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水泵集成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只要空调工作,换热器就会工作,在夏天或者冬天空调长时间使用的时候导致冷却水泵内的换热器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换热效率降低。
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制冷系统是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现有技术中,空调的水泵换热系统中,集成化程度低,管件连接混乱,换热效率低,不利于一体化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内部的管路件高度集成化,便于整体设备的安装及一体化控制。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包括:水泵、安全阀、水压传感器、自动排气阀、膨胀罐、换热器和水泵电源接线盒,所述水泵的进口安装有水泵进水管,水压传感器、自动排气阀和安全阀均安装在所述水泵上,水泵通过水泵出水管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换热器的出水口安装有换热器出水管,膨胀罐安装在换热器的一侧,所述膨胀罐与换热器出水管之间通过膨胀罐连接管连接,水泵电源接线盒安装在水泵上,所述水泵电源接线盒内安装有流量反馈器和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流量反馈器、水压传感器电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水泵接收到工作信号时,水或者换热介质通过水泵进水管进入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当换热系统内部有空气时,自动排气阀排出内部空气直到排完为止,水或者换热介质再经过水泵出水管进入换热器,经过换热器的过程中,与另一侧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换热完成后,进入换热器出水管并流出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水压传感器不断地反馈系统内部压力给中央控制器,水泵电源接线盒内置的流量反馈器也不断地反馈系统内部流量给中央控制器,当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内部压力达到安全阀的设定值,安全阀就开启泄压保护换热系统,膨胀罐则为整个换热系统提供热胀冷缩的缩放缓冲空间。以上各个部件的工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独立是各个部件的作用与职责不同,相互联系是各个部件连成一个整体能完成以上所述的工作流程。
当水泵没有接收到工作信号时,水泵不运转,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内部的水或者换热介质不流动,换热器不进行换热;自动排气阀依然可以自动排出系统内部空气;安全阀检测到压力超过设定值时依然会开启泄压保护换热系统;系统内部水或者换热介质由于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不流动也会存在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膨胀罐依然可以提供热胀冷缩的缩放缓冲空间;水压传感器、水泵电源接线盒内置的流量反馈器、中央控制器,处于待机状态,可随时反馈系统内部压力、流量给中央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水泵进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便于本系统进水口与外部管道的快速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便于本系统出水口与外部管道的快速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或者套管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泵集成换热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水泵集成换热系统换热流程清晰,管路件高度集成化,可实现一体化智能控制,有效地保护空调、采暖设备的各个部件以及高效的让设备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2)本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安装施工方便简单,现场不需要再安装各个保护部件,用户在安装空调、采暖设备时水路系统与电控系统安装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
3)本水泵集成换热系统换热效率高,安全系数高,通过中央控制器、流量反馈器、安全阀、水压传感器和自动排气阀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系统高效且安全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后视图。
图中:1、水泵;2、进水口;3、水泵进水管;4、水压传感器;5、安全阀;6、自动排气阀;7、膨胀罐;8、膨胀罐连接管;9、出水口;10、换热器出水管;11、换热器;12、水泵出水管;13、水泵电源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水泵集成换热系统。
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包括:水泵1、安全阀5、水压传感器4、自动排气阀6、膨胀罐7、换热器11和水泵电源接线盒13,所述水泵1的进口安装有水泵进水管3,水泵进水管3的进水口2处设置有连接法兰,便于本系统进水口与外部管道的快速连接,水压传感器4、自动排气阀6和安全阀5均依次安装在所述水泵1上,水泵1通过水泵出水管12与换热器11的进水口连接,换热器11为板式换热器,换热器11的出水口安装有换热器出水管10,所述换热器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便于本系统出水口与外部管道的快速连接,膨胀罐7安装在换热器11的一侧,所述膨胀罐7与换热器出水管10之间通过膨胀罐连接管8连接,水泵电源接线盒13安装在水泵1上,所述水泵电源接线盒13内安装有流量反馈器和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流量反馈器、水压传感器4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水泵1的作用是提供水或换热介质与换热器循环换热的动力。水压传感器4的作用是检测管道内压力并反馈压力信号给控制器。安全阀5的作用是当管道内部压力或者温度过高时进行泄压,保护该换热系统。自动排气阀6的作用是自动排出管道及水泵内部的空气,保证该换热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膨胀罐7的作用是由于水或者换热介质存在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为换热系统内部的水或者换热介质提供充足的膨胀空间。换热器11的作用是完成换热系统内部的水或者换热介质与另一侧的换介质的热交换,即向外部水或者换热介质放出热量与吸收热量。水泵电源接线盒13(内置流量反馈器和中央控制器)的作用是实现水泵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同时保护流量反馈器和中央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具体工作过程中,当水泵1接收到工作信号时,水或者换热介质通过水泵进水管3进入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当换热系统内部有空气时,自动排气阀6排出内部空气直到排完为止,水或者换热介质再经过水泵出水管12进入换热器11,经过换热器11的过程中,与另一侧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换热完成后,进入换热器出水管10并流出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水压传感器4不断地反馈系统内部压力给中央控制器,水泵电源接线盒13内置的流量反馈器也不断地反馈系统内部流量给中央控制器,当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内部压力达到安全阀5的设定值,安全阀5就开启泄压保护换热系统,膨胀罐7则为整个换热系统提供热胀冷缩的缩放缓冲空间。以上各个部件的工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独立是各个部件的作用与职责不同,相互联系是各个部件连成一个整体能完成以上所述的工作流程。
当水泵1没有接收到工作信号时,水泵不运转,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内部的水或者换热介质不流动,换热器11不进行换热;自动排气阀6依然可以自动排出系统内部空气;安全阀5检测到压力超过设定值时依然会开启泄压保护换热系统;系统内部水或者换热介质由于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不流动也会穿在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膨胀罐7依然可以提供热胀冷缩的缩放缓冲空间;水压传感器4、水泵电源接线盒13内置的流量反馈器、中央控制器处于待机状态,可随时反馈系统内部压力、流量给中央控制器。
本水泵集成换热系统换热流程清晰,管路件高度集成化,可实现一体化智能控制,有效地保护空调、采暖设备的各个部件以及高效的让设备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安装施工方便简单,现场不需要再安装各个保护部件,用户在安装空调、采暖设备时水路系统与电控系统安装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通过中央控制器、流量反馈器、安全阀5、水压传感器4和自动排气阀6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系统高效且安全的运行。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一种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安全阀、水压传感器、自动排气阀、膨胀罐、换热器和水泵电源接线盒,所述水泵的进口安装有水泵进水管,水压传感器、自动排气阀和安全阀均安装在所述水泵上,水泵通过水泵出水管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换热器的出水口安装有换热器出水管,膨胀罐安装在换热器的一侧,所述膨胀罐与换热器出水管之间通过膨胀罐连接管连接,水泵电源接线盒安装在水泵上,所述水泵电源接线盒内安装有流量反馈器和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流量反馈器、水压传感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进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连接法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集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或者套管式换热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