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9-20  110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机械手被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用来代替人工操作,尤其在工厂中的应用很广泛,在模具成型加工中,通常需要设计流道,当有多个零件同时成型时,需要设计主流道和分流道,往往主流道与分流道需要很多原材料,这样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但是不设计流道,成型件采用人工分别取出时费时费力,所以设计一种能够同时取下多个无流道成型件的辅助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体涉及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流道模具采用人工取件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包括,

    吸取部:用于抓取加工工件;

    连接杆:用于带动吸取部移动:

    导轨:用于吸取部的移动: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各部件运动;

    其中,所述连接杆一端设有吸取部,另一端连接在导轨中,所述驱动机构设在各部件运动的节点处,所述吸取部设有至少一个真空吸盘。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a、驱动机构b和驱动机构c,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气驱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取部包括固定架、固定杆和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设在固定架其中一表面,所述固定架另一表面的其中一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上设有驱动机构a。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包括活动杆和套设在其表面的套杆,所述套杆设在横杆一端,所述横杆另一端设在导轨上,所述套杆外部设有驱动机构b。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背离吸取部的一端圆周面上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连接驱动机构b的活塞杆b,所述活塞杆b与活动杆平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横杆背离竖杆一端设有滑动部,所述横杆的水平两侧边分别设有一条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驱动机构b的管道,所述横杆中部开设有一条用于竖杆移动的滑槽,所述套杆在滑槽的上部设有卡部,所述卡部的宽度大于滑槽的宽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部朝向导轨的一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动部背离竖杆的一端设有压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架靠近固定杆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架垂直,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设有凸耳,所述凸耳分别与固定板和固定架垂直,所述凸耳中开设有螺栓孔,两个所述凸耳之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在所述固定杆中,所述凸耳与转动杆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驱动机构a的活塞杆a贯穿固定在所述通孔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轨上设有与滑动部相配合的滑轨,所述导轨的下部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导轨的其中一端设有驱动机构c,所述驱动机构c的活塞杆c与滑动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根据所述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机械自动取件装置,利用驱动机构控制各部件的移动,实现将成型件从模具上吸取,然后移动到指定位置释放,此装置相比于人工取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并且此装置适用于无流道的模具,大大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的导轨与滑动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吸取部;110、固定架;111、凸耳;112、固定板;113、转动杆;114、a段;115、b段;116、通孔;120、固定杆;130、真空吸盘;200、连接杆;211、套杆;212、活动杆;213、固定片;220、横杆;221、凹槽;222、滑槽;300、导轨;310、滑动部;320、压块;330、固定支架;410、驱动机构a;411、活塞杆a;420、驱动机构b;421、活塞杆b;430、驱动机构c;431、活塞杆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其中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包括,

    吸取部100:用于抓取加工工件;

    连接杆200:用于带动吸取部100移动:

    导轨300:用于吸取部100的移动: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各部件运动;

    具体的,其中连接杆200一端设置有吸取部100,另一端连接在导轨300中,其中驱动机构设置在各部件运动的节点处,其中吸取部100设置有至少一个真空吸盘130,真空吸盘130的个数取决于模具中成型件的个数。

    具体的,其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a410、驱动机构b420和驱动机构c430,所有驱动机构设置在不同的位置,用来分别驱动不同的部件运动,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气驱动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其中吸取部100包括固定架110、固定杆120和真空吸盘130,固定架110用来固定真空吸盘130,固定杆120用来将固定架110连接在连接杆200上,真空吸盘130用来利用气压吸取成型件,其中真空吸盘130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架110其中一个表面上,其中固定架110另一表面的其中一边连接有固定杆120,其中固定杆120的另一端与连接杆200连接(后面具体介绍),采用螺栓和螺钉连接中的一种,其中固定杆120上采用螺栓和螺钉中任一种固定有驱动机构a410,其中驱动机构a410用来驱动固定架110翻转,翻转是为了固定架110在移动过程中留足空间,其中真空吸盘130为普通的圆形吸盘。

    具体的,其中连接杆200包括竖杆和横杆220,且竖杆与横杆220互相垂直,其中竖杆包括活动杆212和套设在其表面的套杆211,活动杆212用以带动固定架110做上下运动,套杆211用以固定活动杆212,其中套杆211设置在横杆220背离导轨300的一端,横杆220另一端通过滑动部310设置在导轨300上,使的横杆220可在导轨300上滑动,其中套杆211外部采用螺栓和螺钉中任一种固定有驱动机构b420,驱动机构b420用以驱动活动杆212做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固定架110上下运动。

    具体的,其中活动杆212背离吸取部100的一端圆周面上焊接固定有固定片213,其中固定片213焊接固定有驱动机构b420的活塞杆b421,使得活塞杆b421能够推动固定片213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杆212运动,其中活塞杆b421与活动杆212平行,保证活动杆212与活塞杆b421的移动方向一致。

