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边布治具和边布车缝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8-16  116


    本申请涉及车缝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纤维布包边的双面边布治具和边布车缝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纤维布的周边都会使用边布进行包边,使纤维布的周边平整美观。目前边布包边通常使用手工方式制作,也就是车缝人员手工折叠边布,并将带包边的纤维布塞至折叠的边布中,通过车缝机将边布车缝于纤维布上,但这样的手工制作不能精准控制于纤维布上的上边布与位于纤维布下的下边布的宽度,若要制作上边布的宽度与下边布的宽度不同的边布很能通过手工方式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边布治具和边布车缝设备,解决目前缝纫边布于纤维布的边缘时必须手工折叠边布,而且不能精准控制位于纤维布上的上边布与位于纤维布下的下边布的宽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面边布治具,其包括边布折叠件和上下边布导引件,上下边布导引件和边布折叠件连接,边布折叠件包括边布传输本体、上边布折叠管和下边布折叠管,上边布折叠管和下边布折叠管分别设置于边布传输本体的两侧,并且分别与边布传输本体连通,边布传输本体具有边布入口和边布出口,边布传输本体的宽度从边布入口往边布出口渐缩,边布出口具有第一出口和与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出口的上方,第一出口的宽度小于第二出口的宽度。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边布车缝设备,其包括边布传输机构、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双面边布治具和车缝机,双面边布治具设置于边布传输机构与车缝机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双面边布治具可自动折叠边布的两侧,同时形成上边布的宽度与下边布的宽度不同的双面边布,如此不用使用人工折叠边布,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精度。此外边布车缝设备通过双针车缝机构能同时车缝上下边布不同宽度的双面边布于纤维布上,达到自动化车缝双面边布于纤维布上,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双面边布治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双面边布治具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双面边布治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边布车缝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双面边布治具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边布治具1包括边布折叠件10和上下边布导引件11。上下边布导引件11与边布折叠件10连接,边布折叠件10包括边布传输本体101、上边布折叠管102和下边布折叠管103,上边布折叠管102和下边布折叠管103分别设置于边布传输本体101的两侧,上边布折叠管102具有上边布折叠空间1021,边布传输本体101具有边布传输空间1011,下边布折叠管103具有下边布折叠空间1031,上边布折叠空间1021和下边布折叠空间1031和边布传输空间1011相连通。

    边布传输本体101具有边布入口1012和边布出口1013,边布入口1012和边布出口1013分别位于边布传输本体101的两端,并且与边布传输空间1011连通。边布传输本体101的宽度从边布入口1011往边布出口1013渐缩。上边布折叠管102具有上边布折叠入口1021和上边布折叠出口1022,上边布折叠入口1022和上边布折叠出口1023分别位于上边布折叠管102的两端,并且与上边布折叠空间1021连通。下边布折叠管103具有下边布折叠入口1032和下边布折叠出口1033,下边布折叠入口1032和下边布折叠出口1033分别位于下边布折叠管103的两端,并且与下边布折叠空间1031连通。边布出口1013包括第一出口1013a和与第一出口1013a连接的第二出口1013b,第一出口1013a位于第二出口1013b的上方,第一出口1013a的另一端与上边布折叠出口1023连接,第一出口1013a与上边布折叠出口1023形成上边布出口,第二出口1013b的另一端与下边布折叠出口1233连接,第二出口1013b与下边布折叠出口1233形成下边布出口。第一出口1013a的宽度小于第二出口1013b的宽度。

    上下边布导引件11的一端与边布折叠件10的边布传输本体101连接,上下边布导引件11具有上导引本体111和与上导引本体111连接的下导引本体112,下导引本体112的宽度大于上导引本体111的宽度,上导引本体111的宽度与第一出口1013a的宽度对应,下导引本体112的宽度与第二出口1013b的宽度对应。

    请一并参阅图3,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双面边布治具的使用状态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面边布治具1于使用时,边布2从边布传输本体101的边布入口1012进入边布传输空间1011,边布2的两侧分别进入上边布折叠管102和下边布折叠管103,边布2持续往边布传输本体101的边布出口1013移动,因边布传输本体101的宽度从边布入口1012往边布出口1013渐缩,边布的两侧分别于上边布折叠管102的上边布折叠空间1021和下边布折叠管103的下边布折叠空间1031往边布中间折叠,使边布2的两侧分别形成上边布折叠部21和下边布折叠部22。随着边布2持续往边布出口103移动,上边布23和上边布折叠部21分别从第一出口1013a和上边布折叠出口1023伸出,下边布24和下边布折叠部22分别从第二出口1013b和下边布折叠出口1033伸出,下边布24和下边布折叠部22从上下边布导引件11的下边布导引体112的下方通过,最后使下边布24和下边布折叠部22相对于下边布导引体112翻折,同时上边布23和上边布折叠部21翻折,使下边布24和下边布折叠部22翻至下边布导引体112的上方。上边布23和上边布折叠部21沿着上边布导引体111的内侧移动,下边布24和下边布折叠部22沿着下边布导引体112的内侧移动,如此形成双面边布,上边布23和下边布24的宽度不同。

