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10-24  163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给煤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



    背景技术:

    给煤机运送煤的过程中,在出煤口位置,磨煤机或锅炉的热气会产生一个正压风,将热气或是煤粉吹向给煤机。在给煤机或连接处不严密的地方有可能再成粉尘外泄,污染环境,粉尘还可能通过转动部分的间隙对轴承造成一定的磨损,并使润滑油脂劣化。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给煤机内会有密封空气系统,也就是产生密封风吹向出煤口。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868503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磨煤机的密封风机,密封风机包括控制器、风机本体、变频器和送风管,所述控制器经所述变频器与所述风机本体相连接,磨煤机包括磨煤机本体、进料口和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与进料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机本体经所述送风管与所述磨煤机本体上的密封保护罩相连接,所述进料口上设有一煤量检测机构,所述煤量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且所述煤量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进入到所述进料口中的煤量并反馈到所述控制器中,所述控制器根据煤量的大小控制所述变频器改变所述风机本体的转速,该实用新型能合理调节密封风差压,降低了能耗和使用成本。

    但是上述密封风机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当将密封风机关闭后,若未能及时关闭锅炉或磨煤机,磨煤机或锅炉产生的热气和煤粉仍将吹向给煤机,从而将对给煤机造成二次影响;上述专利未能很好的解决在密封风机关闭后,热气和煤粉出现回流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当将密封风机关闭后具有能减少热气和煤粉回流,从而能更好的将给煤机进行保护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包括给煤机,给煤机上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给煤机上安装有密封罩,所述送料机构设于密封罩内,所述密封罩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密封罩外侧设有出风口朝向所述出料口的密封风机,所述密封罩上铰接有用于遮挡所述出料口的第一挡板,所述密封罩上还设有位于送料机构上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滑设于所述密封罩;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通过传动装置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罩能避免热气与煤粉散发至周围空气中,对送料机构起到了隔绝、保护的作用;当给煤机通过送料机构向出料口送煤时,通过密封风机能向出料口送入压力较高的空气,进而能阻止煤粉与热气逸出;由于第一挡板铰接在出料口处,当煤从出料口被送出时,第一挡板在煤块和密封风机的共同作用下能进行单向打开,使煤能顺利的从出料口掉落;当密封风机与给煤机停止工作时,第一挡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将出料口进行遮挡,从而能减少热气和煤粉的回流;再通过将第二挡板降下后能对给煤机进行双重保护,使密封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挡板从密封罩上端穿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于第二挡板上方且输出轴竖直向下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竖直的丝杆,所述丝杆插入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能带动丝杆进行正向或反向转动,由于丝杆螺纹连接于第二挡板,随着丝杆的转动第二挡板能沿丝杆方向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便实现了出料口的开启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挡板下端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下侧壁与所述送料机构上侧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挡板逐渐下降时,通过橡胶层与送料机构上侧壁的贴合,从而能增强第二挡板的密封性,避免煤灰从第二挡板与送料机构之间的间隙处流出;由于橡胶层具有弹性,当第二挡板接触到送料机构上侧壁时,橡胶层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罩上设有位于第一挡板上方的支撑架,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丝杆上的绕线柱,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导向轮,以及缠绕在所述绕线柱上的拉绳;所述拉绳从所述导向轮上方绕过并与第一挡板外侧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丝杆带动第二挡板逐渐上升时,随着丝杆的转动,绕线柱能逐渐将拉绳进行收紧,随着拉绳的不断收紧第一挡板将逐渐向远离出料口的方向打开;从而便能调整第一挡板打开的角度,使体积较小的碎煤块也能顺利的从出料口送出,避免碎煤块被第一挡板挡住的情况;当丝杆带动第二挡板逐渐下降时,拉绳将逐渐从绕线柱上转出,使得第一挡板逐渐翻下直至将出料口遮挡;通过导向轮能对拉绳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柱与导向轮位于同一高度,且位于所述绕线柱与导向轮之间的拉绳处于水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绕线柱与导向轮位于同一高度,当拉绳不断被绕线柱收紧时,导向轮能避免拉绳在收紧时缠绕在丝杆上,从而保证拉绳能顺利的缠绕在绕线柱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柱两端均设有相对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直径大于绕线柱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绕线柱在将拉绳进行缠绕拉紧时,限位板能避免拉绳从绕线柱的两端穿出,通过限位板能将拉绳的缠绕范围进行限位;当拉绳从绕线柱上转出时,限位板能对拉绳进行支撑避免拉绳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罩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一端与密封风机相连,所述风道另一端对准所述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道能对密封风机起到引风的作用,使从密封风机内吹出的风能更加准确的吹向出料口;通过风道还能将风进行集中,避免从密封风机吹出的风出现乱流的情况,使吹出的风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口下侧壁向远离所述送料机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挡板下侧壁与所述出料口下侧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煤块从送料机构上掉落至出料口下侧壁上时,倾斜的出料口下侧壁能保证煤块顺利且快速掉落,避免煤块堵住出料口;当第一挡板翻下时,由于第一挡板下侧壁能与出料口下侧壁贴合,从而能避免热气与煤粉从下端间隙处回流至密封罩内,增强了出料口处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密封罩能避免热气与煤粉散发至周围空气中,对送料机构起到隔绝、保护的作用;从密封风机中吹出的风通过风道能准确的吹向出料口,且通过风道能使吹出的风更加的稳定;

