺栓9压紧固定在第一压板7与径向隔板6之间。第一紧固螺栓9依次穿过第一压板7、第一密封板8以及第一条形孔10后与螺母相配合,从而将第一密封板8固定在径向隔板6上。第一密封板8与顶板3或者底板4之间的间隙为径向密封间隙,由于第一条形孔10为长条形,可通过改变第一紧固螺栓9在第一条形孔10中的位置,从而改变第一密封板8的轴向位置,第一密封板8的轴向位置变化后,径向密封间隙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安装本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误差以及设备的尺寸误差调节径向密封间隙的大小,使径向密封间隙大小合适,保证转子能够顺畅转动的同时提高密封效果。

    同样的,所述径向隔板6的侧边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轴向密封,所述轴向密封包括第二密封板11和第二压板12,所述径向隔板6的侧边焊接有竖直的第一角钢13,所述第一角钢13上设置有第二条形孔14,所述第二条形孔14的长度方向为壳体2的径向,所述第二密封板11通过穿过第二条形孔14的第二紧固螺栓15压紧固定在第一角钢13与第二压板12之间。第一角钢13用于安装第二密封板11,第二紧固螺栓15依次穿过第二压板12、第二密封板11以及第二条形孔14后与螺母配合,从而将第二密封板11压紧固定到第一角钢13上。第二密封板11与壳体2之间的间隙为轴向密封间隙,通过调节第二紧固螺栓15在第二条形孔14内的位置,即可调节第二密封板11的位置,从而改变轴向密封间隙,使径向密封间隙大小合适,保证转子能够顺畅转动的同时提高密封效果。

    所述径向隔板6的顶部和底部的外边缘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环形密封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密封方式,优选的,所述环形密封包括第三密封板25、上密封筒26和下密封筒28,所述第一角钢13的两端焊接有第二角钢27,第二角钢27水平设置,所述第三密封板25水平安装在第一角钢13上端的第二角钢27上,所述上密封筒26固定在壳体2下表面,第三密封板25与上密封筒26之间具有上密封间隙;所述下密封筒28安装在壳体2底部的内侧壁,第一角钢13下端的第二角钢27与下密封筒28之间具有下密封间隙。第三密封板25的安装也可以与第二密封板11和第一密封板8的安装方式类似,即在第一角钢13上端的第二角钢27上开设条形孔,通过穿过条形孔的螺栓将第三密封板25安装在第二角钢27上,从而实现上密封间隙的调节。

    第三密封板25、上密封筒26和下密封筒28可通过焊接、定位销等各种常规的连接方式安装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三密封板25、上密封筒26和下密封筒28均通过螺栓安装,拆装方便,便于后期检修。

    所述中心筒5的两端与桁架1之间设置有中心筒密封,中心筒密封可采用密封圈,优选的,为了提高密封效果,所述中心筒密封包括盘根密封和二分式迷宫密封。

    所述盘根密封包括密封座16、压盖17和密封环18,所述密封座16固定在桁架1上并环绕中心筒5,具体地,密封座16可通过螺栓等固定在桁架1上。所述密封座16的内侧壁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为环形槽,径向截面为矩形,所述密封环18安装在密封槽中,所述压盖17通过第三紧固螺栓19与密封座16相连且压盖17压紧密封环18,即可保证密封环18的稳定性。密封环18与中心筒5之间具有适当的压力,确保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保证中心筒5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小。

    所述二分式迷宫密封包括第一密封片20、第一垫板21、第二密封片22以及第二垫板23,所述第一密封片20、第一垫板21、第二密封片22以及第二垫板23均呈圆环形并套在中心筒5外,且第一密封片20、第一垫板21、第二密封片22以及第二垫板23依次重叠并通过第四紧固螺栓24压紧固定在桁架1上。盘根密封为主要的密封,第一密封片20和第二密封片22与中心筒5之间具有适当的配合间隙,起到辅助密封的作用,提高密封效果。


    技术特征:

    1.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包括桁架(1),所述桁架(1)上设置有壳体(2),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顶板(3),底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中心筒(5),所述中心筒(5)的外壁设置有多块绕中心筒(5)均匀分布的径向隔板(6),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隔板(6)的顶部与顶板(3)之间、径向隔板(6)的底部与底板(4)之间设置有径向密封,所述径向密封包括第一压板(7)和第一密封板(8),所述径向隔板(6)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10),所述第一条形孔(10)的长度方向为壳体(2)的轴向,第一密封板(8)通过穿过第一条形孔(10)的第一紧固螺栓(9)压紧固定在第一压板(7)与径向隔板(6)之间;

    所述径向隔板(6)的侧边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轴向密封,所述轴向密封包括第二密封板(11)和第二压板(12),所述径向隔板(6)的侧边焊接有竖直的第一角钢(13),所述第一角钢(13)上设置有第二条形孔(14),所述第二条形孔(14)的长度方向为壳体(2)的径向,所述第二密封板(11)通过穿过第二条形孔(14)的第二紧固螺栓(15)压紧固定在第一角钢(13)与第二压板(12)之间;

    所述径向隔板(6)的顶部和底部的外边缘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

    所述中心筒(5)的两端与桁架(1)之间设置有中心筒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密封包括盘根密封和二分式迷宫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密封包括密封座(16)、压盖(17)和密封环(18),所述密封座(16)固定在桁架(1)上并环绕中心筒(5),所述密封座(16)的内侧壁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环(18)安装在密封槽中,所述压盖(17)通过第三紧固螺栓(19)与密封座(16)相连且压盖(17)压紧密封环(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分式迷宫密封包括第一密封片(20)、第一垫板(21)、第二密封片(22)以及第二垫板(23),所述第一密封片(20)、第一垫板(21)、第二密封片(22)以及第二垫板(23)均呈圆环形并套在中心筒(5)外,且第一密封片(20)、第一垫板(21)、第二密封片(22)以及第二垫板(23)依次重叠并通过第四紧固螺栓(24)压紧固定在桁架(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包括第三密封板(25)、上密封筒(26)和下密封筒(28),所述第一角钢(13)的两端焊接有第二角钢(27),所述第三密封板(25)水平安装在第一角钢(13)上端的第二角钢(27)上,所述上密封筒(26)固定在壳体(2)下表面,第三密封板(25)与上密封筒(26)之间具有上密封间隙;所述下密封筒(28)安装在壳体(2)底部的内侧壁,第一角钢(13)下端的第二角钢(27)与下密封筒(28)之间具有下密封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板(25)、上密封筒(26)和下密封筒(28)均通过螺栓安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包括桁架,桁架上设置有、壳体、顶板、底板、中心筒和径向隔板,径向隔板的顶部与顶板之间、径向隔板的底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径向密封,径向密封包括第一压板、第一密封板、第一条形孔,第一密封板通过穿过第一条形孔的第一紧固螺栓压紧固定在第一压板与径向隔板之间;径向隔板的侧边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轴向密封,轴向密封包括第二密封板、第二压板、第一角钢、第二条形孔,第二密封板通过穿过第二条形孔的第二紧固螺栓压紧固定在第一角钢与第二压板之间。在安装本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时可以调节径向密封和轴向密封的密封间隙,使密封间隙大小合适,保证转子能够顺畅转动的同时提高密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蒲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01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