    上述上边布23和下边布24的宽度可通过调整第一出口1013a和第二出口1013b的宽度。本实施例的双面边布治具1还包括整布件12,整布件12的一端与边布传输本体101的边布入口1012连接,整布件12为弯折钢架,其具有多个边布穿孔121,多个边布穿孔121沿着边布传输本体101的延伸方向延伸,边布2穿过多个边布穿孔121,使进入边布入口1012的边布2的布面维持平整。本实施例的双面边布治具1还包括固定座13,固定座13设置于边布传输本体101的下方,通过固定座13固定双面边布治具1于工作台上。

    请参阅图4,其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边布车缝设备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边布车缝设备3包括边布送料机构31、双面边布治具1和车缝机33,双面边布治具1是使用第一实施例的双面边布治具,双面边布治具1通过固定座13固定于边布送料机构31与车缝机33之间的工作台上,边布送料机构31提供边布至双面边布治具1,双面边布治具1提供具有上边布折叠部21的上边布23和具有下边布折叠部22的下边布24(如图3所示),上边布23的宽度与下边布24的宽度不同。当从双面边布治具1所提供的边布2往车缝机33移动时,先将待包边的纤维布4放置于上边布23与下边布24之间,车缝机33具有双针车缝机构331,双针车缝机构331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车缝针3311,两个车缝针3311分别对应上边布折叠部21和下边布折叠部22,当夹有纤维布4的边布2通过双针车缝机构331时,两个车缝针3311对上边布折叠部21和下边布折叠部22进行车缝,以同时将上边布23和下边布24同时车缝于纤维布4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边布治具和边布车缝设备,通过双面边布治具可自动折叠边布的两侧,同时形成上边布的宽度与下边布的宽度不同的双面边布,如此不用使用人工折叠边布,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精度。此外边布车缝设备通过双针车缝机构能同时车缝上下边布不同宽度的双面边布于纤维布上,达到自动化车缝双面边布于纤维布上,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边布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布折叠件和上下边布导引件,所述上下边布导引件和所述边布折叠件连接,所述边布折叠件包括边布传输本体、上边布折叠管和下边布折叠管,所述上边布折叠管和下边布折叠管分别设置于所述边布传输本体的两侧,并且分别与所述边布传输本体连通,所述边布传输本体具有边布入口和边布出口,所述边布传输本体的宽度从所述边布入口往所述边布出口渐缩,所述边布出口具有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出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出口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边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布折叠管具有上边布折叠入口和上边布折叠出口,所述上边布折叠出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边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布折叠管具有下边布折叠入口和下边布折叠出口,所述下边布折叠出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边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边布导引件与所述边布传输本体连接,并且与所述边布出口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边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边布导引件包括上边布导引体和与所述上边布导引体连接的所述下边布导引体,所述下边布导引体位于所述第二出口的上方,所述上边布导引体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边布治具,还包括整布件,所述整布件的一端与所述边布传输本体的所述边布入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边布治具,所述整布件包括多个边布穿孔,多个所述边布穿孔沿着所述边布传输本体的延伸方向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边布治具,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边布传输本体的下方。

    9.一种边布车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布传输机构、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边布治具和车缝机,所述双面边布治具设置于所述边布传输机构与所述车缝机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边布车缝设备,所述车缝机具有双针车缝机构,所述双针车缝机构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车缝针,以对所述双面边布治具所提供的上边布和下边布具有不同宽度的边布进行车缝。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面边布治具和边布车缝设备,双面边布治具包括边布折叠件和上下边布导引件,上下边布导引件和边布折叠件连接,边布折叠件包括边布传输本体、上边布折叠管和下边布折叠管,上边布折叠管和下边布折叠管分别设置于边布传输本体的两侧,并且分别与边布传输本体连通,边布传输本体具有边布入口和边布出口,边布传输本体的宽度从边布入口往边布出口渐缩,边布出口具有第一出口和与第一出口连接的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出口的上方,第一出口的宽度小于第二出口的宽度。通过双面边布治具可自动折叠边布的两侧,同时形成上边布的宽度与下边布宽度不同的双面边布,如此不用使用人工折叠边布,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丹·布朗;张福举;栾雪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爱星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9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