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化剂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
背景技术:
在乳化剂生产中,当原料加入到原料桶之后,原料需要在原料桶内进行搅拌和反应,但是在加入原料的过程中,由于料桶采取的是全封闭的结构,而且原料桶是通过料桶上部的入口进行加料的,入料口也比较小,这样就无法得知进入料桶内料的多少了,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日常的生产工作,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桶体顶部,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桶体底部一侧,所述进料口一侧设有加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螺纹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座、旋转轴和手柄,所述固定座螺纹连接于进料口,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桶体内壁上设有隔热保温层,所述桶体上嵌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一侧设有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和加料口上均设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与固定座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隔热保温层为玻璃纤维板层或聚氨酯发泡板层。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顶部通过固定块连接于手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观察窗可以方便观测桶体内的原料,并且可以通过刻度尺了解桶内已有的物料体积,拆装方便,可以通过加料口进行补料,极大的方便了工人人员的日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桶体,2、进料口,3、出料口,4、加料口,5、固定座,6、旋转轴,7、手柄,8、搅拌叶片,9、隔热保温层,10、观察窗,11、刻度尺,12、密封塞,13、密封圈,14、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进料口2和出料口3,所述进料口2设置于桶体1顶部,所述出料口3设置于桶体1底部一侧,所述进料口2一侧设有加料口4,所述进料口2上螺纹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座5、旋转轴6和手柄7,所述固定座5螺纹连接于进料口2,所述旋转轴6上设有搅拌叶片8,所述桶体1内壁上设有隔热保温层9,所述桶体1上嵌有观察窗10,所述观察窗10一侧设有刻度尺11。
所述出料口3和加料口4上均设有密封塞12。
所述旋转轴6与固定座5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3。
所述隔热保温层9为玻璃纤维板层或聚氨酯发泡板层。
所述旋转轴6顶部通过固定块14连接于手柄7。
本实用新型的观察窗采用有机玻璃制成,通过观察窗可以方便观测桶体内的原料,并且可以通过刻度尺了解桶内已有的物料体积,通过摇动手柄来对桶内的物料进行搅拌,隔热保温层可以保证桶内的温度稳定,如果需要对物料进行补充,可以通过加料口补充,非常方便,搅拌装置和筒体采用螺纹连接的可拆卸结构,方便清洗,极大的方便了工人人员的日常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进料口(2)和出料口(3),所述进料口(2)设置于桶体(1)顶部,所述出料口(3)设置于桶体(1)底部一侧,所述进料口(2)一侧设有加料口(4),所述进料口(2)上螺纹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座(5)、旋转轴(6)和手柄(7),所述固定座(5)螺纹连接于进料口(2),所述旋转轴(6)上设有搅拌叶片(8),所述桶体(1)内壁上设有隔热保温层(9),所述桶体(1)上嵌有观察窗(10),所述观察窗(10)一侧设有刻度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和加料口(4)上均设有密封塞(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6)与固定座(5)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层(9)为玻璃纤维板层或聚氨酯发泡板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剂原料制备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6)顶部通过固定块(14)连接于手柄(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