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供电接头是用于将未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连接,从而使未通电导线通电的一种供电连接装置。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供电接头都是单独设置的,一个供电接头只能连通一根导线(或元器件)。而当有多根未通电导线(或元器件)需要通电或断电时,还需人工对每个供电接头进行插、拔,操作较为繁杂,费时费力,还容易产生事故。例如在大型工业设备实施多路供电时,尤其是在工业电炉,由于其炉体内排布的电阻丝非常多,每一组电阻丝需要单独控制以保证控温精度,从而导致需要供电的点非常多。因此,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使用传统的单独安装的供电接头对众多的电阻丝进行一一通电,不但增加人工强度,而且容易出现用电事故。
另外,现有供电接头在对接时,没有纠偏效果,经常出现点接触现象,容易发生放电,进而烧损电器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滑轨一端的公对接板和与所述公对接板相对设置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母对接板,所述公对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母对接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若干第一通孔内均固定有纠偏端头,所述的若干第二通孔内均固定有与所述纠偏端头相契合的伸缩端头;所述纠偏端头包括t型取电头和套接在所述t型取电头上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的前端为锥面、后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一侧,所述t型取电头包括连接杆和固定在所述连接杆前端的圆形对接块,所述连接杆的后端固定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对接块靠近所述连接杆一侧的端面为与所述绝缘外壳前端锥面相契合的弧面;所述伸缩端头包括t型供电头和套设在所述t型供电头上的绝缘外套,所述绝缘外套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上,所述t型供电头后部沿远离所述绝缘外套的方向依次设有挡销和第二接线端子。
优选地,所述t型供电头上套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前端抵触在所述t型供电头的顶部,所述压紧弹簧的后端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套底部。
优选地,所述绝缘外壳前端带有内沿,所述绝缘外壳内的所述连接杆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挡圈,所述挡圈与内沿之间的连接杆上套设有呈压缩状态的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内沿上,所述预紧弹簧的后端抵触在所述挡圈上。
优选地,所述绝缘外壳后端的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t型供电头前端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对接块的端面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为阶梯孔,所述t型供电头始终处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靠近所述母对接板一侧的所述滑轨之间交叉连接固定有筋板,所述筋板上垂直固定有用于带动所述母对接板与所述公对接板对接、分离的双作用气缸,所述双作用气缸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母对接板上背向所述公对接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公对接板面向所述母对接板一侧的外围设有一圈护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公对接板和母对接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纠偏端头和伸缩端头,当每个纠偏端头上的第一接线端子均与一个电器元件通过导线连接,每个伸缩端头上的第二接线端子均与通电导线连接后,通过推动母对接板使其与公对接板对接,从而可一次性使若干个电器元件进行通电,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在减轻工作强度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出现用电事故的几率。
2)通过t型供电头与t型取电头的配合,在t型供电头与t型取电头接触时,在t型供电头推力作用下,能够使t型供电头前端端面与t型取电头前端端面相贴合,确保它们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导电效果好,确保用电安全。
3)由于绝缘外壳前端的锥面与对接块的弧面相契合,再加上预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不仅使得t型取电头的顶部始终能够与绝缘外壳的顶端相抵触,而且还能自动调整角度和位置偏差,保证t型取电头和t型供电头的对接能够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纠偏端头与伸缩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t型取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母对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t型取电头;11-连接杆;12-对接块;121-弧面;2-预紧弹簧;3-挡圈;4-绝缘外壳;41-锥面;42-内沿;5-防尘罩;6-第一接线端子;7-t型供电头;71-挡销;72-第二接线端子;8-压紧弹簧;9-绝缘外套;101-公对接板;102-母对接板;103-滑轨;104-筋板;105-双作用气缸;1011-第一通孔;1012-护沿;1021-第二通孔;1001-纠偏端头;1002-伸缩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固定在滑轨103一端的公对接板101和与所述公对接板101相对设置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103上的母对接板102,通过推动公对接板101能够使其与母对接板102完成对接;所述公对接板10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011,所述母对接板102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通孔1011相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1021,所述的若干第一通孔1011内均固定有纠偏端头1001,且纠偏端头1001的前端从第一通孔1011中露出;所述的若干第二通孔1021内均固定有与所述纠偏端头1001相契合的伸缩端头1002;所述纠偏端头1001包括t型取电头1和套接在所述t型取电头1上的绝缘外壳4,所述绝缘外壳4的前端为锥面41、后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1011一侧,所述t型取电头1包括连接杆11和固定在所述连接杆11前端的圆形对接块12,所述连接杆11的后端固定有第一接线端子6,所述对接块12靠近所述连接杆11一侧的端面为与所述绝缘外壳4前端锥面41相契合的弧面121;所述伸缩端头1002包括t型供电头7和套设在所述t型供电头7上的绝缘外套9,所述绝缘外套9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1021上,所述t型供电头7后部沿远离所述绝缘外套9的方向依次设有挡销71和第二接线端子72,挡销71的设置能够防护t型供电头7从绝缘外套9中脱离出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t型供电头7上套设有压紧弹簧8,所述压紧弹簧8的前端抵触在所述t型供电头7的顶部,所述压紧弹簧8的后端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套9底部。