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9-20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涡流纺纱装置上使用的胶圈通过添加白炭黑以实现补强作用,从而提高胶圈的强度、耐磨性。

    但是现有的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在高速纺纱中,胶圈容易受热磨损,起凹槽,引起老化,纤维易缠绕带花,导致条干、纱疵等质量指标恶化,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其结构包括胶圈轮、胶圈内腔,所述胶圈轮安装在涡流纺纱装置上,所述胶圈轮设有卡槽、透气孔、胶圈轮槽,所述卡槽设于胶圈轮中心,所述胶圈轮内部安装有四个透气孔,所述胶圈轮槽安装在胶圈轮外端,所述胶圈轮槽设有套筒、胶圈,所述套筒安装在胶圈轮槽两端,所述胶圈配合安装在胶圈轮槽上,所述胶圈内腔安装在胶圈轮内部,所述胶圈内腔设有冷却圈、胶圈套、冷却筒,所述冷却圈安装在胶圈内腔内部,所述胶圈两端安装有胶圈套,所述冷却筒通过焊接连接于冷却圈上,所述冷却圈内部安装有冷却液,所述胶圈外围安装有强性胶圈、胶圈、冷却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透气孔为圆筒形,且两两之间的夹角均为直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冷却圈内部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圈与冷却筒连接处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胶圈套使得胶圈紧缚在套筒上,所述胶圈的厚度大于冷却筒的高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强性胶圈上有防老化剂巯基苯并咪唑、促进剂和抗静电增塑料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流纺纱装置用胶圈通过胶圈轮槽安装在胶圈轮上,使得胶圈转动,胶圈套将胶圈固定在、套筒上,在使用时,冷却圈里的冷却液流入冷却筒,当胶圈发热时可以进行有效的减温处理,使得胶圈不会受热磨损变形,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新型胶圈套,使得胶圈可以紧缚在套筒上,采用新型冷却液注入冷却筒,使得胶圈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受热磨损,在胶圈上加有防老化剂、促进剂和抗静电增塑料剂,加强了胶圈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胶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胶圈轮1、胶圈内腔2、卡槽10、透气孔11、胶圈轮槽12、套筒120、胶圈121、冷却圈20、胶圈套21、冷却筒22、冷却液200、强性胶圈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其结构包括胶圈轮1、胶圈内腔2,所述胶圈轮1安装在涡流纺纱装置上,所述胶圈轮1设有卡槽10、透气孔11、胶圈轮槽12,所述卡槽10设于胶圈轮1中心,所述胶圈轮1内部安装有四个透气孔11,所述胶圈轮槽12安装在胶圈轮1外端,所述胶圈轮槽12设有套筒120、胶圈121,所述套筒120安装在胶圈轮槽12两端,所述胶圈121配合安装在胶圈轮槽12上;所述胶圈内腔2安装在胶圈轮1内部,所述胶圈内腔2设有冷却圈20、胶圈套21、冷却筒22,所述冷却圈20安装在胶圈内腔2内部,所述胶圈121两端安装有胶圈套21,所述冷却筒22通过焊接连接于冷却圈20上,所述冷却圈20内部安装有冷却液200,所述胶圈121外围安装有强性胶圈210、胶圈121、冷却筒22,所述透气孔11为圆筒形,且两两之间的夹角均为直角,所述冷却圈20内部装有冷却液200,所述冷却圈20与冷却筒22连接处连通,所述胶圈套21使得胶圈121紧缚在套筒120上,所述胶圈121的厚度大于冷却筒22的高度,所述强性胶圈210上有防老化剂巯基苯并咪唑、促进剂和抗静电增塑料剂。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流纺纱装置用胶圈通过胶圈轮槽12安装在胶圈轮1上,使得胶圈121转动,胶圈套21将胶圈121固定在、套筒120上,在使用时,冷却圈20里的冷却液200流入冷却筒22,当胶圈121发热时可以进行有效的减温处理,使得胶圈121不会受热磨损变形,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在高速纺纱中,胶圈容易磨损,起凹槽,引起老化,纤维易缠绕带花,导致条干、纱疵等质量指标恶化,生产效率下降,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采用新型胶圈套,使得胶圈可以紧缚在套筒上,采用新型冷却液注入冷却筒,使得胶圈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受热磨损,在胶圈上加有防老化剂、促进剂和抗静电增塑料剂,加强了胶圈的耐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其结构包括胶圈轮(1)、胶圈内腔(2),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圈轮(1)安装在涡流纺纱装置上,所述胶圈轮(1)设有卡槽(10)、透气孔(11)、胶圈轮槽(12),所述卡槽(10)设于胶圈轮(1)中心,所述胶圈轮(1)内部安装有四个透气孔(11),所述胶圈轮槽(12)安装在胶圈轮(1)外端,所述胶圈轮槽(12)设有套筒(120)、胶圈(121),所述套筒(120)安装在胶圈轮槽(12)两端,所述胶圈(121)配合安装在胶圈轮槽(12)上;

    所述胶圈内腔(2)安装在胶圈轮(1)内部,所述胶圈内腔(2)设有冷却圈(20)、胶圈套(21)、冷却筒(22),所述冷却圈(20)安装在胶圈内腔(2)内部,所述胶圈(121)两端安装有胶圈套(21),所述冷却筒(22)通过焊接连接于冷却圈(20)上,所述冷却圈(20)内部安装有冷却液(200),所述胶圈(121)外围安装有强性胶圈(210)、胶圈(121)、冷却筒(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孔(11)为圆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圈(20)内部装有冷却液(200),所述冷却圈(20)与冷却筒(22)连接处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流纺纱装置用胶圈,其结构包括胶圈轮、胶圈内腔,胶圈轮安装在涡流纺纱装置上,胶圈轮设有卡槽、透气孔、胶圈轮槽,卡槽设于胶圈轮中心,胶圈轮内部安装有四个透气孔,胶圈轮槽安装在胶圈轮外端,胶圈轮槽设有套筒、胶圈,套筒安装在胶圈轮槽两端,胶圈配合安装在胶圈轮槽上,胶圈内腔安装在胶圈轮内部,胶圈内腔设有冷却圈、胶圈套、冷却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新型胶圈套,使得胶圈可以紧缚在套筒上,采用新型冷却液注入冷却筒,使得胶圈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受热磨损,在胶圈上加有防老化剂、促进剂和抗静电增塑料剂,加强了胶圈的耐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书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凤谊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0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92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