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10-06  151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地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



    背景技术:

    随着地暖在国内的大量普及,碳纤维地暖由于具有升温快、效能高、寿命长等优点,因此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

    目前碳纤维地暖在制作、安装环节均没有统一的规范,碳纤维地暖出厂是以半成品管线形式到现场进行铺装。而在现场铺装时没有统一标准,安装人员随意性较大,甚至有可能出现碳纤维线缆断线,出现局部不热的现象。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纤维地暖出厂是以半成品管线形式到现场进行铺装,生产标准不统一、现场施工不规范、安装周期长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包括基层保温板、碳纤维管线热源和铝箔导热层,所述基层保温板的表面设置有o型槽,所述o型槽的内部设置有凸台,所述o型槽的内部卡接有碳纤维管线热源,所述基层保温板靠近所述o型槽的一侧胶连接有铝箔导热层;

    所述碳纤维管线热源包括有第一o型碳纤维层、第一卡位槽、第二o型碳纤维层和第二卡位槽,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层的上端设置有一对第一卡位槽,所述第二o型碳纤维层的上端设置有一对第二卡位槽;

    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层包括有第一外包裹层和第一o型碳纤维管线,且所述第一外包裹层的内部紧紧包裹有第一o型碳纤维管线,所述第一卡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包裹层上,所述第二o型碳纤维层包括有第二外包裹层和第二o型碳纤维管线,且所述第二外包裹层的内部紧紧包裹有第二o型碳纤维管线,所述第二卡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包裹层上;

    所述铝箔导热层包括有第一铝箔导热膜、第二铝箔导热膜和散热层,所述第一铝箔导热膜的上方依次固定有第二铝箔导热膜和散热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层和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层之间为垂直分布,所述凸台的数量为所述第一卡位槽和所述第二卡位槽的数量总和,且所述第一卡位槽和所述第二卡位槽与所述凸台的大小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层和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层从内到外依次为碳纤维内层、玄武岩纤维层和abs树脂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铝箔导热膜是由陶瓷、橡胶和石膏构成,所述散热层为内部含有细小的竖向孔隙的多孔泡沫材料。

    优选的,所述铝箔导热层可以使用铝片进行替代,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管线和所述第二o型碳纤维管线可以使用钨丝材料或钼丝材料进行替代。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包裹层和所述第二o型碳纤维层均为散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碳纤维地暖固定在保温板上面的固定沟槽内,解决了现场施工铺装碳纤维地暖复杂又不规范的施工工艺,改在工厂预制生产,并形成模块化、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产品,完成了由半成品转换成终端产品的一种技术工艺方案。

    2、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效能高、维护简单、便于运输和搬运,后期使用成本低等特点,相对于传统地暖的安装、使用、维护等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并可以解决没有热源和不便于安装热源的场所,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3、本实用新型,碳纤维地暖管线具有效能高、寿命长、使用成本低的优点,以及柔软、易折、易弯而不变形、不易损坏的特性,可根据不同的采暖要求的需求,变更管线间距来增大散热面积或减少散热面积,确保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的基层保温板、o型槽和凸台的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的第一o型碳纤维层和第一卡位槽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的第二o型碳纤维层和第二卡位槽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的铝箔导热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保温板、2o型槽、3凸台、4碳纤维管线热源、41第一o型碳纤维层、411第一外包裹层、412第一o型碳纤维管线、42第一卡位槽、43第二o型碳纤维层、431第二外包裹层、432第二o型碳纤维管线、44第二卡位槽、5铝箔导热层、51第一铝箔导热膜、52第二铝箔导热膜、53散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内容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的内容。

    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包括基层保温板1、碳纤维管线热源4和铝箔导热层5,基层保温板1的表面设置有o型槽2,o型槽2的内部设置有凸台3,o型槽2的内部卡接有碳纤维管线热源4;

    其中碳纤维管线热源4包括有第一o型碳纤维层41、第一卡位槽42、第二o型碳纤维层43和第二卡位槽44,第一o型碳纤维层41的上端设置有一对第一卡位槽42,第二o型碳纤维层43的上端设置有一对第二卡位槽44,第一o型碳纤维层41和第一o型碳纤维层43之间为垂直分布,凸台3的数量为第一卡位槽42和第二卡位槽44的数量总和,且第一卡位槽42和第二卡位槽44与凸台3的大小相互匹配,第一o型碳纤维层41和第一o型碳纤维层43从内到外依次为碳纤维内层、玄武岩纤维层和abs树脂层;

