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用壳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座外壳。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它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插座通常采用嵌入式安装的方式嵌于墙体内,但插座容易发生松动的现象,进而造成从墙面脱落的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其次,插座的前板通常由螺栓与主体进行连接固定,前板的拆卸过程较为麻烦,为后续检修过程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插座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外壳,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插座外壳,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前板,所述插座壳体的两侧与前板的后端外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前板后端外表面的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的后端呈l型向内侧折弯并活动卡于插座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插座壳体的外表面对应限位卡块的卡入处开设有条状的限位口,所述插座壳体的两侧外表面远离前板的后方设置有卡紧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卡块于插座壳体的两侧外表面呈对称排布,所述限位口的形状与限位卡块相吻合,所述限位口的上端敞开通于外部且下端封闭,所述限位卡块活动卡于限位口的内侧,所述限位口的内壁嵌入设置有防滑胶条,所述防滑胶条为橡胶材质且与限位口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紧结构包括防滑块与橡胶块,所述防滑块嵌于插座壳体的两侧外表面远离前板的后方位置,所述插座壳体的两侧外表面对应防滑块嵌入处开设有嵌入槽,所述防滑块活动卡于嵌入槽的内侧,所述橡胶块填于嵌入槽的内壁与防滑块的一侧外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橡胶块与嵌入槽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块卡于嵌入槽内侧的一端沿周围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沿,所述限位沿的外表面与嵌入槽的内壁之间活动贴合。
优选的,所述前板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插口贯穿于前板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前板的后端外表面与插座壳体的前端之间活动贴合。
优选的,所述插座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后板,所述后板的外表面与插座壳体的对应位置的外表面保持齐平,所述后板的后端外表面打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紧固螺栓与后板以及插座壳体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插座外壳,通过设置有卡紧结构,嵌入式安装的过程中,事先于墙体表面开设与插座壳体形状吻合的槽,再将插座壳体插入槽的内侧,防滑块受到槽壁的挤压,向嵌入槽的内侧移动,同时挤压橡胶块,嵌于墙面开设的槽内后,在橡胶块的弹力作用下,使得防滑块牢固抵住槽壁,进而减少插座壳体后期使用松动甚至掉落脱离墙面的现象发生,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安装结构,当需要将前板拆解下来时,将前板向上方移动,将限位卡块沿限位口的内侧向上方移动,直至使限位卡块从限位口的内侧拔出,之后即可将前板与插座壳体相分离,安装时将限位卡块对准限位口的上端,向下插入直至前板位置复原即可,防滑胶条增加对限位卡块的摩擦力,避免限位卡块自然上下移动的现象,对于前板的拆解与安装较为便利,有利于检修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座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座外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座外壳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座外壳的卡紧结构处的剖视图。
图中:1、插座壳体;2、前板;3、安装结构;31、限位卡块;32、限位口;33、防滑胶条;4、卡紧结构;41、防滑块;42、嵌入槽;43、限位沿;44、橡胶块;5、后板;6、紧固螺栓;7、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插座外壳,包括插座壳体1,插座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板2,插座壳体1的两侧与前板2的后端外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结构3,安装结构3包括固定安装于前板2后端外表面的限位卡块31,限位卡块31的后端呈l型向内侧折弯并活动卡于插座壳体1的外表面,插座壳体1的外表面对应限位卡块31的卡入处开设有条状的限位口32,插座壳体1的两侧外表面远离前板2的后方设置有卡紧结构4。
