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空调中,采用超重力水洗净化模块对空气进行净化,然而,由于超重力水洗净化模块中风力较大,容易吹出水滴至用户室内,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有利于防止水滴喷到用户室内造成不良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气净化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容纳腔;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和连通所述水箱的供水管;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间隔开设置,所述旋转体将喷向其的水液打散并向外甩出;挡水组件,所述挡水组件位于所述旋转体的下游以截获水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挡水组件可以位于旋转体的下游以截获水液。由此,通过挡水组件可以对经由旋转体净化后的气流中的水滴进行截获,有利于防止水滴喷到用户室内造成不良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水组件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挡水网,所述挡水网设在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之间,所述挡水网上形成有多个通气孔以使气流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可拆卸地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夹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以将所述挡水网固定。
可选地,所述挡水网为筛网或海绵件。
可选地,所述挡水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当所述挡水组件包括多个时,多个挡水组件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层叠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出风导流罩,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导流罩设在所述旋转体的下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水组件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出风导流罩的入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水组件与所述出风导流罩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卡扣部,且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部相匹配的卡槽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部卡接以使所述挡水组件与所述出风导流罩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导流罩包括:出风罩,所述出风罩上形成有过风口,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过风口在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在所述出风罩的内侧,所述导流件被构造成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外扩的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雾化喷头装置,所述雾化喷头装置与所述供水管连通以将水液喷洒在所述旋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体位于所述雾化喷头装置的上方以净化空气,所述雾化喷头装置包括:接水盘组件,在上下方向上所述接水盘组件设在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水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组件包括:第一接水盘,所述第一接水盘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所述第一接水盘上形成有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一排水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包括:喷雾头,所述喷雾头与所述第一接水盘相连且与所述供水管连通,以将所述水箱中的水液雾化喷洒在所述旋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包括:第二接水盘,所述第二接水盘设在所述第一接水盘的外侧,所述第二接水盘用于承接上方下落的水液并将其引流至所述水箱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水盘上形成有接水槽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接水盘的外底壁形成有第一排水管,所述接水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旋转体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供水装置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供水管相连以将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所述供水管进行输送;水箱支架,所述水箱可抽拉地与所述水箱支架相连,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水箱支架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和所述旋转体相连用以驱动所述旋转体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空气净化器中出风导流罩的一个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空气净化器的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示出了挡水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一个分解图;
图5是图3中挡水组件的一个分解图。
附图标记:
空气净化器100,
壳体1,进气口11,出气口12,
供水装置2,水箱21,供水管22,水箱支架24,
旋转体3,外筒31,转子33,第一转盘331,第二转盘332,连接柱333,
风机组件4,
雾化喷头装置5,第一接水盘51,第一排水管511,喷雾头52,第二接水盘53,接水槽531,第二排水管532,吸风机6,电机62,
出风导流罩7,出风罩71,过风口711,导流件72,第三定位孔712,
轴承座8,连接支脚81,
法兰件9,
空调器200,
挡水组件400,
第一夹片401,第一定位孔4011,
第二夹片402,第二定位孔4021,
挡水网403,通气孔40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相关技术的空调器中采用的净化方案主要是在空调器的出风口或者进风口安装净化模块。例如,使用光触媒除甲醛、使用静电除尘技术、hepa滤网除pm2.5、普通滤芯过滤净化、负离子吸附、活性炭吸附等。
然而,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净化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活性炭饱和后造成二次污染;2、催化剂被灰尘覆盖后即失效;3、滤网堵塞后cadr(cleanairdeliveryrate的简称,空气清洁率)下降,二次污染析出;4、滤网更换频繁,增加成本;5、光触媒催化不完全产生毒物;6、静电除尘技术产生臭氧问题;7、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中文意思为高效空气过滤器)洗净不完全,洗净效率降低。