    2.当给煤机工作时,启动驱动电机使丝杆带动第二挡板上升,随着丝杆的转动,拉绳将逐渐被绕线柱收紧,随着拉绳的不断收紧第一挡板将逐渐向远离出料口的方向打开;通过调节第一挡板打开的角度,使得体积较小的碎煤块也能顺利的从出料口送出;当密封风机与给煤机停止工作时,通过反向转动丝杆使第二挡板逐渐下降,同时拉绳将逐渐从绕线柱上转出,拉绳在导向轮的导向下能使第一挡板逐渐翻下直至将出料口遮挡;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双重保护下,能使密封罩的密封效果更佳,减少了热气和煤粉的回流,从而对给煤机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凸显密封罩内部风道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凸显传动装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凸显传送带与出料口处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给煤机;2、送料机构;3、密封罩;4、出料口;5、密封风机;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传动装置;9、驱动电机;10、丝杆;11、支撑架;12、绕线柱;13、导向轮;14、拉绳;15、橡胶层;16、风道;17、限位板;18、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给煤机1,给煤机1下端安装有送料机构2,送料机构2包括有由电机驱动的传送带18,传送带18沿水平放置且转动连接于给煤机1下侧壁。

    如图2所示,给煤机1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罩3,传送带18远离给煤机1的一端插入至密封罩3内。密封罩3远离给煤机1的一端开设有呈矩形的出料口4,出料口4设于密封罩3下端且靠近传送带18末端。出料口4下侧壁向远离传送带18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形成供煤块滑出的斜坡。

    如图2所示,密封罩3朝向给煤机1的一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风机5,密封风机5位于送料机构2上方,且密封风机5的出风口与密封罩3内侧壁贯穿。密封罩3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风道16,风道16一端与密封风机5的出风口连通,风道16另一端延伸至出料口4一侧且对准出料口4。

    如图3、图4所示,出料口4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6,第一挡板6上端铰接于密封罩3外侧壁,自然状态下第一挡板6保持竖直状态,并能将出料口4进行遮挡。第一挡板6下侧壁为斜面且与出料口4的下侧壁贴合。

    如图2、图3所示,密封罩3上滑设有位于传送带18上方且竖直的第二挡板7,第二挡板7与第一挡板6呈相对放置。第二挡板7的两端侧壁与出料口4对应的内侧壁贴合,第二挡板7下端粘接有水平的橡胶层15,橡胶层15的下侧壁与传送带18的上表面贴合。第二挡板7上侧壁从密封罩3上端穿出,且在第一挡板6与第二挡板7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8。

    如图3、图4所示,传动装置8包括有固定安装于密封罩3外侧壁的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位于第二挡板7正上方且输出轴竖直向下。传动装置8还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9输出轴且竖直的绕线柱12,绕线柱12的轴心线与驱动电机9轴心线重叠。绕线柱1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相对的限位板17,两限位板17呈水平设置且最大直径大于绕线柱12的直径。

