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
背景技术:
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成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普梳纱是用棉纤维经普通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是用棉纤维经精梳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选用优质原料,成纱中纤维伸直平行、结杂少、光泽好、条干匀而且强力高,这类棉纱多用于织造高档织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梳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对服装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市面上现有的服装布料主要分为天然纤维布料及人造纤维布料,天然纤维布料其特点是穿着舒适性好,但无论人造纤维布料还是天然纤维布料,由于其原材料组成较为单一,在功能上一般仅仅是为穿衣和美观,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布料多功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包括棉纱本体,所述棉纱本体包括内芯和外层,所述外层包覆于内芯外表面,外层和内芯同轴设置,所述外层内壁和内芯外表面连接,所述外层包括第一外芯、第二外芯、第三外芯和第四外芯,所述第一外芯、第二外芯、第三外芯和第四外芯均螺旋式缠绕于内芯外表面,第一外芯、第二外芯、第三外芯和第四外芯无重叠设置于内芯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芯、第二外芯、第三外芯和第四外芯的外表面均和内芯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外芯和第二外芯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外芯和第三外芯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三外芯和第四外芯间设置有第三间隙,所述第四外芯和第一外芯间设置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一外芯以及第二外芯的走向相互匹配,所述第二间隙和第二外芯以及第三外芯的走向相互匹配,所述第三间隙和第三外芯以及第四外芯的走向相互匹配,所述第四间隙和第四外芯以及第一外芯的走向相互匹配。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和保暖性,所述内芯材质为棉质纤维纱。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暖性,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抗皱性,所述第一外芯材质为羊毛绒纤维纱。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所述第二外芯材质为兔毛绒纤维纱。
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性,所述第三外芯材质为竹炭纤维纱。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洁性能并且防止细菌滋生,所述第四外芯材质为抗菌纤维纱。
做为优选的,所述第四外芯材质为甲壳素纤维纱、汉麻纤维纱或罗布麻纤维纱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包括棉纱本体,棉纱本体包括内芯和外层,内芯材质采用棉纤维纱,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保暖性以及透气性能,外层均匀包覆于内芯外表面,外层包括第一外芯、第二外芯、第三外芯和第四外芯,第一外芯材质采用羊毛纤维纱,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暖性,第二外芯材质采用兔毛纤维纱,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第三外芯材质采用竹炭纤维纱,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性能,第四外芯材质采用抗菌类的纤维纱,可有效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抗菌除臭性能,抗菌类纤维纱可在甲壳素纤维纱、汉麻纤维纱或罗布麻纤维纱中任选一种,第一外芯、第二外芯、第三外芯和第四外芯按照螺旋式缠绕于内芯的外表面,第二外芯设置于第一外芯和第三外芯之间,第三外芯设置于第二外芯和第四外芯之间,第四外芯设置于第三外芯和第一外芯之间,第一外芯设置于第四外芯和第二外芯之间,而且第一外芯和第二外芯间设置有第一间隙,第二外芯和第三外芯间设置有第二间隙,第三外芯和第四外芯间设置有第三间隙,第四外芯和第一外芯间设置有第四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一外芯以及第二外芯的走向相互匹配,第二间隙和第二外芯以及第三外芯的走向相互匹配,第三间隙和第三外芯以及第四外芯的走向相互匹配,第四间隙和第四外芯以及第一外芯的走向相互匹配,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柔软性,在发生弯折时本实用新型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棉纱本体;2-内芯;3-外层;4-第一外芯;5-第二外芯;6-第三外芯;7-第四外芯;8-第一间隙;9-第二间隙;10-第三间隙;11-第四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包括棉纱本体1,所述棉纱本体1包括内芯2和外层3,所述外层3包覆于内芯2外表面,外层3和内芯2同轴设置,所述外层3内壁和内芯2外表面连接,所述外层3包括第一外芯4、第二外芯5、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所述第一外芯4、第二外芯5、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均螺旋式缠绕于内