在加湿方面,加湿的方式为超声波加湿和湿膜加湿。目前市场上的加湿器,加湿模块固定在机壳内,加湿后的湿气的面积传播速度和范围有限,且多使用湿膜加湿,加湿效率低,且不具有可视化。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所述空气净化器100可以单独使用,当然,所述空气净化器100也可以应用在空调器中,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结合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包括:壳体1、供水装置2、旋转体3以及挡水组件400。
具体而言,壳体1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壳体1内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连通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空气可以由进气口11进入所述容纳腔,向上经过旋转体3的净化后,通过出气口12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所述容纳腔外。
供水装置2包括水箱21和供水管22,供水管22可以连通水箱21,供水管22可以为例如塑料管或金属管等。由此,使得水箱21中的水液可以经由供水管22进行输送,便于进一步实现空气的净化。
旋转体3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旋转体3与壳体1的内侧壁间隔开设置,旋转体3将喷向其的水液打散并向外甩出。由于旋转体3的高速旋转,旋转体3可以将喷向其内的水液打散,高速运动的小液滴与空气中的颗粒物相撞,高速运动的水粒可以清洗空气中的微小尘埃,甲醛等有机物溶于水,从而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同时旋转体3可以将打散的部分液滴向外甩出,例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转体3可以将打散的部分液滴甩向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使得液滴可以沿着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重新回到水箱21内,对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
挡水组件400位于旋转体3的下游以截获水液。由此,通过挡水组件400可以对经由旋转体3净化后的气流中的水滴进行截获,从而有利于防止水滴喷到用户室内造成不良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在采用超重力水洗技术的基础上,使混有水滴的洁净空气进行再次过滤,以防止水滴喷到用户室内造成不良影响。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气流先流经旋转体3再经由挡水组件400截获气流中的水液后再由出气口12排出。
这里,水滴是相对而言的,本实用新型对水滴的粒径不作具体限定,不同的挡水组件400可截获的水液的粒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挡水组件400可以位于旋转体3的下游以截获水液。由此,通过挡水组件400可以对经由旋转体3净化后的气流中的水滴进行截获,有利于防止水滴喷到用户室内造成不良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4,挡水组件400包括:第一夹片401、第二夹片402以及挡水网403,挡水网403可以包括一层或多层,挡水网403可以设在第一夹片401和第二夹片402之间,挡水网403上形成有多个通气孔4031以使气流通过。由此,由旋转体3净化后的气流在流经挡水组件400时,气流中的部分水液可以由挡水网403的实体结构部分拦截,气流可以经由通气孔4031再由出气口12排出,这样有利于防止水滴喷到用户室内造成不良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水网403可以被构造成圆盘的形状。挡水网403上的通气孔4031的密集程度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选择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水组件400还可以包括第三夹片、第四夹片等,通过多个夹片便于实现挡水网403的固定,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挡水网40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5,第一夹片401与第二夹片402可拆卸地相连。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夹片401与第二夹片402可以通过紧固件相连。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夹片401与第二夹片402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等方式相连,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夹片401上设有第一定位孔4011,第二夹片402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401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4021,紧固件适于穿过第一定位孔4011与第二定位孔4021以将挡水网403固定。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夹片401上可以设有第一定位孔4011,第二夹片402上可以设有第二定位孔4021,第二定位孔4021与第一定位孔4011相对应设置,紧固件适于穿过第一定位孔4011与第二定位孔4021,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夹片401和第二夹片402将挡水网403固定。
可选地,挡水网403可以为例如筛网或海绵件等。其中,筛网是用金属丝或纤维丝编织而成的,孔径0.15~1mm,能去除和回收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悬浮物;海绵件上形成有致密网孔结构,可以对气流中的水液进行吸附或截获。
其中,挡水网403可以选用一种材质,当然,挡水网403也可以选用多种材质层叠布置等。上述对挡水网403的材质或形式的描述只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挡水网403也可以为其他的致密网孔材料件。这样既能让洁净空气通过的同时还可吸附或阻隔水滴。
可选地,挡水组件4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当挡水组件400包括多个时,多个挡水组件400可以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层叠布置。由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安装适量的挡水组件400,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其中,当挡水组件400包括多个时,由于多个挡水组件400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层叠布置,这样可以通过多个挡水组件400对气流中的水液进行多级截获,使混有水滴的洁净空气进行多次过滤,以防止水滴喷到用户室内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气净化器100还可以包括:出风导流罩7,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出风导流罩7设在旋转体3的下游。这里的下游指的是,净化后的气流在由出气口12排出前所流经的位置。通过出风导流罩7可以对净化后的气流进行一定的导流,从而便于净化后的气流经出气口12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结合图3和图4,挡水组件400可拆卸地设在出风导流罩7的入口处。这样便于实现挡水组件400在出风导流罩7上的安装和拆卸,方便用户操作。
