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设计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和具有该电机支架的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产品中,电机支架与电机固定平面未开孔,不便于出风,风阻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降低对气流的阻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该电机支架的空调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用于支撑电机,包括: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支撑部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上沿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多个支撑部相连,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板上环绕所述安装孔间隔设置了多个第一通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可以降低风阻。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周沿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翻边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以及右下方均设有所述第一通风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二翻边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对装入所述安装孔的电机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有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凸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上的缺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前凸形成为凸部,所述安装孔、通风孔均形成与所述凸部的顶面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部的前表面的上下两侧中的至少一处形成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凸部的外周沿和所述安装孔的内周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沿所述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且所述安装板上沿左右方向相对的两侧边沿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支撑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上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三翻边部。
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以及多个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均由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周沿设有向后或向前延伸的第四翻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水平设置;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为根据前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电机,所述电机的至少一部分嵌入所述安装孔并定位于所述电机支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机支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机支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中电机支架与电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机支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中电机支架与底盘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截面a-a的剖视图。
图6a是图6中圈e示出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俯视图。
图8是图7中截面b-b的剖视图。
图8a是图8中圈f示出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机支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中电机支架与顶盖配合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截面c-c的剖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中截面d-d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空调室外机100,底盘2,第二凸包201,插孔202,斜面203,沉台结构204,顶盖3,凹槽301,电机支架1,支架主体11,安装板111,第一通风孔1101,第一翻边部1102,安装孔1103,第二翻边部1104,限位结构112,凸部113,走线槽1105,支撑部114,第三翻边部1106,第二通风口1107,第四翻边部1108,定位板12,第一板部121,第二板部122,插接部123,第一部分1231,第二部分1232,第二板部122相对于第一板部121的倾斜角度α,支撑板13,第一凸包131,第一翻边结构132,第二翻边结构133,电机4,支脚41,换热器5,叶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1,该电机支架1用于安装电机4,该电机支架1包括支架主体11。
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主体11。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主体11包括多个支撑部114和安装板111。
