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压端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9-15  122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线材压端子装置。



    背景技术:

    配网行业的线材加工主要包括对线材的裁切、剥皮、剥芯、压端子、性能测试、绕线、扎轧带等加工工序。

    目前,线材的端子压接工艺主要采用人工操作完成,不仅生产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加工后的产品质量也不稳定。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材压端子装置,其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既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又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材压端子装置,包括压端子机构和用以供给端子的振动盘,其中,所述压端子机构具有一供线材一端放置的加工座、一用以暂存端子的收容室、一推杆和一压刀,所述推杆能够朝向所述收容室移动,以将位于所述收容室中的一端子推到所述加工座上,所述压刀能够朝向所述加工座移动,以将端子压接于线材一端上;

    所述振动盘与所述压端子机构呈相互独立布置,且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还对应位于所述收容室的进料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工座为l型块体结构,即所述加工座具有一长条状的横块和一与所述横块定位连接的竖块,其中在所述横块上开设有一贯穿其长度方向两端面并供线材一端放置的穿孔,并在所述横块的宽度方向一侧面上开设有一穿口,且所述穿口还与所述穿孔相连通;

    所述收容室为中空结构体,其布设于所述横块长度方向的一侧外,其中在所述收容室的顶部上开设有一供端子进入的所述进料口,在所述收容室的底部上开设有一沿所述横块长度方向延伸的推料孔槽,且所述推料孔槽的长度方向一端口还与所述穿孔的长度方向一端口相连通;

    所述推杆能够自所述推料孔槽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来插入所述推料孔槽中,以将位于所述收容室中的一端子推到所述穿孔中;

    所述压刀能够自所述穿口来插入所述穿孔中,以将端子压接于线材段一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推杆能够自所述推料孔槽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来插入所述推料孔槽中的结构为:所述压端子机构还具有安装座、第一驱动气缸和支撑板,将所述横块的长度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所述安装座的上侧上定位铺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所述收容室和所述加工座沿x轴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定位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还能够相对所述收容室进行伸缩动作,所述支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上,且所述支撑板还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定位连接,所述推杆定位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上侧上,且所述推杆的一端还指向所述推料孔槽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即所述推杆的一端能够在所述支撑板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协同作用下相对所述推料孔槽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进行伸入和回缩动作;

    实现所述压刀能够自所述穿口来插入所述穿孔中的结构为:在所述安装座上侧上并靠近于所述加工座的位置处还定位铺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压刀通过一滑座来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上,且所述压刀还指向所述穿口;所述压端子机构还具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侧上并靠近于所述加工座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能够沿y轴方向进行伸缩定位,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还与所述滑座定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孔槽的横向截面为倒u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安装座的一立侧上还安装有一用以固定线材的固定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具有夹紧气缸和夹爪,所述夹紧气缸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一立侧上,所述夹爪与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夹紧气缸的带动下进行打开或者闭合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线材压端子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既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产品品质,又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材压端子装置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材压端子装置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压端子机构10——加工座

    11——收容室12——推杆

    13——压刀14——安装座

    15——第一驱动气缸16——支撑板

    17——滑座18——第二驱动气缸

    100——穿孔110——推料孔槽

    2——振动盘30——夹紧气缸

    31——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等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材压端子装置处于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两个局部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材压端子装置包括压端子机构1和用以供给端子的振动盘2,其中,所述压端子机构1具有一供线材一端放置的加工座10、一用以暂存端子的收容室11、一推杆12和一压刀13,所述推杆12能够朝向所述收容室11移动,以将位于所述收容室11中的一端子推到所述加工座10上,所述压刀13能够朝向所述加工座10移动,以将端子压接于线材一端上;

    所述振动盘2与所述压端子机构1呈相互独立布置,且所述振动盘2的出料口还对应位于所述收容室11的进料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加工座10为l型块体结构,即所述加工座10具有一长条状的横块和一与所述横块定位连接的竖块,其中在所述横块上开设有一贯穿其长度方向两端面并供线材一端放置的穿孔100,并在所述横块的宽度方向一侧面上开设有一穿口,且所述穿口还与所述穿孔100相连通;

    所述收容室11为中空结构体,其布设于所述横块长度方向的一侧外,其中在所述收容室11的顶部上开设有一供端子进入的所述进料口,在所述收容室11的底部上开设有一沿所述横块长度方向延伸的推料孔槽110,且所述推料孔槽110的长度方向一端口还与所述穿孔100的长度方向一端口相连通;

    所述推杆12能够自所述推料孔槽11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来插入所述推料孔槽110中,以将位于所述收容室11中的一端子推到所述穿孔100中(多个端子于所述收容室中是沿上下排列的,每次推出的是最下方端子);