这里,出风导流罩7的入口处指的是,由旋转体3净化后的气流流经出风导流罩7时最先流经的位置。
例如,挡水网组件400可以与出风导流罩7相连,并且挡水网组件400可以位于旋转体3与出风导流罩7之间以截获水液。在出风导流罩7前设置挡水组件400,可以吸附或阻隔气流中的水滴。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第一夹片401上设有第一定位孔4011,第二夹片402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401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4021,出风导流罩7上形成有与第二定位孔4021相对应的第三定位孔712,紧固件适于穿过第一定位孔4011、第二定位孔4021和第三定位孔712,以使挡水组件400与出风导流罩7相连。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夹片401上可以设有第一定位孔4011,第二夹片402上可以设有第二定位孔4021,第二定位孔4021与第一定位孔4011相对应设置,出风导流罩7上可以形成有第三定位孔712,第三定位孔712与第二定位孔4021(或第一定位孔4011)相对应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孔4011、第二定位孔4021、第三定位孔712可以同轴设置,紧固件适于穿过第一定位孔4011、第二定位孔4021和第三定位孔712,这样可以实现挡水组件400与出风导流罩7之间的装配,且方便拆卸。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挡水组件400与出风导流罩7中的其中一个上可以形成有卡扣部,且挡水组件400与出风导流罩7中的另一个上可以形成有卡槽部,所述卡槽部与所述卡扣部相匹配,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部卡接,这样可以实现挡水组件400与出风导流罩7之间的装配。
进一步地,参照图4并结合图1,出风导流罩7可以包括:出风罩71以及导流件72。具体地,出风罩71上形成有过风口711,且出气口12与过风口711在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导流件72设在出风罩71的内侧,导流件72可以被构造成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锥形,进一步地,导流件72被构造成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外扩的弧形(例如导流件72可以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由此,通过将导流件72构造成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外扩的弧形,可以对由旋转体3排出的干净气流进行导流,从而便于将干净气流导向壳体1的前方或左右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气净化器100还可以包括:雾化喷头装置5,雾化喷头装置5与供水管22连通以将水液喷洒在旋转体3上。以便让喷出的微小水颗粒能捕捉到气流中的固体小颗粒,有利于保证空气净化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雾化喷头装置5可以设在旋转体3的下方。此时,旋转体3位于雾化喷头装置5的上方,由此,通过雾化喷头装置5可以由下至上向旋转体3喷洒水液,由于旋转体3的高速旋转,旋转体3可以将喷向其内的水液打散,高速运动的小液滴与空气中的颗粒物相撞,高速运动的水粒可以清洗空气中的微小尘埃,甲醛等有机物溶于水,从而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进一步地,结合图1,雾化喷头装置5包括:接水盘组件,在上下方向上所述接水盘组件设在所述旋转体3和所述水箱21之间。通过所述接水盘组件可以接住喷出洒落的较大水颗粒,便于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组件包括:第一接水盘51,具体而言,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接水盘51可以设在旋转体3和水箱21之间,第一接水盘51与供水管22相连,第一接水盘51上形成有连通水箱21的第一排水管511。通过所述第一排水管511便于将上方下落的水液回流至水箱21内参与循环利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包括:喷雾头52,喷雾头52位于第一接水盘51的内侧,喷雾头52可以与第一接水盘51的内底面间隔开设置,喷雾头52与供水管22连通,以将水箱21中的水液雾化喷洒在旋转体3上。由此,水箱21内的水液可以经由供水管22输送至喷雾头52,这样可以通过喷雾头52将水箱21中的水液雾化喷洒在旋转体3上,进一步实现对空气的清洗净化。
其中,第一接水盘51既可以接住上面的落水,也可以支撑喷雾头52。第一排水管511与第一接水盘51连通的一端可以形成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可以位于第一接水盘51的最低处,便于排水。
可选地,喷雾头52与供水管22可拆卸地相连。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喷雾头52与供水管2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相连。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喷雾头52与供水管22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相连。本实用新型对喷雾头52与供水管22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水盘53,第二接水盘53用于承接上方下落的水液并将其引流至水箱21内。喷雾头52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结构(包括第一接水盘51和/或第二接水盘53),以接住喷出洒落的大水颗粒。
具体地,第二接水盘53设在第一接水盘51的外侧,第二接水盘53上形成有接水槽531(参照图1)和第二排水管532,第一接水盘51的外底壁可以形成有第一排水管511,接水槽531分别与第一排水管511和第二排水管532连通。例如,接水槽531与第一排水管511连通,使得上方下落至第一接水盘51内的水液可以经由第一排水管511回流至接水槽531内,又因接水槽531与第二排水管532连通,使得所述水液可以经由第二排水管532进一步回流至水箱21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参照图1,旋转体3的外侧套设有外筒31,外筒31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外筒31分别与第一接水盘51和第二接水盘53相连。例如,第一接水盘51可以位于第二接水盘53的内侧,外筒31与第一接水盘51相连,外筒31与第二接水盘53相连。进一步地,外筒31与第一接水盘51可拆卸连接,外筒31与第二接水盘53可拆卸连接。
参照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水盘51上可以形成有安装支腿513,安装支腿513可以包括多个(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安装支腿513可以在第一接水盘51的外侧间隔开设置。例如,第一接水盘51的外侧设有三个安装支腿513,上述对安装支腿513的描述只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二接水盘53上可以形成有用于避让供水管22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可以形成在第二接水盘53的上端,所述避让孔的上端可以敞开,通过所述避让孔便于实现供水管22的安装。