芯2外表面,第一外芯4、第二外芯5、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无重叠设置于内芯2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芯4、第二外芯5、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的外表面均和内芯2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外芯4和第二外芯5间设置有第一间隙8,所述第二外芯5和第三外芯6间设置有第二间隙9,所述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间设置有第三间隙10,所述第四外芯7和第一外芯4间设置有第四间隙11,所述第一间隙8和第一外芯4以及第二外芯5的走向相互匹配,所述第二间隙9和第二外芯5以及第三外芯6的走向相互匹配,所述第三间隙10和第三外芯6以及第四外芯7的走向相互匹配,所述第四间隙11和第四外芯7以及第一外芯4的走向相互匹配。
优选的,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和保暖性,所述内芯2材质为棉质纤维纱。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暖性,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抗皱性,所述第一外芯4材质为羊毛绒纤维纱。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所述第二外芯5材质为兔毛绒纤维纱。
优选的,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性,所述第三外芯6材质为竹炭纤维纱。
优选的,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洁性能并且防止细菌滋生,所述第四外芯7材质为抗菌纤维纱。
做为优选的,所述第四外芯7材质为甲壳素纤维纱、汉麻纤维纱或罗布麻纤维纱中的一种。
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包括棉纱本体1,棉纱本体1包括内芯2和外层3,外层3均匀包覆于内芯2外表面,外层3包括第一外芯4、第二外芯5、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第一外芯4、第二外芯5、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按照螺旋式缠绕于内芯2的外表面,第二外芯5设置于第一外芯4和第三外芯6之间,第三外芯6设置于第二外芯5和第四外芯7之间,第四外芯7设置于第三外芯6和第一外芯4之间,第一外芯4设置于第四外芯7和第二外芯5之间,而且第一外芯4和第二外芯5间设置有第一间隙8,第二外芯5和第三外芯6间设置有第二间隙9,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间设置有第三间隙10,第四外芯7和第一外芯4间设置有第四间隙11,第一间隙8和第一外芯4以及第二外芯5的走向相互匹配,第二间隙9和第二外芯5以及第三外芯6的走向相互匹配,第三间隙10和第三外芯6以及第四外芯7的走向相互匹配,第四间隙11和第四外芯7以及第一外芯4的走向相互匹配,第一外芯4材质为羊毛绒纤维纱,第二外芯5材质为兔毛绒纤维纱,第三外芯6材质为竹炭纤维纱,第四外芯7采用抗菌类纤维纱,抗菌类纤维纱可在甲壳素纤维纱、汉麻纤维纱或罗布麻纤维纱中任选一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包括棉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纱本体(1)包括内芯(2)和外层(3),所述外层(3)包覆于内芯(2)外表面,外层(3)和内芯(2)同轴设置,所述外层(3)内壁和内芯(2)外表面连接,所述外层(3)包括第一外芯(4)、第二外芯(5)、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所述第一外芯(4)、第二外芯(5)、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均螺旋式缠绕于内芯(2)外表面,第一外芯(4)、第二外芯(5)、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无重叠设置于内芯(2)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芯(4)、第二外芯(5)、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的外表面均和内芯(2)外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外芯(4)和第二外芯(5)间设置有第一间隙(8),所述第二外芯(5)和第三外芯(6)间设置有第二间隙(9),所述第三外芯(6)和第四外芯(7)间设置有第三间隙(10),所述第四外芯(7)和第一外芯(4)间设置有第四间隙(11),所述第一间隙(8)和第一外芯(4)以及第二外芯(5)的走向相互匹配,所述第二间隙(9)和第二外芯(5)以及第三外芯(6)的走向相互匹配,所述第三间隙(10)和第三外芯(6)以及第四外芯(7)的走向相互匹配,所述第四间隙(11)和第四外芯(7)以及第一外芯(4)的走向相互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材质为棉质纤维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芯(4)材质为羊毛绒纤维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芯(5)材质为兔毛绒纤维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芯(6)材质为竹炭纤维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外芯(7)材质为抗菌纤维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保健内衣的混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外芯(7)材质为甲壳素纤维纱、汉麻纤维纱或罗布麻纤维纱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