    所述压刀13能够自所述穿口来插入所述穿孔100中,以将端子压接于线材段一端上。

    进一步优选的,实现所述推杆12能够自所述推料孔槽11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来插入所述推料孔槽110中的结构为:所述压端子机构还具有安装座14、第一驱动气缸15和支撑板16,将所述横块的长度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所述安装座14的上侧上定位铺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5、所述收容室11和所述加工座10沿x轴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定位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4上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5的活塞杆还能够相对所述收容室11进行伸缩动作,所述支撑板16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上,且所述支撑板16还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5的活塞杆定位连接,所述推杆12定位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6的上侧上,且所述推杆12的一端还指向所述推料孔槽11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即所述推杆12的一端能够在所述支撑板16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5的协同作用下相对所述推料孔槽11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进行伸入和回缩动作;

    实现所述压刀13能够自所述穿口来插入所述穿孔100中的结构为:在所述安装座14上侧上并靠近于所述加工座10的位置处还定位铺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压刀13通过一滑座17来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上,且所述压刀13还指向所述穿口;所述压端子机构还具有第二驱动气缸18,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8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4上侧上并靠近于所述加工座10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8的活塞杆能够沿y轴方向进行伸缩定位,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8的活塞杆还通过连接螺杆与所述滑座17定位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推料孔槽110的横向截面为倒u型。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所述安装座14的一立侧上还安装有一用以固定线材的固定组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具有夹紧气缸30和夹爪31,所述夹紧气缸30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4的一立侧上,所述夹爪31与所述夹紧气缸30的活塞杆相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夹紧气缸30的带动下进行打开或者闭合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线材压端子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既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产品品质,又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材压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端子机构(1)和用以供给端子的振动盘(2),其中,所述压端子机构(1)具有一供线材一端放置的加工座(10)、一用以暂存端子的收容室(11)、一推杆(12)和一压刀(13),所述推杆(12)能够朝向所述收容室(11)移动,以将位于所述收容室(11)中的一端子推到所述加工座(10)上,所述压刀(13)能够朝向所述加工座(10)移动,以将端子压接于线材一端上;

    所述振动盘(2)与所述压端子机构(1)呈相互独立布置,且所述振动盘(2)的出料口还对应位于所述收容室(11)的进料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压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座(10)为l型块体结构,即所述加工座(10)具有一长条状的横块和一与所述横块定位连接的竖块,其中在所述横块上开设有一贯穿其长度方向两端面并供线材一端放置的穿孔(100),并在所述横块的宽度方向一侧面上开设有一穿口,且所述穿口还与所述穿孔(100)相连通;

    所述收容室(11)为中空结构体,其布设于所述横块长度方向的一侧外,其中在所述收容室(11)的顶部上开设有一供端子进入的所述进料口,在所述收容室(11)的底部上开设有一沿所述横块长度方向延伸的推料孔槽(110),且所述推料孔槽(110)的长度方向一端口还与所述穿孔(100)的长度方向一端口相连通;

    所述推杆(12)能够自所述推料孔槽(11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来插入所述推料孔槽(110)中,以将位于所述收容室(11)中的一端子推到所述穿孔(100)中;

    所述压刀(13)能够自所述穿口来插入所述穿孔(100)中,以将端子压接于线材段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压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推杆(12)能够自所述推料孔槽(11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来插入所述推料孔槽(110)中的结构为:所述压端子机构还具有安装座(14)、第一驱动气缸(15)和支撑板(16),将所述横块的长度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所述安装座(14)的上侧上定位铺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5)、所述收容室(11)和所述加工座(10)沿x轴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定位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4)上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5)的活塞杆还能够相对所述收容室(11)进行伸缩动作,所述支撑板(16)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上,且所述支撑板(16)还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5)的活塞杆定位连接,所述推杆(12)定位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6)的上侧上,且所述推杆(12)的一端还指向所述推料孔槽(11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即所述推杆(12)的一端能够在所述支撑板(16)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5)的协同作用下相对所述推料孔槽(11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口进行伸入和回缩动作;

    实现所述压刀(13)能够自所述穿口来插入所述穿孔(100)中的结构为:在所述安装座(14)上侧上并靠近于所述加工座(10)的位置处还定位铺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压刀(13)通过一滑座(17)来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上,且所述压刀(13)还指向所述穿口;所述压端子机构还具有第二驱动气缸(18),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8)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4)上侧上并靠近于所述加工座(10)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8)的活塞杆能够沿y轴方向进行伸缩定位,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8)的活塞杆还与所述滑座(17)定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压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孔槽(110)的横向截面为倒u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材压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14)的一立侧上还安装有一用以固定线材的固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材压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具有夹紧气缸(30)和夹爪(31),所述夹紧气缸(30)定位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4)的一立侧上,所述夹爪(31)与所述夹紧气缸(30)的活塞杆相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夹紧气缸(30)的带动下进行打开或者闭合动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材压端子装置,包括压端子机构和用以供给端子的振动盘,压端子机构具有一供线材一端放置的加工座、一用以暂存端子的收容室、一推杆和一压刀,推杆能够朝向收容室移动,以将位于收容室中的一端子推到加工座上,压刀能够朝向加工座移动,以将端子压接于线材一端上;振动盘与压端子机构呈相互独立布置,且振动盘的出料口还对应位于收容室的进料口处。该线材压端子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既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产品品质,又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储著恕;白玉玺;赵万林;蔡诚;牛孝武;郑乐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诺克智能装备(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0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91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