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组合式搅拌器。
背景技术:
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功率在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之间的分配都有影响。目前的搅拌器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搅拌器的内部不能进行干燥,搅拌器内部不易清洁,针对目前的搅拌器所暴露出的问题,有必要对搅拌器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并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搅拌器,对物料进行两个方向搅拌,使得物料搅拌速度更快、混合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搅拌器,包括筒状的搅拌器壳体,所述搅拌器壳体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以及位于驱动电机两侧的入料口和氮气吹扫管,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入所述搅拌器壳体内,所述搅拌器壳体内竖直设有转动杆,该转动杆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所述转动杆上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主齿轮、旋转盘、连接轴承和转动轴承,所述旋转盘的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主齿轮设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放置槽内以主齿轮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与主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放置槽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内齿,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搅拌器壳体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的顶部通过环形连接块与所述旋转盘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与转动轴承的外圈之间连接有多个搅拌架,搅拌架以转动杆为中心呈圆周均布,所述搅拌架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刮板;所述转动杆上位于所述连接轴承和所述转动轴承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器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以及支撑柱。
该结构的搅拌器内部转动杆和搅拌架的旋转方向相反,在搅拌物料时,物料的搅拌速度更快、搅拌效率更高、搅拌无死角。搅拌物料为粉末时,通过氮气吹扫管对搅拌器内部进行吹扫,将搅拌器壳体内部污染产品的粉尘通过吹扫清除,并保持搅拌器壳体内的干燥,保持搅拌器内部的干净,消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因素。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具有防滑纹。设置的配重块和防滑纹提高了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通过转动连杆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且搅拌叶片的相对两外侧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半球形凸起。搅拌叶片上设置的半球形凸起增加了物料的湍流强度,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搅拌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拌器壳体内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加热管。当搅拌物料为固液混合物时,设置加热管可以对壳体内的混合物升温,加快固体粉末与液体的溶解速度,同时对混合料起到保温作用。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外套设有消音罩。设置的消音罩可降低搅拌器工作时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结构的搅拌器内部转动杆和搅拌架的旋转方向相反,在搅拌物料时,物料的搅拌速度更快、搅拌效率更高、搅拌无死角。搅拌物料为粉末时,通过氮气吹扫管对搅拌器内部进行吹扫,将搅拌器壳体内部污染产品的粉尘通过吹扫清除,并保持搅拌器壳体内的干燥,保持搅拌器内部的干净,消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因素;
(2)设置的配重块和防滑纹提高了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3)搅拌叶片上设置的半球形凸起增加了物料的湍流强度,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搅拌效率;
(4)通过粉尘补集器可以反吹并吹落粉尘,避免粉尘将滤网堵住导致吹扫管运行不通畅;
(5)搅拌物料为固液混合物时,设置螺旋形加热管可以对壳体内的混合物升温,加快固体粉末与液体的溶解速度,同时对混合料起到保温作用;
(6)设置的消音罩可降低搅拌器工作时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组合式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组合式搅拌器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搅拌器壳体;2、驱动电机;3、入料口;4、氮气吹扫管;5、支撑柱;6、转动杆;7、连接轴承;8、搅拌叶片;81、半球形凸起;9、主齿轮;10、转动轴承;11、搅拌架;12、刮板;13、出料口;14、配重块;15、旋转盘;16、加热管;17、消音罩;18、放置槽;19、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支撑杆;22、环形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组合式搅拌器,包括筒状的搅拌器壳体1,所述搅拌器壳体1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2以及位于驱动电机2两侧的入料口3和氮气吹扫管4,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延伸入所述搅拌器壳体1内,所述搅拌器壳体1内竖直设有转动杆6,该转动杆6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所述转动杆6上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主齿轮9、旋转盘15、连接轴承7和转动轴承10,所述旋转盘15的顶部设有放置槽18,所述主齿轮9设于所述放置槽18内,所述放置槽18内以主齿轮9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与主齿轮9啮合的第一齿轮19和第二齿轮20,所述放置槽18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齿轮19和第二齿轮20啮合的内齿,所述第一齿轮19和第二齿轮20的中心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的顶部与所述搅拌器壳体1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轴承7的外圈的顶部通过环形连接块22与所述旋转盘15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轴承7的外圈与转动轴承10的外圈之间连接有多个搅拌架11,搅拌架11以转动杆6为中心呈圆周均布,所述搅拌架11远离所述转动杆6的一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刮板12;所述转动杆6上位于所述连接轴承7和所述转动轴承10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8;所述搅拌器壳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3以及支撑柱5。
主齿轮9随转动杆6转动进而带动两侧的第一齿轮19和第二齿轮20转动,第一齿轮19和第二齿轮20均与旋转盘15内侧壁啮合连接,使旋转盘15与转动杆6产生相反的转向,以此达到使搅拌架11和搅拌叶片8对物料进行两个方向的搅拌,使物料的搅拌速度更快、搅拌效率更高、搅拌无死角。搅拌物料为粉末时,通过氮气吹扫管4对搅拌器内部进行吹扫,将搅拌器壳体1内部污染产品的粉尘通过吹扫清除,并保持搅拌器壳体1内的干燥,保持搅拌器内部的干净,消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因素。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配重块14,所述配重块14的底部设有防滑纹。设置的配重块14和防滑纹提高了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防止在搅拌器工作时由于搅拌器壳体1振动导致设备移位或倾翻造成人员危险。
实施例2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搅拌叶片8通过转动连杆15与所述转动杆6转动连接,且搅拌叶片8的相对两外侧面上均布有多个半球形凸起81。
搅拌器工作时,转动杆6在驱动电机2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搅拌叶片8在与搅拌原料接触时进行翻转,搅拌叶片8上设置的半球形凸起81增加了物料的湍流强度,进而提高了搅拌器的搅拌效率。
实施例3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搅拌器壳体1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加热管16。
搅拌物料为固液混合物时,设置加热管16可以对壳体内的混合物升温,加快固体粉末与液体的溶解速度,同时对混合料起到保温作用,加热管16可采用螺旋形结构的加热管16。
实施例5: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驱动电机2外套设有消音罩17。设置的消音罩17可降低搅拌器工作时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组合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搅拌器壳体,所述搅拌器壳体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以及位于驱动电机两侧的入料口和氮气吹扫管,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入所述搅拌器壳体内,所述搅拌器壳体内竖直设有转动杆,该转动杆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所述转动杆上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主齿轮、旋转盘、连接轴承和转动轴承,所述旋转盘的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主齿轮设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放置槽内以主齿轮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与主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放置槽的内侧壁设有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内齿,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搅拌器壳体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的顶部通过环形连接块与所述旋转盘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与转动轴承的外圈之间连接有多个搅拌架,搅拌架以转动杆为中心呈圆周均布,所述搅拌架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刮板;所述转动杆上位于所述连接轴承和所述转动轴承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器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以及支撑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具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通过转动连杆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且搅拌叶片的相对两外侧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半球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壳体内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加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外套设有消音罩。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