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局部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双螺杆挤出机在生产塑料制品时,模头处在正常生产时会逸散大量的高温烟气,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大量烟气逸散在空气中,还会阻挡操作人员视线,存在生产安全隐患。
传统的伞形罩、侧吸罩受到空间限制布置不方便,且罩口距离烟气逸散点距离远,排风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烟气逸散范围、节约通风能耗的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伞形罩、侧吸罩受到空间限制布置不方便,且罩口距离烟气逸散点距离远,排风效果不明显,导致双螺杆挤出机的模头处会逸散大量的高温烟气到室内,影响工作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通风室、以及用于连接通风室和局部通风干管的通风软管,所述通风室罩设在双螺杆挤出机的模头处;
所述通风室包括位于模头起始位置的固定节以及沿螺杆挤出方向伸缩连接的伸缩节,所述伸缩节由多个通风隔间相互套设而成,相邻两个通风隔间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固定节和通风隔间均包括安装框和设置在安装框内的透明的密封板,所述安装框呈u形框架结构,开口朝下设置,由呈矩形状的顶边框和垂直设置在顶边框相对两侧底部的侧边框组成,所述侧边框呈矩形,所述顶边框和侧边框内均安装有所述密封板,所述通风室两端的端面上也设置有密封板。
进一步,架包括脚架和两根间隔平行设置在脚架顶端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通风隔间的侧边框底部滑动安装在滑槽内。
进一步,所述安装框上远离固定节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沿顶边框或侧边框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进一步,所述通风隔间的侧边框外侧壁上远离固定节的一侧垂直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限位柱。
进一步,所述顶边框和侧边框内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贯穿设置,所述密封板插设在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通风软管的进气端设置在固定节上。
进一步,所述通风软管与固定节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固定节顶部的密封板上,与固定节内部相连通,所述通风软管套设在连接管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模头处设置通风装置有效的控制了废气的逸散,使高温烟气在通风室内扩散,有效减小了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减小了局部通风量,对通风系统节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通风装置的多个通风隔间相互套设,相邻两个通风隔间之间滑动连接,整个通风装置可根据现场操作人员需求延长度方向伸缩滑动,最大限度减小了通风装置本身对模头处工艺操作的影响;通风装置与局部通风干管采用软管连接,保证了通风装置隔断滑动时风管的跟随性,通风系统可以不间断的运行,软管的设计也让整个通风装置本身的拆装和维修更加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的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架1、通风软管2、安装框3、顶边框31、侧边框32、安装槽33、密封板4、脚架5、滑轨6、密封条7、限位柱8、连接管9、固定节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的通风室、以及用于连接通风室和局部通风干管的通风软管2,通风室罩设在双螺杆挤出机的模头处;通风室包括位于模头起始位置的固定节10以及沿螺杆挤出方向伸缩连接的伸缩节,伸缩节由多个通风隔间相互套设而成,相邻两个通风隔间之间滑动连接,固定节10和通风隔间均包括安装框3和设置在安装框3内的透明的密封板4,密封板4采用耐高温玻璃或者透明亚克板制作,安装框3呈u形框架结构,开口朝下设置,由呈矩形状的顶边框31和垂直设置在顶边框31相对两侧底部的侧边框32组成,侧边框32呈矩形,顶边框31和侧边框32内均安装有密封板4,通风室两端的端面上也设置有密封板4,通风软管2的进气端设置在固定节10上,通风软管2与固定节10之间设置有连接管9,连接管9设置在固定节10顶部的密封板4上,与固定节10内部相连通,通风软管2套设在连接管9上,局部通风干管通过通风软管2将通风室内部的高温烟气吸出,减少高温烟气在室内扩散,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和阻挡操作人员视线。
支架1包括脚架5和两根间隔平行设置在脚架5顶端的滑轨6,滑轨6上设置有滑槽,通风隔间的侧边框32底部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伸缩节分段设计,各段之间滑动连接,整个通风装置可根据现场操作人员需求沿沿螺杆挤出方向伸缩滑动,最大限度减小了通风装置本身对模头处工艺操作的影响。
安装框3上远离固定节10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条7,密封条7沿顶边框31或侧边框32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密封条7的外侧面与相邻通风隔间上的密封板4的外侧壁相贴合。密封条7使相邻两个通风隔间之间的密封性更好,减少气体扩散逸出到室内。
通风隔间的侧边框32外侧壁上远离固定节10的一侧垂直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限位柱8。限位柱8方便拉动通风隔间,调整通风室的长度尺寸。
顶边框31和侧边框32内均开设有安装槽33,安装槽33的一侧贯穿设置,密封板4插设在安装槽33内,采用此种安装方式,方便更换密封板4。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的通风室、以及用于连接通风室和局部通风干管的通风软管(2),所述通风室罩设在双螺杆挤出机的模头处;
所述通风室包括位于模头起始位置的固定节(10)以及沿螺杆挤出方向伸缩连接的伸缩节,所述伸缩节由多个通风隔间相互套设而成,相邻两个通风隔间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固定节(10)和通风隔间均包括安装框(3)和设置在安装框(3)内的透明的密封板(4),所述安装框(3)呈u形框架结构,开口朝下设置,由呈矩形状的顶边框(31)和垂直设置在顶边框(31)相对两侧底部的侧边框(32)组成,所述侧边框(32)呈矩形,所述顶边框(31)和侧边框(32)内均安装有所述密封板(4),所述通风室两端的端面上也设置有密封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脚架(5)和两根间隔平行设置在脚架(5)顶端的滑轨(6),所述滑轨(6)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通风隔间的侧边框(32)底部滑动安装在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3)上远离固定节(10)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条(7),所述密封条(7)沿顶边框(31)或侧边框(32)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隔间的侧边框(32)外侧壁上远离固定节(10)的一侧垂直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限位柱(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边框(31)和侧边框(32)内均开设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的一侧贯穿设置,所述密封板(4)插设在安装槽(3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软管(2)的进气端设置在固定节(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设置于双螺杆挤出机模头处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软管(2)与固定节(10)之间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设置在固定节(10)顶部的密封板(4)上,与固定节(10)内部相连通,所述通风软管(2)套设在连接管(9)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