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炉,具体涉及一种回形连续式烧结炉,属于搪瓷水箱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在热水器生产中,采用搪瓷水箱的日益增多;搪瓷内胆由于其在防腐方面的优越性能,正在取代其它内胆而成为热水器内胆的重要比例;内胆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烧结,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384922.7,公开了一种搪瓷烧结装置,包括烘干炉、烧结炉和送料线,所述烧结炉包括炉体,炉体呈“u”形,炉体的一侧u形臂端部设有炉体的开口,炉体内部沿开口朝内依次设有热交换区和高温区,所述高温区设置在炉体的一侧u形臂上;所述送料线为环形送料线,送料线沿其送料方向依次穿过烘干炉、烧结炉内部的热交换区、高温区和热交换区,本实用新型上料、下料(成品)、烘干、高温烧结等各道工序在一条流水线完成,操作方便,且通过对烧结炉炉体形状的改进,达到节能的效果;但其节能效果还不够好,容易造成热量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回形连续式烧结炉,炉膛与炉门经过多个90°弯道和风幕,最大限度的延缓了热量的散失,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回形连续式烧结炉,包括炉膛、炉门、悬挂链,及驱动悬挂链动作的悬挂链驱动总成,所述炉膛由三处90º弯道构成的回行结构;所述炉膛于三处90º弯道之间分别设置一道风幕;所述悬挂链由炉门进入炉膛内侧,并绕炉膛内一周后从炉门绕出;所述炉膛内安装有用于遮挡烧结炉炉顶给悬挂链挂钩预留空挡的鳞片;鳞片与悬挂链同步运行,以避免热量的散失;风幕的作用是阻挡炉膛内的热量散失,通过悬挂链上加载内胆,并通过悬挂链驱动总成带动悬挂链动作,通过炉门进入炉膛中,依次进入各个区完成烧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炉膛内由四道风幕分为五个加热区,所述炉膛靠近炉门的一所述加热区为工件预热升温区,对进入炉膛的内胆进行预热升温,剩余所述加热区为工件加热保温区;其将内胆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并保持,调节悬挂链的运行速度保持内胆在工件加热保温区停留足够的时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炉膛内设置有隔层;压缩了炉膛的空间,从而到达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回形连续式烧结炉;炉门和炉膛之间设计了三处90º弯道和4道风幕,最大限度的延缓了热量散失;炉膛内设置了隔层,尽量压缩了炉膛的空间,从而到达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回形连续式烧结炉,包括炉膛1、炉门2、悬挂链3,及驱动悬挂链动作的悬挂链驱动总成(未图示),所述炉膛1由三处90º弯道11构成的回行结构;所述炉膛于三处90º弯道11之间分别设置一道风幕12;所述悬挂链3由炉门2进入炉膛1内侧,并绕炉膛1内一周后从炉门2绕出;所述炉膛1内安装有用于遮挡烧结炉炉顶给悬挂链挂钩预留空挡的鳞片4;鳞片4与悬挂链3同步运行,以避免热量的散失;风幕12的作用是阻挡炉膛1内的热量散失,通过悬挂链3上加载内胆,并通过悬挂链驱动总成带动悬挂链3动作,通过炉门2进入炉膛1中,依次进入各个区完成烧结。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炉膛1内由四道风幕分为五个加热区13、14、15、16、17,所述炉膛1靠近炉门的一所述加热区13为工件预热升温区,对进入炉膛的内胆进行预热升温,剩余所述加热区14、15、16、17为工件加热保温区;其将内胆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并保持,调节悬挂链的运行速度保持内胆在工件加热保温区停留足够的时间。
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炉膛1内设置有隔层18;压缩了炉膛的空间,从而到达节能的效果。
经实际使用验证,生产效率达到70台/小时,按每天12小时工作制,日产量840台,月产量达2.1万台。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1.一种回形连续式烧结炉,包括炉膛、炉门、悬挂链,及驱动悬挂链动作的悬挂链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由三处90º弯道构成的回行结构;所述炉膛于三处90º弯道之间分别设置一道风幕;所述悬挂链由炉门进入炉膛内侧,并绕炉膛内一周后从炉门绕出;所述炉膛内安装有用于遮挡烧结炉炉顶给悬挂链挂钩预留空挡的鳞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形连续式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由四道风幕分为五个加热区,所述炉膛靠近炉门的一所述加热区为工件预热升温区,剩余所述加热区为工件加热保温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形连续式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设置有隔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