其中,支撑部114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多个支撑部114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支撑部114之间可以适于气流流通。安装板111用于安装电机4,换言之,在具有将该电机支架1的空调器中,电机4安装在安装板111上。
可选地,安装板111连接于支撑部114上沿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说电机4可以安装于多个支撑部114的沿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此时,电机4可以安装到支架本体沿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为叶轮6的旋转提供空间,避免影响叶轮6的旋转。而且,安装板111的设置位置合理,避免安装板111占用空间过大影响气流流通。
可选地,安装板111与多个支撑部114相连,安装板111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孔1103,该安装孔1103用于与电机4适配。这样,可以通过安装孔1103安装电机4,从而提高电机4的安装效率,而且,安装孔1103可以对电机4进行预定位,提高电机4安装的稳定性。
可选地,安装板111上环绕安装孔1103间隔设置了多个第一通风孔1101。多个第一通风孔1101可以通风,电机支架1两侧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一通风孔110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1,在安装孔1103的周围设置了第一通风孔1101,气流可以通过第一通风孔1101进行通风,从而方便电机支架1的两侧气流流通。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114沿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与支撑部114的上端部、下端部均间隔开预定距离,例如,中间位置处于支撑部114沿上下方向的1/3到2/3处。另外,中间位置也可以为支撑部114沿上下方向的1/5到4/5处、3/10到4/5处等等。
在电机4安装到支架主体11上时,可以将电机4的一部分嵌入到安装孔1103内,对电机4进行预定位,而电机4的支脚41等结构可以通过固定件与安装板111连接,例如通过螺钉连接电机4与安装板1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孔1101的周沿设有第一翻边部1102。通过设置第一翻边部1102,可以有效地提高安装板111的结构强度,提高对电机4的支撑稳定性。另外,第一翻边部1102可以设置成向前延伸的形式,其中,在具有该电机支架1的空调器中,气流可以为从后向前吹送,由于第一翻边部1102设置成向前延伸的形式,第一翻边部1102可以具有对气流的引导作用,促使气流能够稳定地吹送,对气流的影响小,避免出现紊流等问题。
可选地,第一翻边部1102向前延伸,可以有效地放置后部走线出现割线的问题,增强电机线的安全可靠性。
可选地,安装孔1103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以及右下方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第一通风孔1101。此时,设置了多个第一通风孔1101,多个第一通风孔1101分隔开,可以避免设置第一通风孔1101影响安装板111的稳定性,而且,也避免了设置的第一通风孔1101通风面积过小,影响气流的流通效果。
可选地,环绕安装孔1103设有四个第一通风孔1101,其中,每个第一通风孔1101的周沿均设有第一翻边部1102,从而有效地增加支架的强度。
可选地,安装孔1103的内周面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二翻边部1104。这样,第二翻边部1104可以有效地提高安装板111的结构强度,提高对电机4的支撑稳定性,另外,设置第二翻边部1104,在电机4装入安装孔1103时,第二翻边部1104可以对电机4提供预定位,在电机4装入到第二翻边部1104内侧时,无需始终保持电机4的位置,简化了电机4的安装工艺,提高装配效率。
可选地,安装板111上设有用于对装入安装孔1103的电机4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112。限位结构112用于对电机4进行周向定位,也就是说,在电机4装入安装孔1103之后,可以对电机4进行限位,避免电机4旋转。
具体而言,由于电机4走线的需求,电机4应当沿着预定的方向进行安装,如果电机4安装角度变化,可能会使得原本设计好的走线方式无法使用,因此,需要在将电机4装入到安装板111上时,电机4无法只有旋转。因此,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限位结构112来限制电机4的周向转动,具体而言,在电机4装入到安装孔1103内时,通过限位结构112将限制电机4的周向转动。而在通过固定件固定电机4时,固定结构可以快速地连接电机4和安装板111。
可选地,限位结构112包括设有安装板111的前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凸点。在电机4装入到安装孔1103时,电机4的支脚41支撑于安装板111的前表面,安装板111的前表面上的凸点将会与支脚41进行配对,只有凸点与电机4的支脚41配合好之后,电机4才会进行有效地定位。其中,凸点可以起到限制电机4转动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标识的作用。
可选地,该凸点可以为半圆形的凸点,半圆形凸点的一个边是沿着安装孔1103的径向方向延伸的。
可选地,限位结构112还可以包括设于安装孔1103的内周面上的缺口。从而通过缺口对电机4的周向进行定位,提高电机4的预定位效果。
可选地,安装板111的中部前凸形成为凸部113,安装孔1103、通风孔均形成与凸部113的顶面上。这样,在电机4装入到安装孔1103之后,安装板111中部凸起来的部分可以对电机4进行让位,避免电机4与电机支架1后部的部件之间干涉。
一般情况下,在空调室外机内,安装板111安装于换热器5的前面,因此,设置凸部113可以方便地将电机4与换热器5隔开,避免换热器5影响电机4的运行稳定性。
可选地,凸部113的前表面的上下两侧中的至少一处形成有走线槽1105,走线槽1105的两端分别延伸到凸部113的外周沿和安装孔1103的内周沿。从而方便电机4的走线。
可选地支撑部114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且安装板111上沿左右方向相对的两侧边沿分别连接两个支撑部114。通过设置两个安装部,可以简化电机支架1的结构,而且,还可以提高安装板111以及电机4的稳定性。
可选地,支撑部114上远离安装板111的一侧设有第三翻边部1106。通过设置第三翻边可以提高支撑部114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多个支撑部114的上端以及多个支撑部114的下端均由连接部连接,支撑部114、连接部以及安装板111之间形成第二通风口1107,第二通风口1107的周沿设有向后或向前延伸的第四翻边部1108。通过设置第四翻边,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机支架1的结构强度。