进一步地,结合图1,第一接水盘51的外侧与第二接水盘53的内侧限定出连通风机组件4的出风口的过风风道。由此,使得由风机组件4的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可以经由所述过风风道向上流动,并分散开来,使得气流可以与雾化的水液充分接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空气净化效果。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水盘51的外壁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构造成弧面,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导风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气净化器100还可以包括风机组件4,风机组件4可以设在旋转体3的下方。由此,通过将风机组件4设在旋转体3的下方,使得可以通过风机组件4朝向旋转体3向上吹风,增强水液和空气的混合,保证空气净化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供水装置2可以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旋转体3位于供水装置2的上方以净化空气,这样,供水装置2中的水液可以由下至上流动,之后通过供水管22经由喷雾头52喷向旋转体3内。供水装置2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在水箱21内,并且所述水泵与供水管22相连,由此,易于将水箱21内的水通过供水管22进行输送。
其中,供水装置2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供水装置2集成在壳体1内,不仅整机看起来简单、美观,且易于搬运。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供水装置2也可以设置在容纳腔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旋转体3的下方或内部可以设置有雾化喷头结构5,喷雾头52通过水泵与水箱21相连接,以将水喷洒在旋转体3上,实现对空气的净化。
进一步地,结合图1,供水装置2还包括:水箱支架24,水箱21可抽拉地与水箱支架24相连,便于实现水箱21与水箱支架24的装配或拆卸,方便清洗以及维修保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风机组件4可以设在水箱支架24的上方。例如,风机组件4可以竖放于在水箱支架24的上方且位于雾化喷头装置5的下方,风机组件4与水箱支架24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结合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气净化器100还可以包括:电机62,电机62和旋转体3相连用以驱动旋转体3旋转。例如,电机62可以位于旋转体3的上方,电机62可以通过电机轴和旋转体3相连用以驱动旋转体3旋转,在电机62的驱动作用下可以使得旋转体3保持高速旋转,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气流的清洗。
可选地,结合图1,旋转体3可以包括:转子33以及转盘网,旋转体3上设置有网状结构(例如转盘网等),以将粘附上的水颗粒进一步加速旋转细化雾化。转子33与电机62的电机轴相连;所述转盘网设在转子33上且与转子33保持同步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转子33可以包括:第一转盘331、第二转盘332以及多个连接柱333。具体地,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2在轴向上间隔开设置,例如,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2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设置,并且第一转盘331可以位于第二转盘332的下方,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2上均设有所述转盘网;多个连接柱333连接在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2之间形成一个转子33整体。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旋转体3可以包括转子33和填料件,转子33与电机62的电机轴相连,电机62可以驱动转子33在容纳腔内高速转动,所述填料件可以设在转子33内,同时所述填料件可以与转子33保持同步转动,这样,通过电机62带动转子33和所述填料件高速旋转,可以将喷向其内的水液撕碎成细小的液滴,有利于增加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空气的净化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2之间的间隙可以用于填充填料件。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件可以设在第一转盘331和第二转盘332之间,所述填料件包括多个环形填料层,多个环形填料层在径向上彼此套设而成。
进一步地,结合图1,空气净化器100还可以包括: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多个连接支脚,多个连接支脚可以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多个连接支脚可以和所述容纳腔内壁相连,用以支撑转子33,具体地,每个连接支脚可以和容纳腔的内壁之间通过螺钉等连接,转子33通过法兰件与轴承座相连,保证转子和轴承座之间连接紧密、可靠。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外筒31的内侧可以形成有用于安装连接支脚的安装位,使得轴承座可以与外筒31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进气口11可以位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进气口11可以位于壳体1的侧壁上的下部的位置,这样,空气可以通过壳体1的下侧进入所述容纳腔内,在所述容纳腔内空气由下至上流动,分散在径向上旋转体3和壳体1之间以及周围的水滴可以捕捉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甲醛等有机分子。另外,部分空气进入旋转体3内和旋转体3内的水滴相遇进而对该部分空气进行净化。
可选地,出气口12可以位于旋转体3的上方,出气口12处还可以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可以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由此,通过所述过滤件可以对净化后的气流进行进一步地过滤,从而有利于提高空气净化的质量,保证空气净化效果。
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的净化空气的过程。
在水泵的驱动作用下,水箱21中的水通过供水管22流入喷雾头52中,喷雾头52可以位于旋转体3的下方,喷雾头52上可以设有许多细密的喷水口,用于水的喷射。电机62可以带动旋转体3高速旋转,产生极大的离心力,喷雾头52喷射出的水高速运动,并经过转盘网或多个填料层后产生微米级分散液滴,并将其甩向容纳腔的内壁上。进气口11位于旋转体3的下方,空气从下往上快速流动,高速运动的小液滴与空气中的颗粒物相撞,高速运动的水粒可以清洗空气中的微小尘埃,甲醛等有机物溶于水,从而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挡水组件400可以与出风导流罩7相连,并且挡水组件400可以位于旋转体3与出风导流罩7之间以截获水液。由此,通过挡水组件400可以对经由旋转体3净化后的气流中的水液进行截获,从而有利于使混有水滴的洁净空气进行再次过滤,以防止水滴喷到用户室内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使用了超重力水洗技术,经水洗后的空气混有水滴,经过挡水组件400后被带有致密网孔材料的挡水网403吸附或阻隔。
