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重载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
背景技术:
重载连接器又叫hdc重载接插件,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纺织机械、包装印刷机械、烟草机械、机器人、轨道交通、热流道、电力、自动化等需要进行电气和信号连接的设备中。目前重载连接器行业所使用的安装外壳通过设置于外壳外侧的安装凸沿进行固定,但是,当安装位置有限的情况,现有的外壳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外部尺寸减小,适应安装空间有限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收尾相接的第一长边、第一短边、第二长边和第二短边,所述壳体开设有两端相通的内腔,所述壳体在第一长边、第一短边、第二长边和第二短边的内侧交接处设有角凸且角凸与壳体的底部平齐,所述角凸开设有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角凸的边缘分别设有圆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角凸的外边缘呈圆弧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孔为沉头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角凸的上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形成阶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第一长边、第一短边、第二长边和第二短边的内侧交接处设有的角凸,通过螺钉穿过角凸上的通孔进行锁紧。并且通过设置角凸与壳体的底部平齐,保证了角凸的牢固性,颠覆了现有的重载连接器外壳必须外部进行固定的思维,使壳体尺寸大大缩减,使能适用于安装空间有限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包括壳体10,壳体10包括收尾相接的第一短边11、第一长边12、第二短边13和第二长边14。
壳体10开设有两端相通的内腔15,壳体10在第一短边11、第一长边12、第二短边13和第二长边14的内侧交接处设有角凸20,角凸20与壳体10的底部平齐,使角凸20的牢固性增强,使壳体10能稳定的固定。
角凸20的上表面与壳体10的上表面形成阶梯,角凸20开设有通孔23,通孔23为沉头孔,沉头孔使固定用的螺钉能沉头。
角凸20的边缘分别设有圆角21,角凸20的外边缘22呈圆弧形,通过圆弧形使角凸20的边缘碰撞性降低,同时通过圆角21使角凸20与相邻边的连接更为牢固。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在第一长边12、第一短边11、第二长边14和第二短边13的内侧交接处设有的角凸20,通过螺钉穿过角凸20上的通孔23进行锁紧。并且通过设置角凸20与壳体10的底部平齐,保证了角凸20的牢固性,颠覆了现有的重载连接器外壳必须外部进行固定的思维,使壳体10尺寸大大缩减,使能适用于安装空间有限的场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1.一种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收尾相接的第一短边、第一长边、第二短边和第二长边,所述壳体开设有两端相通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第一短边、第一长边、第二短边和第二长边的内侧交接处设有角凸且角凸与壳体的底部平齐,所述角凸开设有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凸的边缘分别设有圆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凸的外边缘呈圆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沉头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固定式重载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凸的上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形成阶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