在具有该电机支架1的空调室外机100中,安装板111上设计开孔,便于出风,风阻小;开孔翻边且翻边朝前。翻边支架强度加强,翻边朝前风阻小;电机支架1与电机4贴合的面(第二翻边部1104的内周面),固定电机4时能预先放入,不需要手扶,电机4不会掉落,方便固定,效率高;电机支架1与电机4固定设计预定位结构(限位结构112),固定电机4不需要反复旋转,效率高。
如图1至图3以及图12至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底盘2、电机支架1和电机4,底盘2水平设置;电机支架1为根据权前述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1。电机4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安装孔1103并定位于电机支架1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应用了前述的电机支架1,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室外机100的结构强度以及装配效率。
如图4至图8,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支架1可以包括支架主体11和定位板12。支架主体11沿上下方向延伸,可选地,支架主体11可以为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描述的支架主体11。
其中,定位板12设于支架主体11的下端,定位板12包括:第一板部121、第二板部122和插接部123,第一板部121与支架主体11相连并向前延伸;第二板部122与第一板部121相连并向前延伸,且第二板部122相对于第一板部121向上或向下倾斜预定角度,第一板部121和第二板部122的组合可以对电机4沿前后方向进行预定位。插接部123与第一板部121相连并向下延伸。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支架1设置了定位板12结构,通过定位板12结构,可以利用第一板部121、第二板部122和插接部123的组合对支架主体11进行预定位,具体而言,在将电机支架1支撑到空调室外机100的底盘2上时,只需要将电机支架1沿上下方向置于到底盘2上,通过插接部123的插接进行定位,而通过第一板部121和第二板部122的组合,可以对电机支架1与电机4进行进行进一步地定位。
另外,可以通过定位件,将第一板部121和/或第二板部122固定连接到空调室外机100的底盘2上,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定位效果。
可选地,插接部123的前边沿的任意位置均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均不向前倾斜,插接部123的后边沿的任意位置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均不向后倾斜。换言之,插接部123的前边沿和后边沿上均不设有勾槽,也就是说,在插接部123安装的过程中,只需要将插接部123向下插接到预定的位置即可,并不需要向前或向后移动,简化了电机支架1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可选地,插接部123包括:第一部分1231和第二部分1232,第一部分1231与第一板部121相连并向下延伸;第二部分1232与第一部分1231相连并向下延伸,其中,第二部分1232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第一部分1231沿前后方向的宽度。通过将插接部123设置成下部宽度小、且上部宽度大的形式,可以方便插接部123的插接,提高插接部123插接安装的效率。
具体而言,在插接部123的安装过程中,与插接部123对应的插孔202的宽度大于插接部123上第二部分1232的宽度,因此,插接部123可以很容易地插接到插孔202内,而在插接部123向下插接的过程中,第一部分1231与插孔202配合,从而使得插接部123上的第一部分1231与插孔202进行有效地配合,提高了插接部123与插孔202配合的稳定性和定位效果。
可选地,第二板部122相对于第一板部121向前向下倾斜延伸,且第二板部122相对于第一板部121的倾斜角度α在20°到70°的范围内。
在将该电机支架1应用到空调室外机100上时,第一板部121和第二板部122将分别与底盘2上的对应结构贴合,通过对第一板部121、第二板部122之间角度的限定,可以便于第一板部121和第二板部122与底盘2的配合,方便电机支架1的快速安装,而且,还可以提高预定位的稳定性。
可选地,电机支架1的下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筋沿上下方向从支架主体11延伸到第一板部121或加强筋沿上下方向从支架主体11延伸到第一板部121和第二板部122。有效地提高了电机支架1的结构强度。
如图4至图8以及图12至图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电机支架1的空调室外机100,通过电机支架1的定位板12与底盘2的配合实现电机支架1的预定位。该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底盘2和电机支架1。
其中,底盘2水平设置,底盘2上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凸包201,第二凸包201上设有插孔202,且第二凸包201的顶面的前部成向前向下倾斜延伸的斜面203。电机支架1为根据前述实施例描述的电机支架1,插接部123自上而下插入插孔202内,第一板部121与第二凸包201的顶面贴合,且第二板部122与斜面203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通过第一板部121、第二板部122与第二凸包201上不同表面的配合,实现电机支架1与底盘2之间稳定的预定位。
可选地,第二板部122与第二凸包201通过连接部连接。从而实现电机支架1与底盘2之间的稳定连接。
可选地,第二凸包201的左右两侧设有插孔202,第一板部121的左右边沿均设有插接部123,插接部123插接于对应的插孔202内。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电机支架1与底盘2的定位和预定位效果。
可选地,第二凸包201左右两端设有沉台,插孔202设于沉台上。沉台结构204起到了标识和定位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电机支架1的安装效率。
如图9至图11,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支架1可以包括支架主体11和支撑板13。支架主体11沿上下方向延伸,可选地,支架主体11可以为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描述的支架主体11。支撑板13连接于支架主体11的上端并水平延伸,支撑板13上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包131。支撑板13可以用于配合空调室外机100的顶盖3,从而提高对空调室外机100的顶盖3的支撑效果,而且还可以对电机支架1进行有效地定位。