具体而言,在空调产品整机的下部放置有空气净化器100(例如超重力水洗模块等),空气净化器100包括设在旋转体3的上方的出风导流罩7,在出风导流罩7的入口处设置有挡水组件400。挡水组件400可以由两片以上夹片(例如第一夹片401、第二夹片402等)夹持固定在中间,挡水网403可以为带有致密网孔的材料件,可让洁净空气通过,同时吸附或阻隔水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利用旋转体3高速转动离心力产生微米级分散液滴捕获由风机组件4(例如贯流风轮等)主动吹进的空气中有害颗粒物。微小液滴由旋转体3高速转动产生,空气中有害颗粒由风机组件4主动加速,使两者能高速撞击并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采用可循环使用的水进行净化,真正做到无耗材的净化。并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200,包括:上述的空气净化器100。由此,通过在所述空调器200上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使得空调器200不仅可以进行制冷制热,还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净化,这样可以保证空气质量,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空调器200可以包括空调系统,空气净化器100可以设在所述空调系统的顶部或底部等。本实用新型对空气净化器100与所述空调系统的相对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设置。
这里,所述空调系统与空气净化器100可以相互独立工作,所述空调系统可以采用常规的结构形式,所述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原理等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1,超重力水洗净化模块空调基座上,在空调外壳下部设有进气口11。待净化空气通过进气口11被风机组件4吸引并吹上超重力水洗模块,经过超重力水净化模块后,混有水滴经过挡水组件400后经出风导流罩7排出,对用户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模块设置于上部,采用常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容纳腔;
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和连通所述水箱的供水管;
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间隔开设置,所述旋转体将喷向其的水液打散并向外甩出;
挡水组件,所述挡水组件位于所述旋转体的下游以截获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组件包括:
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
挡水网,所述挡水网设在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之间,所述挡水网上形成有多个通气孔以使气流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可拆卸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夹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以将所述挡水网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网为筛网或海绵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当所述挡水组件包括多个时,多个挡水组件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层叠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风导流罩,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导流罩设在所述旋转体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组件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出风导流罩的入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组件与所述出风导流罩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卡扣部,且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部相匹配的卡槽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部卡接以使所述挡水组件与所述出风导流罩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导流罩包括:
出风罩,所述出风罩上形成有过风口,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过风口在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在所述出风罩的内侧,所述导流件被构造成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外扩的弧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雾化喷头装置,所述雾化喷头装置与所述供水管连通以将水液喷洒在所述旋转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位于所述雾化喷头装置的上方以净化空气,所述雾化喷头装置包括:
接水盘组件,在上下方向上所述接水盘组件设在所述旋转体和所述水箱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组件包括:
第一接水盘,所述第一接水盘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所述第一接水盘上形成有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一排水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包括:
喷雾头,所述喷雾头与所述第一接水盘相连且与所述供水管连通,以将所述水箱中的水液雾化喷洒在所述旋转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组件还包括:
第二接水盘,所述第二接水盘设在所述第一接水盘的外侧,所述第二接水盘用于承接上方下落的水液并将其引流至所述水箱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水盘上形成有接水槽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接水盘的外底壁形成有第一排水管,所述接水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旋转体的下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
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供水管相连以将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所述供水管进行输送;
水箱支架,所述水箱可抽拉地与所述水箱支架相连,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水箱支架的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和所述旋转体相连用以驱动所述旋转体旋转。
2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