    具体的,其中横杆220背离竖杆一端螺栓固定有滑动部310,使得滑动部310可以带动横杆220在导轨300上自由移动,其中横杆220的水平两侧边分别开设有一条凹槽221,其中凹槽221中设置有驱动机构b420的管道,其中横杆220的中部开设有一条用于竖杆移动的滑槽222,其中套杆211在滑槽222的上部焊接有卡部,用于将套杆211卡设在横杆220的上表面,其中卡部的宽度大于滑槽222的宽度,避免套杆211从滑槽222中掉落。

    其中滑动部310朝向导轨300的一面焊接固定有滑块,用以使滑动部310在导轨300上稳定滑动,其中滑动部310背离竖杆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压块320,压块320用以提高横杆220的平衡性,避免横杆220出现一边过重的现象。

    关于固定架110与固定杆120的连接具体的,固定架110靠近固定杆120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固定板112,其中固定板112与固定架110垂直,其中固定板112分为两段,分别为a段114和b段115,其中a段114和b段115之间铰接,a段114连接固定在固定杆120上,b段115连接固定在固定架110上,固定板112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耳111,凸耳111分别与固定板112和固定架110垂直,其中凸耳111中开设有螺栓孔,两个凸耳111之间设置有转动杆113,转动杆113贯穿在固定杆120中,并且与转动杆113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使得固定架110可围绕转动杆113旋转,其中固定板112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116,其中驱动机构a410的活塞杆a411贯穿且通过螺栓固定在通孔116中,使得活塞杆a411可带动固定架110翻转。

    具体的,其中导轨300上设置有与滑动部310相配合的滑轨,其中导轨300的下部螺栓固定有固定支架330,固定支架330用以将导轨300固定,导轨300的其中一端螺栓固定有驱动机构c430,驱动机构c430用以驱动滑动部310在导轨300上滑动,进而带动横杆220以及竖杆和固定架110的移动,其中驱动机构c430的活塞杆c431与滑动部310焊接连接。

    工作过程如下:当无流道模具开模后,成型件留在凸模上,控制驱动机构b420,使竖杆移动至凹模与凸模之间,再控制驱动机构b420,使横杆220移动至成型件的位置,并且贴紧成型件,然后真空吸盘130抽出吸盘与成型件之间的空气,使成型件贴紧在真空吸盘130表面,然后控制驱动机构b420,使固定架110移动出凹模与凸模之间,然后控制驱动机构a410,使固定架110翻转,直至固定架110与竖杆垂直,控制驱动机构c430,使固定架110移动到传送带上,控制驱动装置b,使固定架110底部吸附的成型件贴紧传送带,在真空吸盘130与成型件之间吹气,使得成型件与真空吸盘130分开,落入传送带中,通过传送带传送至指定收集箱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取部:用于抓取加工工件;

    连接杆:用于带动吸取部移动:

    导轨:用于吸取部的移动: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各部件运动;

    其中,所述连接杆一端设有吸取部,另一端连接在导轨中,所述驱动机构设在各部件运动的节点处,所述吸取部设有至少一个真空吸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a、驱动机构b和驱动机构c,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气驱动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部包括固定架、固定杆和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设在固定架其中一表面,所述固定架另一表面的其中一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上设有驱动机构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包括活动杆和套设在其表面的套杆,所述套杆设在横杆一端,所述横杆另一端设在导轨上,所述套杆外部设有驱动机构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背离吸取部的一端圆周面上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连接驱动机构b的活塞杆b,所述活塞杆b与活动杆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背离竖杆一端设有滑动部,所述横杆的水平两侧边分别设有一条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驱动机构b的管道,所述横杆中部开设有一条用于竖杆移动的滑槽,所述套杆在滑槽的上部设有卡部,所述卡部的宽度大于滑槽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朝向导轨的一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动部背离竖杆的一端设有压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靠近固定杆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架垂直,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设有凸耳,所述凸耳分别与固定板和固定架垂直,所述凸耳中开设有螺栓孔,两个所述凸耳之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在所述固定杆中,所述凸耳与转动杆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驱动机构a的活塞杆a贯穿固定在所述通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有与滑动部相配合的滑轨,所述导轨的下部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导轨的其中一端设有驱动机构c,所述驱动机构c的活塞杆c与滑动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流道模具辅助取件装置,包括,吸取部:用于抓取加工工件;连接杆:用于带动吸取部移动:导轨:用于吸取部的移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各部件运动;其中,所述连接杆一端设有吸取部,另一端连接在导轨中,所述驱动机构设在各部件运动的节点处,所述吸取部设有至少一个真空吸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流道模具采用人工取件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毛连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群峰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7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92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