可选地,支撑板13的左右边沿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翻边结构132,支撑板13的自由端的边沿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翻边结构133,第二翻边结构133与第一翻边结构132间隔开。这样,可以提高支撑板13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对顶盖3的支撑效果。
另外,第一翻边部1102和第二翻边部1104之间间隔开,因此,第二翻边部1104将会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在安装过程中,第二翻边可以与空调室外机100上的对应结构配合,从而实现电机支架1的支撑板13的定位,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翻边部1104可以与空调室外机100的前面板配合。
可选地,电机支架1一体钣金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板12与支撑板13均与支架主体11相连,且定位板12与支撑板13可以相对于支架主体11同向延伸,这样,电机支架1的重心将会落入到定位板12上,可选地,电机支架1的中心落下第一板部121上,这样,可以方便通过定位板12对电机支架1进行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电机支架1的空调室外机100,该空调室外机100中,通过支撑板13对顶盖3提供支撑,该空调室外机100包括电机支架1和顶盖3。
电机支架1为前述的电机支架1。顶盖3的下侧面具有向上凹陷的凹槽301,第一凸包131嵌入凹槽301内。
如图9至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通过第一凸包131与凹槽301的定位,可以实现电机支架1与顶盖3的定位,便于空调室外机100的快速安装,提高空调室外机100的装配效率和结构稳定性。
在空调室外机100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凸包131与凹槽301的配合,可以提高顶盖3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空调室外机100的顶盖3的承重能力,便于空调室外机100的安装和维护。
可选地,第一凸包131和凹槽301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凸包131的上表面的前后边沿和凹槽301的底面的前后边沿沿均设有倒圆,第一凸包131上的倒圆尺寸大于凹槽301底部的倒圆尺寸。这样,第一凸包131可以快速地嵌入到凹槽301内,提高空调室外机100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电机支架1与顶盖3之间设有0.1毫米到1毫米范围内的间隙。方便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避免电机支架1与顶盖3之间的安装空间不足导致顶杆安装苦难。
另外,在空调器各部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本申请中在电机支架1与顶盖3之间设置了误差余量,即使加工过程中出线加工误差,空调室外机100也可以进行快速方便地装配。
在本空调室外机100中,电机支架1与底盘2连接,不需要多个方向操作,支架竖直下移即可与底盘2进行定位固定,动作简单,制造效率高;电机支架1与顶盖3之间未贴有海绵,且支架顶部凸起结构与顶盖3凸起结构匹配,取消海绵成本低效率高,二者凸起结构匹配加强了顶盖3和支架强度,顶盖3坐压、跳踩和砸下不变形,运行时支架晃动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用于支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支撑部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
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上沿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多个支撑部相连,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板上环绕所述安装孔间隔设置了多个第一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周沿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翻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以及右下方均设有所述第一通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二翻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对装入所述安装孔的电机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有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凸点;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上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前凸形成为凸部,所述安装孔、通风孔均形成与所述凸部的顶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前表面的上下两侧中的至少一处形成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凸部的外周沿和所述安装孔的内周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沿所述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且所述安装板上沿左右方向相对的两侧边沿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支撑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三翻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以及多个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均由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周沿设有向后或向前延伸的第四翻边部。
12.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水平设置;
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电机支架;
电机,所述电机的至少一部分嵌入所述安装孔并定位于所述电机支架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