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11-09  13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属于爆炸喷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爆炸喷涂是在特殊设计的燃烧室里,将氧气和可燃气(例如乙炔气)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引爆,使料粉加热熔融并使颗粒高速撞击在零件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爆炸喷涂的最大特点是粒子飞行速度高,动能大,所以爆炸喷涂涂层具有:第一,涂层和基体的结合强度高。第二,涂层致密,气孔率很低。第三,涂层表面加工后粗糙度低。第四,工件表面温度低。在爆炸喷涂中,在爆炸条件下可能超过4200℃,所以绝大多数粉末能够熔化。粉末在高速枪中被输运的长度远大于等离子枪,这也是其粒子速度高的原因。

    在爆炸喷涂的设备中,送粉器是将爆炸喷涂专用料粉送入到燃烧室,所述爆炸喷涂专用料粉有硬质合金粉、陶瓷粉、金属粉、石墨粉等。目前常用的送粉器,例如转盘式送粉器,是将料斗内部储存的料粉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转盘式送粉器,通过转盘来送粉;载气通常使用氮气。但是,随着料斗内部的料粉越来越少,这使得单次流到送粉器内部的料粉质量比较难控制,前后两次出料之间的质量差即为出料误差,出料误差较大且不稳定;并且,转盘式送粉器由于转盘的存在,在送粉作业完成后,会有一些料粉残留在转盘式送粉器的内部,料粉的残留率通常超过5.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包括送料管、第一电磁阀、竖管、储粉桶、安装在储粉桶桶口处的封盖,所述送料管包括第一圆管段、与第一圆管段同轴设置的第一锥管段、与第一圆管段同轴设置的第二圆管段、与第一圆管段同轴设置的第二锥管段、与第一圆管段同轴设置的第三圆管段,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第一圆管段的中部,所述第一圆管段的尾端与第一锥管段的大端连通,所述第一锥管段的小端与第二圆管段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段的尾端与第二锥管段的小端连通,所述第二锥管段的大端与第三圆管段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竖管的下端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储粉桶的桶底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竖管的上端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储粉桶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储粉桶的内部被活塞分隔成位于活塞上方的第一腔室和位于活塞下方的第二腔室,所述封盖与储粉桶的桶口密封连接,所述封盖的中央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封盖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三通孔相连通的第二电磁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圆管段的另一侧设置有球缺状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圆管段的内径等于第一锥管段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一锥管段小端的内径等于第二圆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二圆管段的内径等于第二锥管段小端的内径,所述第二锥管段大端的内径等于第三圆管段的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封盖的上方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腔室内部气压的气压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锥管段内腔的锥角为α,11.5°≤α≤30°;所述第二锥管段内腔的锥角为β,7.5°≤β≤15°;α>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竖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在进行送粉作业过程中,不易发生堵料,出料误差小,送粉作业完成后,料粉的残留率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储粉桶与封盖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送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所述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包括送料管10、第一电磁阀20、竖管30、储粉桶50、安装在储粉桶50桶口处的封盖40,所述送料管10包括第一圆管段11、与第一圆管段11同轴设置的第一锥管段12、与第一圆管段11同轴设置的第二圆管段13、与第一圆管段11同轴设置的第二锥管段14、与第一圆管段11同轴设置的第三圆管段15,所述第一电磁阀20安装在第一圆管段11的中部,所述第一圆管段11的尾端与第一锥管段12的大端连通,所述第一锥管段12的小端与第二圆管段13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段13的尾端与第二锥管段14的小端连通,所述第二锥管段14的大端与第三圆管段15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段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131;所述竖管30的下端与第一通孔131连通,所述储粉桶50的桶底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竖管30的上端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储粉桶5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51,所述储粉桶50的内部被活塞51分隔成位于活塞51上方的第一腔室52和位于活塞51下方的第二腔室53,所述封盖40与储粉桶50的桶口密封连接,所述封盖40的中央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封盖40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三通孔相连通的第二电磁阀70。

    其中,所述竖管30的中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31。所述第二圆管段13的另一侧设置有球缺状凹槽132。所述第一圆管段11的内径等于第一锥管段12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一锥管段12小端的内径等于第二圆管段13的内径,所述第二圆管段13的内径等于第二锥管段14小端的内径,所述第二锥管段14大端的内径等于第三圆管段15的内径。

    所述封盖40与储粉桶50的桶口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并且在封盖40与储粉桶50的桶口处之间设置有橡胶圈来提高密封性,从而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在使用前,先将活塞51从储粉桶50的内部取出,然后将爆炸喷涂专用料粉60装入到储粉桶50的内部,然后再将活塞51塞入到储粉桶50的内部,再将封盖40与储粉桶50固定连接。将所述第一圆管段11的首端与载气瓶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70与氮气瓶相连。第一腔室52的初始气压为常压。第一通孔131位于凹槽132的正上方。

