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自动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10-23  165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行业中,模具拆卸是模具加工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在注塑模具拆卸仍采用人工手动退模,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发生烫伤工人的情况,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拆卸装置,省时省力,提高了退模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注塑模具自动拆卸装置,包括呈长方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朝向右侧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左模芯,所述右侧板朝向左侧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模芯,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设有t形槽,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底面分别设有滑移连接于t形槽内的滑块,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设有两段等长的左螺纹和右螺纹,所述左侧板螺纹连接于螺杆的左螺纹段,所述右侧板螺纹连接于螺杆的右螺纹段,所述底座还安装有驱动螺杆转动的伺服电机。

    进一步,还包括电连接于伺服电机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设有正转、暂停和反转按钮。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底座长度方向布置的刻度条。

    进一步,所述刻度条标记有负数值、零点和正数值,所述左侧板位于负数值段,所述右侧板位于正数值段,当左侧板和右侧板抵接时,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的缝隙位于零点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拆卸模具时,启动伺服电机,使得左侧板和右侧板沿t形槽的长度方向互相远离,进行退模,之后工人将成型的工件取出,安装模具时,启动伺服电机,使得左侧板和右侧板沿t形槽的长度方向互相靠近,至左侧板与右侧板抵接,然后进行注塑;退模和安装过程无需工人手动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退模的安全性;t形槽和滑块的设置,提高了左侧板和右侧板滑动时的直线度和平稳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t形槽;2、左侧板;21、左模芯;3、右侧板;31、右模芯;4、螺杆;41、左螺纹;42、右螺纹;5、伺服电机;6、控制箱;61、正转;62、暂停;63、反转;7、刻度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拆卸装置,参见图1,包括呈长方形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滑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所述左侧板2朝向右侧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左模芯21,所述右侧板3朝向左侧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模芯31,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t形槽11,所述左侧板2和所述右侧板3的底面分别设有滑移连接于t形槽11内的滑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设有两段等长的左螺纹41和右螺纹42,所述左侧板2螺纹连接于螺杆4的左螺纹41段,所述右侧板3螺纹连接于螺杆4的右螺纹42段,所述底座1还安装有驱动螺杆4转动的伺服电机5。

    拆卸模具时,启动伺服电机5,使得左侧板2和右侧板3沿t形槽11的长度方向互相远离,进行退模,之后工人将成型的工件取出,安装模具时,启动伺服电机5,使得左侧板2和右侧板3沿t形槽11的长度方向互相靠近,至左侧板2与右侧板3抵接,然后进行注塑;退模和安装过程无需工人手动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退模的安全性;t形槽11和滑块的设置,提高了左侧板2和右侧板3滑动时的直线度和平稳性。

    具体的,还包括电连接于伺服电机5的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设有正转61、暂停62和反转63按钮。工人操作时,只需按压调控正转61、暂停62和反转63按钮,即可完成退模和安装模具的步骤,简单方便。

    具体的,所述底座1上设有沿底座1长度方向布置的刻度条7。刻度条7便于工人掌握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距离。

    具体的,所述刻度条7标记有负数值(图中未示出)、零点(图中未示出)和正数值(图中未示出),所述左侧板2位于负数值段,所述右侧板3位于正数值段,当左侧板2和右侧板3抵接时,所述左侧板2和所述右侧板3之间的缝隙位于零点处。标记更直观、便于工人测量。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注塑模具自动拆卸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呈长方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朝向右侧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左模芯,所述右侧板朝向左侧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模芯,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设有t形槽,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底面分别设有滑移连接于t形槽内的滑块,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设有两段等长的左螺纹和右螺纹,所述左侧板螺纹连接于螺杆的左螺纹段,所述右侧板螺纹连接于螺杆的右螺纹段,所述底座还安装有驱动螺杆转动的伺服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自动拆卸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电连接于伺服电机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设有正转、暂停和反转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自动拆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设有沿底座长度方向布置的刻度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自动拆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刻度条标记有负数值、零点和正数值,所述左侧板位于负数值段,所述右侧板位于正数值段,当左侧板和右侧板抵接时,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之间的缝隙位于零点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拆卸装置,包括呈长方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朝向右侧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左模芯,所述右侧板朝向左侧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右模芯,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设有T形槽,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底面分别设有滑移连接于T形槽内的滑块,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设有两段等长的左螺纹和右螺纹,所述左侧板螺纹连接于螺杆的左螺纹段,所述右侧板螺纹连接于螺杆的右螺纹段,所述底座还安装有驱动螺杆转动的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提高了退模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正太合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98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