    并且第一o型碳纤维层41包括有第一外包裹层411和第一o型碳纤维管线412,且第一外包裹层411的内部紧紧包裹有第一o型碳纤维管线412,第一卡位槽42设置在第一外包裹层411上,第二o型碳纤维层43包括有第二外包裹层431和第二o型碳纤维管线432,且第二外包裹层431的内部紧紧包裹有第二o型碳纤维管线432,第二卡位槽44设置在第二外包裹层431上,第一外包裹层411和第二o型碳纤维层43均为散热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卡位槽42和第二卡位槽44和凸台3的结合,将第一o型碳纤维层41和第二o型碳纤维层43固定卡接到o型槽2中,实现对碳纤维管线热源4固定在基层保温板1上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碳纤维地暖固定在保温板上面的固定沟槽内,解决了现场施工铺装碳纤维地暖复杂又不规范的施工工艺,改在工厂预制生产,并形成模块化、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产品,完成了由半成品转换成终端产品的一种技术工艺方案;

    并且基层保温板1靠近o型槽2的一侧胶连接有铝箔导热层5,铝箔导热层5包括有第一铝箔导热膜51、第二铝箔导热膜52和散热层53,第一铝箔导热膜51的上方依次固定有第二铝箔导热膜52和散热层53,第二铝箔导热膜52是由陶瓷、橡胶和石膏构成,散热层53为内部含有细小的竖向孔隙的多孔泡沫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铝箔导热膜51可以将热量散发出去,且第二铝箔导热膜52可以加快热量的散发,散热层53能够让热量均匀向室内发射,达到散热速度快和散热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效能高、维护简单、便于运输和搬运,后期使用成本低的特点,相对于传统地暖的安装、使用、维护等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并可以解决没有热源和不便于安装热源的场所,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碳纤维地暖管线具有效能高、寿命长、使用成本低等优点,以及柔软、易折、易弯而不变形、不易损坏的特性,可根据不同的采暖要求的需求,变更管线间距来增大散热面积或减少散热面积,确保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本实施例中,铝箔导热层5可以使用铝片进行替代。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o型碳纤维管线412和第二o型碳纤维管线432可以使用钨丝材料或钼丝材料这种具有发热功能的材料进行替代。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包括基层保温板(1)、碳纤维管线热源(4)和铝箔导热层(5);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保温板(1)的表面设置有o型槽(2),所述o型槽(2)的内部设置有凸台(3),所述o型槽(2)的内部卡接有碳纤维管线热源(4),所述基层保温板(1)靠近所述o型槽(2)的一侧胶连接有铝箔导热层(5);所述碳纤维管线热源(4)包括有第一o型碳纤维层(41)、第一卡位槽(42)、第二o型碳纤维层(43)和第二卡位槽(44),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层(41)的上端设置有一对第一卡位槽(42),所述第二o型碳纤维层(43)的上端设置有一对第二卡位槽(44);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层(41)包括有第一外包裹层(411)和第一o型碳纤维管线(412),且所述第一外包裹层(411)的内部紧紧包裹有第一o型碳纤维管线(412),所述第一卡位槽(42)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包裹层(411)上,所述第二o型碳纤维层(43)包括有第二外包裹层(431)和第二o型碳纤维管线(432),且所述第二外包裹层(431)的内部紧紧包裹有第二o型碳纤维管线(432),所述第二卡位槽(44)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包裹层(431)上;所述铝箔导热层(5)包括有第一铝箔导热膜(51)、第二铝箔导热膜(52)和散热层(53),所述第一铝箔导热膜(51)的上方依次固定有第二铝箔导热膜(52)和散热层(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层(41)和所述第二o型碳纤维层(43)之间为垂直分布,所述凸台(3)的数量为所述第一卡位槽(42)和所述第二卡位槽(44)的数量总和,且所述第一卡位槽(42)和所述第二卡位槽(44)与所述凸台(3)的大小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层(41)和所述第二o型碳纤维层(43)从内到外依次为碳纤维内层、玄武岩纤维层和abs树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箔导热膜(52)是由陶瓷、橡胶和石膏构成,所述散热层(53)为内部含有细小的竖向孔隙的多孔泡沫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导热层(5)可以使用铝片进行替代,所述第一o型碳纤维管线(412)和所述第二o型碳纤维管线(432)可以使用钨丝材料或钼丝材料进行替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包裹层(411)和所述第二o型碳纤维层(43)均为散热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预制地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预制地暖,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碳纤维地暖生产标准不统一、现场施工不规范、安装周期长等缺点,碳纤维地暖包括基层保温板、碳纤维管线热源和铝箔导热层。基层保温板的表面设置有O型槽,O型槽的内部设置有凸台,O型槽的内部卡接有碳纤维管线热源,基层保温板靠近O型槽的一侧胶连接有铝箔导热层,碳纤维管线热源包括有第一O型碳纤维层、第一卡位槽、第二O型碳纤维层和第二卡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碳纤维地暖固定在保温板上面的固定沟槽内,解决了现场施工铺装碳纤维地暖复杂又不规范的施工工艺,并形成模块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孙卫华;付伟;江五七;孙国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全景(江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94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