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机头与分流板配套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低滞留偏心旋转机头与分流板配套结构。
背景技术:
在挤塑设备中,由于螺杆的旋转,塑料熔体通过分流板被挤压进入机头流道时,原料流动形式急剧改变,由螺旋带状变成直线流动,为了得到较好的基础质量,要求物料能够尽可能平稳地从螺杆进入机头,尽可能避免局部原料受热时间过长,而产生热分解和结焦现象,对单螺杆设备摸头和分流板的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螺杆设计是螺杆头和分流板之间有较大的空间,当螺杆转动时,原料借助螺杆螺纹的作用力而向前推动,原料容易滞留在螺杆头和分流板之前的空间。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旋转机头3与分流板4配套结构,旋转机头为正圆锥状,其圆锥的轴心、锥点与螺杆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旋转机头的锥点外周则推进物料缓慢,同时,分流板上的挤塑孔是孔径大小相同的,此种结构极易导致原料滞留在旋转机头与分流板之间且挤塑不均,另外两侧分流板受到的压力也应是中间大外边小,所以会造成中间挤塑量大,而两边挤塑量小,因为外围原料也更容易因高温分解和结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旋转搅动半径广、幅度大、低滞留且挤塑均匀的低滞留偏心旋转机头与分流板配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滞留偏心旋转机头与分流板配套结构,包括连接在螺杆出料口的旋转机头以及对应设置在壳体出料口的分流板,所述旋转机头的轴心与螺杆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分流板上设有多组以分流板圆心为中心、不同半径呈环状均匀排列的挤塑孔,所述挤塑孔的孔径沿分流板半径向外逐渐增大。
为了便于均匀挤塑、减少原料的滞留,所述挤塑孔设有三组,包括沿分流板半径由圆心向外排布的第一挤塑孔、第二挤塑孔和第三挤塑孔,所述第一挤塑孔的孔径<第二挤塑孔的孔径<第三挤塑孔的孔径。
进一步便于分流挤塑,所述第一挤塑孔设有三环且每环孔径大小一致。
为了方便安装分流板,加强挤塑的稳定性,所述分流板的外圆周面上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分流板通过固定环焊接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旋转机头的轴心线与螺杆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即处于偏离状,使得原料在旋转机头和分流板之间的旋转搅动半径变广、搅动幅度增大,同时与旋转机头对应改变分流板的挤塑孔,挤塑孔的孔径沿分流板半径向外逐渐增大,有效地减少了原料的滞留,提高了挤塑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与旋转机头配套使用的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杆;2、壳体;3、旋转机头;4、分流板;5、锥点;6、挤塑孔;61、第一挤塑孔;62、第二挤塑孔;63、第三挤塑孔;7、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2-4所示,一种低滞留偏心旋转机头与分流板配套结构,包括连接在螺杆1出料口的旋转机头3以及对应设置在壳体2出料口的分流板4,所述旋转机头3的轴心与螺杆1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旋转机头3为斜切圆锥状,其锥点5偏离螺杆1的轴心位置,因此螺杆1旋转时,锥点5到锥面的搅动幅度大。
所述分流板4上设有多组以分流板4圆心为中心、不同半径呈环状均匀排列的挤塑孔6,由于螺杆1带动旋转机头3旋转时,螺杆1轴线位置处的旋转机头3挤塑压力最大,逐渐朝外减小,因此为了挤塑均匀,挤塑孔6的孔径沿分流板4半径向外逐渐增大,所述分流板4的外圆周面上安装有固定环7,固定环7为圆环状,所述分流板4通过固定环7焊接在壳体2上。
优选地,所述挤塑孔6设有三组,包括沿分流板4半径由圆心向外排布的第一挤塑孔61、第二挤塑孔62和第三挤塑孔63,所述第一挤塑孔61的孔径<第二挤塑孔62的孔径<第三挤塑孔63的孔径,进一步便于分流挤塑,所述第一挤塑孔61设有三环且每环孔径大小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挤塑孔6至少设有三组,根据旋转机头3的锥点5偏离螺杆1轴心位置的距离以及斜切圆锥的高度可调整挤塑孔6的组数和孔径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低滞留偏心旋转机头与分流板配套结构利用旋转机头3的轴心与螺杆1的轴线偏离,使得原料在旋转机头3和分流板4之间的旋转搅动半径变广、搅动幅度增大,同时与旋转机头3对应改变分流板4的挤塑孔6,挤塑孔6的孔径沿分流板4半径向外逐渐增大,有效地减少了原料的滞留,提高了挤塑的均匀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低滞留偏心旋转机头与分流板配套结构,包括连接在螺杆(1)出料口的旋转机头(3)以及对应设置在壳体(2)出料口的分流板(4),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机头(3)的轴心与螺杆(1)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分流板(4)上设有多组以分流板(4)圆心为中心、不同半径呈环状均匀排列的挤塑孔(6),所述挤塑孔(6)的孔径沿分流板(4)半径向外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滞留偏心旋转机头与分流板配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挤塑孔(6)设有三组,包括沿分流板(4)半径由圆心向外排布的第一挤塑孔(61)、第二挤塑孔(62)和第三挤塑孔(63),所述第一挤塑孔(61)的孔径<第二挤塑孔(62)的孔径<第三挤塑孔(63)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滞留偏心旋转机头与分流板配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挤塑孔(61)设有三环且每环孔径大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滞留偏心旋转机头与分流板配套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分流板(4)的外圆周面上安装有固定环(7),所述分流板(4)通过固定环(7)焊接在壳体(2)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