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扇。
背景技术: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导致全球变暖现象加剧,夏季的温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电风扇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夏日降温的需求。然而,空调的价格较高且耗电量大,普及度受到一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低成本且耗电少的空调扇的出现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空调扇是一种集风扇与空调功能于一体的电器,空调扇可以吹出冷风,并增加空气湿度,功率与价格均较低。空调扇本质上是一个装有水蒸发组件的电风扇,其通过水蒸发吸热的原理对进入空调扇内部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后再排出,从而达到制冷效果。然而,现有的空调扇是通过扇叶高速旋转来送风,即风是旋转着朝使用者前进的,这种高速旋转的风长时间吹向使用者容易让使用者产生头痛、乏力等不适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现象的空调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扇,该空调扇能缓解旋转送风现象,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平行出风,从而减轻使用者因旋转风而导致的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空调扇,包括进风口、扇叶、导风网与出风口,所述扇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导风网位于所述扇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导风网上设有若干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水平设置,所述导风通道用于将所述扇叶产生的旋转风转换为平行风。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外壳,还包括雾化部与湿帘过滤网,所述雾化部与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湿帘过滤网的第一侧,所述扇叶、所述导风网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湿帘过滤网的第二侧,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与所述雾化部产生的水雾混合后先后通过所述湿帘过滤网、所述扇叶、所述导风网及所述出风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外壳,所述导风网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导风网的范围至少覆盖所述扇叶的范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导风网上设有凹陷部,所述固定板卡于所述凹陷部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风通道包括若干个网孔,所述网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孔的半径≥3mm,所述导风网的厚度≥6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部包括超声波雾化器与水箱,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出雾口正对所述湿帘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雾化部与所述扇叶之间,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湿帘过滤网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卡槽与限位板,所述湿帘过滤网沿竖直方向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限位板对所述湿帘过滤网的侧壁进行限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扇的pcb,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有凸块,所述控制箱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卡入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扇能缓解旋转送风现象,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平行出风,从而减轻使用者因旋转风而导致的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调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调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调扇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空调扇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导风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至4对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扇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如下说明。如图2与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扇包括湿帘过滤网1、雾化部2、固定架3、扇叶4、导风网5、外壳6、控制箱7与提手8。在外壳6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61与出风口62。进风口61与雾化部2位于湿帘过滤网1的一侧,扇叶4、导风网5与出风口62位于湿帘过滤网1的另一侧,导风网5位于扇叶4与出风口62之间。在导风网5的两侧均设有凹陷部51,固定板52卡于该凹陷部51处,且固定板52与外壳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从而将导风网5固定于外壳6上。雾化部2固定于外壳6内,扇叶4固定于固定架3上。固定架3固定于外壳6上,在固定架3上设有卡槽(图中未示出)与限位板31,湿帘过滤网1沿竖直方向卡入该卡槽内,并通过限位板31对湿帘过滤网1的侧壁进行限位,从而将其固定于固定架3上。
如图3与图4所示,雾化部2包括超声波雾化器21与水箱22,超声波雾化器21固定于水箱22的外侧壁上。水箱21包括水箱箱体221与水箱盖222,在水箱箱体221的侧壁设有开口2211。超声波雾化器21包括进水口211与出雾口212,进水口211与开口2211连通。水箱22内的水能够通过开口2211进入超声波雾化器21的进水口,超声波雾化器21对进入的水雾化使其蒸发吸热,使得从出雾口212喷出的水雾温度降低。喷出的经过降温的水雾与进风口61进入的空气混合,使空气温度降低。此外,可以在水箱22内加入冰水,降温效果更佳。或者,可以在水箱22内加入花露水或驱蚊水以实现驱蚊效果,也可以在其中加入空气清新剂以净化室内空气。
超声波雾化器21的出雾口212正对湿帘过滤网1,从出雾口212喷出的水雾与空气混合后将直接到达湿帘过滤网1的表面。湿帘过滤网1将大颗粒的水珠吸收,并控制空气流通量,保证湿帘过滤网1不会存在过度吸水问题,从而使出风口62处不会出现明显水珠。湿帘过滤网1可选择具有自吸水能力的棉布或无纺布或木浆纸或pp瓦楞,其吸水力强,可防止空调扇出现滴水现象,且可过滤掉空气中带入的灰尘与细菌等。
透过湿帘过滤网1的低温空气与水雾的水气混合物在扇叶4的带动下到达导风网5,扇叶4高速旋转,使水气混合物旋转前进。由于这种高速旋转的风长时间吹向使用者容易让使用者产生头痛、乏力等不适感,因此本实施例中添加了导风网5来缓解该情况。导风网5包括许多个水平设置的网孔,网孔正对出风口62。原本旋转前进的水气混合物从导风网5的网孔中穿过后从出风口62排出。通过导风网后,水气混合物旋转前进的趋势将被减缓甚至消除,从而使出风口62吹出的风近似于平行风,以模拟自然风的效果,防止使用者因长时间使用空调扇而感到不适。此外,设置导风网还能使扇叶4产生的风更加聚集,从而提高出风口62处的风速,使降温效果更好。
为了使导风效果更好,导风网5的面积至少需要大于扇叶4的出风面积,即导风网5的范围至少覆盖扇叶4的范围,以防止通过扇叶4的水气混合物从导风网5之外的区域到达出风口62。导风网5上的网孔形状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或者也可以为不规则图形。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风网5的网孔形状为六边形,整个导风网呈“蜂窝”状。若是网孔的尺寸过小,则水气混合物通过的效率较低,因此,网孔的半径需要≥3mm。对于多边形来说,此处的“半径”是指其内切圆半径。此外,若是导风网5的厚度过小,则将旋转风转换为平行风的效果较差,因此,导风网5的厚度需要≥6mm。
外壳6的底部还设有电池容置腔63,用于放置电池。在空调扇顶部的控制箱7内设有pcb,pcb用于控制空调扇使其进行工作。在固定架3的顶部设有凸块31,控制箱7的底部设有凹槽71,凸块31卡入凹槽71内。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1.一种空调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口、扇叶、导风网与出风口,所述扇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导风网位于所述扇叶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导风网上设有若干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水平设置,所述导风通道用于将所述扇叶产生的旋转风转换为平行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雾化部与湿帘过滤网,所述雾化部与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湿帘过滤网的第一侧,所述扇叶、所述导风网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湿帘过滤网的第二侧,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与所述雾化部产生的水雾混合后先后通过所述湿帘过滤网、所述扇叶、所述导风网及所述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导风网固定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导风网的范围至少覆盖所述扇叶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导风网上设有凹陷部,所述固定板卡于所述凹陷部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包括若干个网孔,所述网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的半径≥3mm,所述导风网的厚度≥6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包括超声波雾化器与水箱,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出雾口正对所述湿帘过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雾化部与所述扇叶之间,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湿帘过滤网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卡槽与限位板,所述湿帘过滤网沿竖直方向卡入所述卡槽内,所述限位板对所述湿帘过滤网的侧壁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扇的pcb,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有凸块,所述控制箱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卡入所述凹槽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