限位卡块31于插座壳体1的两侧外表面呈对称排布,限位口32的形状与限位卡块31相吻合,限位口32的上端敞开通于外部且下端封闭,限位卡块31活动卡于限位口32的内侧,限位口32的内壁嵌入设置有防滑胶条33,防滑胶条33为橡胶材质且与限位口32之间固定连接,确保防滑胶条33的稳固,用以增加与限位卡块31之间的摩擦力;卡紧结构4包括防滑块41与橡胶块44,防滑块41嵌于插座壳体1的两侧外表面远离前板2的后方位置,插座壳体1的两侧外表面对应防滑块41嵌入处开设有嵌入槽42,防滑块41活动卡于嵌入槽42的内侧,橡胶块44填于嵌入槽42的内壁与防滑块41的一侧外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橡胶块44与嵌入槽42之间为活动连接,确保不影响橡胶块44被挤压;防滑块41卡于嵌入槽42内侧的一端沿周围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沿43,限位沿43的外表面与嵌入槽42的内壁之间活动贴合,确保限位沿43可以在嵌入槽42的内侧移动;前板2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插口7,插口7的数量为两组,插口7贯穿于前板2的前端外表面,用以配合插头插入,前板2的后端外表面与插座壳体1的前端之间活动贴合,确保前板2可以与插座壳体1相分离;插座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板5,后板5的外表面与插座壳体1的对应位置的外表面保持齐平,后板5的后端外表面打入有紧固螺栓6,紧固螺栓6的数量为两组,紧固螺栓6与后板5以及插座壳体1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以确保后板5与插座壳体1稳固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插座外壳,在使用时,嵌入式安装的过程中,使用者事先于墙体表面开设与插座壳体1形状吻合的槽,再将插座壳体1插入槽的内侧,防滑块41受到槽壁的挤压,向嵌入槽42的内侧移动,同时挤压橡胶块44,嵌于墙面开设的槽内后,在橡胶块44的弹力作用下,使得防滑块41牢固抵住槽壁,进而减少插座壳体1后期使用松动甚至掉落脱离墙面的现象发生,延长使用寿命,当需要将前板2拆解下来时,使用者将前板2向上方移动,将限位卡块31沿限位口32的内侧向上方移动,直至使限位卡块31从限位口32的内侧拔出,之后即可将前板2与插座壳体1相分离,安装时使用者将限位卡块31对准限位口32的上端,向下插入直至前板2位置复原即可,防滑胶条33增加对限位卡块31的摩擦力,避免限位卡块31自然上下移动的现象,对于前板2的拆解与安装较为便利,有利于检修与维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插座外壳,包括插座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板(2),所述插座壳体(1)的两侧与前板(2)的后端外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结构(3),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固定安装于前板(2)后端外表面的限位卡块(31),所述限位卡块(31)的后端呈l型向内侧折弯并活动卡于插座壳体(1)的外表面,所述插座壳体(1)的外表面对应限位卡块(31)的卡入处开设有条状的限位口(32),所述插座壳体(1)的两侧外表面远离前板(2)的后方设置有卡紧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块(31)于插座壳体(1)的两侧外表面呈对称排布,所述限位口(32)的形状与限位卡块(31)相吻合,所述限位口(32)的上端敞开通于外部且下端封闭,所述限位卡块(31)活动卡于限位口(32)的内侧,所述限位口(32)的内壁嵌入设置有防滑胶条(33),所述防滑胶条(33)为橡胶材质且与限位口(32)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结构(4)包括防滑块(41)与橡胶块(44),所述防滑块(41)嵌于插座壳体(1)的两侧外表面远离前板(2)的后方位置,所述插座壳体(1)的两侧外表面对应防滑块(41)嵌入处开设有嵌入槽(42),所述防滑块(41)活动卡于嵌入槽(42)的内侧,所述橡胶块(44)填于嵌入槽(42)的内壁与防滑块(41)的一侧外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橡胶块(44)与嵌入槽(42)之间为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块(41)卡于嵌入槽(42)内侧的一端沿周围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沿(43),所述限位沿(43)的外表面与嵌入槽(42)的内壁之间活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2)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插口(7),所述插口(7)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插口(7)贯穿于前板(2)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前板(2)的后端外表面与插座壳体(1)的前端之间活动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板(5),所述后板(5)的外表面与插座壳体(1)的对应位置的外表面保持齐平,所述后板(5)的后端外表面打入有紧固螺栓(6),所述紧固螺栓(6)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紧固螺栓(6)与后板(5)以及插座壳体(1)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