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10-20  12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密封条加工领域的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门框条、行李箱条等密封条产品,加工过程中有一道接头工艺,将条状密封条的两头进行相互对接。在接头脱模后,会在连接部形成飞边。现有工艺中,对于此类飞边需额外进行一道单独的修边工序,已取出接头多余的飞边。此工序耗费人工,且在操作过程中易产生密封条条体造成划伤或飞边去除不完全导致飞边残留等问题,降低了密封条的生产效率,影响了密封条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它能偶在完成密封条接头作业后实现自动飞边玻璃操作。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包括基座,对称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以及辅助气缸;

    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左上模、左上模气缸、左下模和左下模气缸;所述左上模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臂上,所述左上模与所述左上模气缸连接,所述左上模在所述左上模气缸的带动下进行垂直运动,所述左下模设置在所述左上模下方对应位置,所述左下模与所述左下模气缸连接,所述左下模在所述左下模气缸的带动下进行水平运动;

    所述第二模具组件包括第二支撑臂、右上模、右上模气缸、右下模和右下模气缸;所述右上模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臂上,所述右上模与所述右上模气缸连接,所述右上模在所述右上模气缸的带动下进行垂直运动,所述右下模设置在所述右上模下方对应位置,所述右下模与所述右下模气缸连接,所述右下模在所述右下模气缸的带动下进行水平运动;

    所述辅助气缸与所述左下模连接,驱动所述左下模进行水平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左上模及所述右上模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导柱与所述第一支撑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左下模,以及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右下模,分别通过水平导轨可水平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上模、所述左下模、所述右上模及所述右下模的内侧边缘设有刀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通过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对密封条工件的两端进行夹持,然后通过左下气缸和右下气缸驱动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将密封条工件的两端进行合拢,以进行接头工艺;在接头工艺完成后,通过左下气缸、右下气缸及辅助气缸的共同驱动,使得密封条工件分别对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产生相对位移,通过所述左上模、所述左下模、所述右上模及所述右下模的内侧边缘将密封条工件接头处的飞边一次去除,免除了进行后续的人工去飞边工序,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包括基座3,对称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模具组件1和第二模具组件2,以及辅助气缸4。

    第一模具组件1包括第一支撑臂11、左上模12、左上模气缸13、左下模14和左下模气缸15。第一支撑臂11的作用在于对左上模12进行支撑。左上模12通过两根竖直插接在第一支撑臂11上的导柱16可上下滑动的与第一支撑臂11连接,导柱16限制了左上模12运动范围,保证了左上模12的垂直运动。左上模气缸连接13设置在第一支撑臂11的顶部,与左上模12连接,驱动左上模12进行位移。左下模14设置在左上模12下方对应位置。第一支撑臂11及左下模14都通过分别通过水平导轨17可水平滑动的设置在基座上。左下模气缸15连接在左下模14的外侧,驱动左下模14带动第一支撑臂11进行水平运动。

    第二模具组件2包括第二支撑臂21、右上模22、右上模气缸23、右下模24和右下模气缸25。其连接方式与第一模具组件1对称。

    辅助气缸4与左下模14连接,设置在左下模14的内侧,驱动左下模15进行水平运动。

    为了保证去飞边作业的效果,左上模12、左下模14、右上模22及右下模24的内侧边缘设有刀口结构,该刀口结构可以为连接在左上模12、左下模14、右上模22及右下模24内侧的楔形刀具,也可以对左上模12、左下模14、右上模22及右下模24的内侧边缘进行打磨形成锋利的刀口。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的工艺流程如下:

    1.左上模气缸13及右上气缸23伸出一定距离,使得左上模12和右上模22向下靠拢,然后将密封条工件10插入左上模12和左下模14,以及右上模22和右下模24之间。

    2.左上模气缸13及右上气缸23完全伸出,使得左上模12和左下模14,以及右上模22和右下模24完全合拢,将密封条工件10的两端夹紧。

    3.将接头膜片11贴附在左上模12和左下模14的内侧。

    4.左下模气缸15和右下模气缸25完全伸出,将密封条工件10的两端贴合。

    5.对密封条工件10进行一段时间的保压硫化。

    6.右上气缸23收缩,放松右上模22和右下模24对于密封条工件10的夹持,并使得右下气缸25处于可自由运动的游离态。

    7.辅助气缸4伸出,使得第一模具组件1带动密封条工件10相对第二模具组件2向左移动,去除密封条工件10一侧的飞边。

    8.调整右下气缸25使其伸出,同时使左下气缸15处于自由运动的游离态。

    9.辅助气缸4收缩,使得第一模具组件1带动密封条工件10相对第二模具组件2向右移动,去除密封条工件10另一侧的飞边。

    至此完成接头工艺及去飞边工序。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包括基座,对称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以及辅助气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左上模、左上模气缸、左下模和左下模气缸;所述左上模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臂上,所述左上模与所述左上模气缸连接,所述左上模在所述左上模气缸的带动下进行垂直运动,所述左下模设置在所述左上模下方对应位置,所述左下模与所述左下模气缸连接,所述左下模在所述左下模气缸的带动下进行水平运动;

    所述第二模具组件包括第二支撑臂、右上模、右上模气缸、右下模和右下模气缸;所述右上模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臂上,所述右上模与所述右上模气缸连接,所述右上模在所述右上模气缸的带动下进行垂直运动,所述右下模设置在所述右上模下方对应位置,所述右下模与所述右下模气缸连接,所述右下模在所述右下模气缸的带动下进行水平运动;

    所述辅助气缸与所述左下模连接,驱动所述左下模进行水平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模及所述右上模分别通过竖直设置的导柱与所述第一支撑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左下模,以及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右下模,分别通过水平导轨可水平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模、所述左下模、所述右上模及所述右下模的内侧边缘设有刀口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条接头飞边自动剥离装置,通过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对密封条工件的两端进行夹持,然后通过左下气缸和右下气缸驱动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将密封条工件的两端进行合拢,以进行接头工艺;在接头工艺完成后,通过左下气缸、右下气缸及辅助气缸的共同驱动,使得密封条工件分别对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产生相对位移,通过所述左上模、所述左下模、所述右上模及所述右下模的内侧边缘将密封条工件接头处的飞边一次去除,免除了进行后续的人工去飞边工序,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宋二伟;赵炜;张培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岑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7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97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