压紧弹簧8的设置,在通电时,能够使纠偏端头1001端面与伸缩端头1002端面贴合的能加紧密,不易产生间隙,防止打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外壳4前端带有内沿42,所述绝缘外壳4内的所述连接杆11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挡圈3,所述挡圈3与内沿42之间的连接杆11上套设有呈压缩状态的预紧弹簧2,所述预紧弹簧2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内沿42上,所述预紧弹簧2的后端抵触在所述挡圈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外壳4后端的所述连接杆11上套设有防尘罩5,所述防尘罩5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4上,防尘罩5的设置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到纠偏端头100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t型供电头7前端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对接块12的端面面积。这样设置,当纠偏端头1001与对应的伸缩端头1002位置出现些许偏差时,能够防止纠偏端头1001前端端面偏离出与伸缩端头1002端面正常对接时的对接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1021为阶梯孔,所述t型供电头7始终处于所述第二通孔1021内。在母对接板102与公对接板101对接过程中,纠偏端头1001的顶端插入到第二通孔1021内并与伸缩端头1002相抵触对接,以便使电器元件通电。所述第二通孔1021的内壁为绝缘材质,具体为绝缘塑料,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靠近所述母对接板102一侧的所述滑轨103之间交叉连接固定有筋板104,所述筋板104上垂直固定有用于带动所述母对接板102与所述公对接板101对接、分离的双作用气缸105,所述双作用气缸105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母对接板102上背向所述公对接板101的一侧。筋板104的设置一方面对滑轨103起到加固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双作用气缸105的安装提供了位置;双作用气缸105的设置,能够带动母对接板102在滑轨103上做往复运动,从而使母对接板102能够自动完成与公对接板101的对接和分离,无需人工现场作业,自动化程度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公对接板101面向所述母对接板102一侧的外围设有一圈护沿1012,护沿1012的设置能够对纠偏端头100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工作方式及原理:在工作之前,首先进行线路连接,具体地,将每个纠偏端头1001上的第一接线端子6均与一个电器元件通过导线连接,将每个伸缩端头1002上的第二接线端子72均与通电导线一一连接,线路连接完成之后,本供电对接装置便可进行工作。
通过控制双作用气缸105活塞杆的伸长,来推动母对接板102使其在滑轨103上滑动,直到与对面的公对接板101完成对接,此时,t型取电头1抵触在t型供电头2上从而使电器元件通电。通过控制双作用气缸105活塞杆缩回,来使母对接板102与公对接板101分离,实现电器元件的断电。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1.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滑轨(103)一端的公对接板(101)和与所述公对接板(101)相对设置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103)上的母对接板(102),所述公对接板(10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011),所述母对接板(102)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通孔(1011)相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10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第一通孔(1011)内均固定有纠偏端头(1001),所述的若干第二通孔(1021)内均固定有与所述纠偏端头(1001)相契合的伸缩端头(1002);
所述纠偏端头(1001)包括t型取电头(1)和套接在所述t型取电头(1)上的绝缘外壳(4),所述绝缘外壳(4)的前端为锥面(41)、后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1011)一侧,所述t型取电头(1)包括连接杆(11)和固定在所述连接杆(11)前端的圆形对接块(12),所述连接杆(11)的后端固定有第一接线端子(6),所述对接块(12)靠近所述连接杆(11)一侧的端面为与所述绝缘外壳(4)前端锥面(41)相契合的弧面(121);
所述伸缩端头(1002)包括t型供电头(7)和套设在所述t型供电头(7)上的绝缘外套(9),所述绝缘外套(9)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1021)上,所述t型供电头(7)后部沿远离所述绝缘外套(9)的方向依次设有挡销(71)和第二接线端子(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供电头(7)上套设有压紧弹簧(8),所述压紧弹簧(8)的前端抵触在所述t型供电头(7)的顶部,所述压紧弹簧(8)的后端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套(9)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4)前端带有内沿(42),所述绝缘外壳(4)内的所述连接杆(11)侧壁上螺纹连接有挡圈(3),所述挡圈(3)与内沿(42)之间的连接杆(11)上套设有呈压缩状态的预紧弹簧(2),所述预紧弹簧(2)的前端固定在所述内沿(42)上,所述预紧弹簧(2)的后端抵触在所述挡圈(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4)后端的所述连接杆(11)上套设有防尘罩(5),所述防尘罩(5)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供电头(7)前端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对接块(12)的端面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021)为阶梯孔,所述t型供电头(7)始终处于所述第二通孔(10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母对接板(102)一侧的所述滑轨(103)之间交叉连接固定有筋板(104),所述筋板(104)上垂直固定有用于带动所述母对接板(102)与所述公对接板(101)对接、分离的双作用气缸(105),所述双作用气缸(105)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母对接板(102)上背向所述公对接板(10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纠偏式供电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对接板(101)面向所述母对接板(102)一侧的外围设有一圈护沿(101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