    所述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进行送粉作业时,打开第三电磁阀31,储粉桶50内部的料粉60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通孔、竖管30、第一通孔131后落入到第二圆管段13的内部,并在凹槽132堆起,凹槽132为球缺状有利于第二圆管段13内部的料粉60形成小堆起,从而有效避免料粉60落入到第一锥管段12或第二锥管段14的内部;第三电磁阀31开启1.5~3秒后立即关闭。第一电磁阀20开启2~6秒后立即关闭,在第一电磁阀20开启的过程中,载气通过第一圆管段11经过第一锥管段12的聚集后集中冲击第二圆管段13的内腔,而第二圆管段13内部的料粉60会被载气吹入到第二锥管段14的内部发生扩散,这有利于将第二圆管段13内部的料粉60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被带入到第二锥管段14的内部,最终料粉60随着载气通过第三圆管段15被送入制定区域,完成一次送粉动作。

    在进行第二次送粉动作之前,打开第二电磁阀70,氮气通过第二电磁阀70、第三通孔进入到第一腔室52,被输入氮气使得第一腔室52内部的气压增大,增大的气压对活塞51产生的作用力等于之前料粉60减少的重量,从而降低重力对料粉60流出量的影响。例如,每次排入到第二圆管段13内部料粉60的重量为50±0.5g,排出后,所述第一腔室52会被冲入氮气从而气压的增量为50±1pa,活塞51的上表面的面积为0.001平方米。因此,随着储粉桶50内部的料粉60越来越少,第一腔室52内部的气压越来越大,增大的气压对料粉60产生的压力与料粉60减少的重力相当;因此,当第三电磁阀31在打开固定时间(例如2秒)时,储粉桶50内部的料粉60在落入到第二圆管段13内部料粉60的重量变化不超过±0.5g。

    进一步地,为方便测量气压;所述封盖40的上方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腔室52内部气压的气压计8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管段12内腔的锥角为α,11.5°≤α≤30°;所述第二锥管段14内腔的锥角为β,7.5°≤β≤15°;α>β。控制所述第一锥管段12内腔的锥角大于第二锥管段14内腔的锥角,并限制α、β,这使得在一次送粉动作后,第二圆管段13和第二锥管段14内部料粉60的残留率不超过1.7%。

    进一步地,为方便将活塞51从储粉桶50的内部取出,在活塞51的上部安装有把手511。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圆管段13两侧的气压存在压差,这使得料粉60不易在第二圆管段13处发生堵料;由于每次流入到第二圆管段13内部料粉60的质量误差小,出料的质量误差小,有助于提高爆炸喷涂涂层的均匀性;同时,所述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在完成单次送粉作业后,料粉60的残留率不超过1.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管(10)、第一电磁阀(20)、竖管(30)、储粉桶(50)、安装在储粉桶(50)桶口处的封盖(40),所述送料管(10)包括第一圆管段(11)、与第一圆管段(11)同轴设置的第一锥管段(12)、与第一圆管段(11)同轴设置的第二圆管段(13)、与第一圆管段(11)同轴设置的第二锥管段(14)、与第一圆管段(11)同轴设置的第三圆管段(15),所述第一电磁阀(20)安装在第一圆管段(11)的中部,所述第一圆管段(11)的尾端与第一锥管段(12)的大端连通,所述第一锥管段(12)的小端与第二圆管段(13)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段(13)的尾端与第二锥管段(14)的小端连通,所述第二锥管段(14)的大端与第三圆管段(15)的首端连通,所述第二圆管段(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131);所述竖管(30)的下端与第一通孔(131)连通,所述储粉桶(50)的桶底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竖管(30)的上端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储粉桶(5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51),所述储粉桶(50)的内部被活塞(51)分隔成位于活塞(51)上方的第一腔室(52)和位于活塞(51)下方的第二腔室(53),所述封盖(40)与储粉桶(50)的桶口密封连接,所述封盖(40)的中央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封盖(40)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三通孔相连通的第二电磁阀(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管段(13)的另一侧设置有球缺状凹槽(1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管段(11)的内径等于第一锥管段(12)大端的内径,所述第一锥管段(12)小端的内径等于第二圆管段(13)的内径,所述第二圆管段(13)的内径等于第二锥管段(14)小端的内径,所述第二锥管段(14)大端的内径等于第三圆管段(15)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40)的上方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第一腔室(52)内部气压的气压计(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管段(12)内腔的锥角为α,11.5°≤α≤30°;所述第二锥管段(14)内腔的锥角为β,7.5°≤β≤15°;α>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30)的中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3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包括送料管、第一电磁阀、竖管、储粉桶、安装在储粉桶桶口处的封盖,送料管包括第一圆管段、与第一圆管段同轴设置的第一锥管段、与第一圆管段同轴设置的第二圆管段、与第一圆管段同轴设置的第二锥管段、与第一圆管段同轴设置的第三圆管段,第一电磁阀安装在第一圆管段的中部,第二圆管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储粉桶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储粉桶的内部被活塞分隔成位于活塞上方的第一腔室和位于活塞下方的第二腔室,封盖的中央设置有第三通孔,封盖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三通孔相连通的第二电磁阀。该爆炸喷涂用送粉装置在进行送粉作业过程,不易发生堵料,出料误差小,送粉作业完成后,料粉的残留率小。

    技术研发人员:祖芳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百川科技开发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7.09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201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