    如图3所示,绕线柱12下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的丝杆10,丝杆10的轴心线与绕线柱12的轴心线重叠。丝杆10下端插入至第二挡板7内,并与第二挡板7螺纹连接。位于第一挡板6上方的密封罩3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支撑架11,传动装置8还包括有转动连接于支撑架11上端的导向轮13,导向轮13呈水平放置。绕线柱12与导向轮13位于同一高度,绕线柱12上缠绕有拉绳14,拉绳14另一端从导向轮13上方绕过后,向下拉伸至与第一挡板6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固定。位于绕线柱12与导向轮13之间的拉绳14呈拉紧且水平状态。

    本实施例的具体效果如下:

    当给煤机1工作时,通过密封罩3能避免热气与煤粉散发至周围空气中,对送料机构2起到隔绝、保护的作用。从密封风机5中吹出的风通过风道16能准确的吹向出料口4,且通过风道16能使吹出的风更加的稳定。启动驱动电机9后能使丝杆10带动第二挡板7上升,随着丝杆10的转动,拉绳14将逐渐被绕线柱12收紧,随着拉绳14的不断收紧第一挡板6将逐渐向远离出料口4的方向打开。通过调节第一挡板6打开的角度,使得体积较小的碎煤块也能顺利的从出料口4送出。当密封风机5与给煤机1停止工作时,通过反向转动丝杆10使第二挡板7逐渐下降,同时拉绳14将逐渐从绕线柱12上转出,拉绳14在导向轮13的导向下能使第一挡板6逐渐翻下直至将出料口4遮挡。在第一挡板6与第二挡板7的双重保护下,能使密封罩3的密封效果更佳,减少了热气和煤粉的回流,从而对给煤机1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包括给煤机(1),给煤机(1)上设置有送料机构(2),其特征是:所述给煤机(1)上安装有密封罩(3),所述送料机构(2)设于密封罩(3)内,所述密封罩(3)一侧设有出料口(4),所述密封罩(3)外侧设有出风口朝向所述出料口(4)的密封风机(5),所述密封罩(3)上铰接有用于遮挡所述出料口(4)的第一挡板(6),所述密封罩(3)上还设有位于送料机构(2)上方的第二挡板(7),所述第二挡板(7)滑设于所述密封罩(3);所述第一挡板(6)与第二挡板(7)之间通过传动装置(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挡板(7)从密封罩(3)上端穿出,所述传动装置(8)包括设于第二挡板(7)上方且输出轴竖直向下的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输出轴上设有竖直的丝杆(10),所述丝杆(10)插入且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挡板(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挡板(7)下端设有橡胶层(15),所述橡胶层(15)下侧壁与所述送料机构(2)上侧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罩(3)上设有位于第一挡板(6)上方的支撑架(11),所述传动装置(8)还包括设于所述丝杆(10)上的绕线柱(12),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1)上的导向轮(13),以及缠绕在所述绕线柱(12)上的拉绳(14);所述拉绳(14)从所述导向轮(13)上方绕过并与第一挡板(6)外侧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绕线柱(12)与导向轮(13)位于同一高度,且位于所述绕线柱(12)与导向轮(13)之间的拉绳(14)处于水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绕线柱(12)两端均设有相对的限位板(17),所述限位板(17)直径大于绕线柱(12)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罩(3)内设有风道(16),所述风道(16)一端与密封风机(5)相连,所述风道(16)另一端对准所述出料口(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出料口(4)下侧壁向远离所述送料机构(2)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挡板(6)下侧壁与所述出料口(4)下侧壁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给煤密封风系统,涉及锅炉给煤机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给煤机,给煤机上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给煤机上安装有密封罩,所述送料机构设于密封罩内,所述密封罩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密封罩外侧设有出风口朝向所述出料口的密封风机,所述密封罩上铰接有用于遮挡所述出料口的第一挡板,所述密封罩上还设有位于送料机构上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滑设于所述密封罩;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通过传动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减少热气和煤粉回流,从而能更好的将给煤机进行保护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章泉申;楼佳俊;周斌;柳冬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丽水市杭丽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98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