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装配式建筑使用的电工管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8-01  126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套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装配式建筑使用的电工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物墙体内布置电工线管有以下四种常见情况:

    1、普通开发商在毛坯房交房验收之前,都要先布置好水路和电路,其中,电路的线盒和线管都是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先布置在墙体和楼板层中的。

    2、很多知名大型房地产商都推出了精装修房,这种房子也是把电工线路浇筑在混凝土中的,只是用的电线和线管的质量都比较可靠,设计比较完善,客户不需要重新改造水路和电路。

    3、装配式建筑大多也是把电工线管预埋在pc构件或现浇混凝土层中的。

    4、在装修公司对毛坯房进行水电路改造时,通常采用在墙体上开槽的方式,边布置电工线管边穿电线,穿好电线以后,再把墙体上开的沟槽填平。

    前三种情况都是先布置好电工线管,再穿入电线的,电工线路中弯头部分是电线最难通过的环节,有的工人虽然在电工线管中预先布置好导入电线的线绳,但是依然存在着不通畅的现象,主要阻力还是来自于电线通过90度或大弧度弯头的时候。

    以上四种情况都存在着电路维修的情况,如果更换电线,对电线产生阻力最大的环节,也是弯头部分。目前市场上的大弧度弯头,都存在着两大缺陷:1是内部空间小;2是缺乏减小对电线摩擦的设计。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的趋势,近年来已经大规模的兴起,装配式建筑在pc构件中往往会预留出电工线管的操作空间,用电工弯头实现两个相邻且相互垂直楼板之间电工线管的连接,但是这个空间非常狭小(通常只有20cm高,13cm宽),所以需要一种能在狭小空间内能完成连接作业的弯头。

    申请人在2015年8月申请了专利名称为:一种等径或中段略粗的大弧度弯头,申请号:201520587670.8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情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是生产难度大、废品率高;2是现有的常规生产技术,只能生产出弯头中段的内径比承口内径约大1mm的产品,不能够够给电线提供足够大的空间;3是同样缺少进一步减小对电线摩擦力的设计;4是缺乏在狭小作业空间内使用的设计。

    另外,在现有的电工线管的管道、直通等产品中,也缺乏减小电线(电缆)和电工线管的内壁之间摩擦力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装配式建筑使用的电工管道。该电工管道通过在内壁增加导向纹,减小了电线与弯头中段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电线、电缆顺利通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合装配式建筑使用的电工管道,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纵向分布的多条导向纹。

    进一步地,导向纹的横断面为梯形,或为矩形,相邻两个导向纹之间的间距小于待穿电线外径的一半。

    进一步地,导向纹的横断面为波浪形。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本体为大弧度弯头,大弧度弯头包括两个与管连接的承口,两个承口之间通过弯头中段连接,多条导向纹纵向分布在弯头中段的小面内壁上,弯头从弯头中段分体设置为上下两段,承口与弯头中段均通过过渡段连接。

    进一步地,弯头中段的上下两段通过承插连接。

    进一步地,过渡段为平滑过渡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弯头中段非承插口部分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承口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本体为电工线管,多条导向纹均布在电工线管的一半或全部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道本体的内壁上设置导向纹,减小了电线与管道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电线与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电线顺利通过。

    2、通过将弯头中段分体设置,使大弧度弯头更适合在装配式建筑预留的狭小操作空间内使用。

    3、弯头中段分体设置后,利于生产出过渡段的弧形结构,消除了对电线产生阻碍的棱角,便于电线顺利通过。

    4、在弯头中段的小面上设置纵向导向纹,减小了电线与小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电线与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4、弯头中段分体设置后,可以利用现有常规生产技术生产出弯头中段空间更大的大弧度弯头,弯头中段的内径可以比承口的内径大1或2个规格,或5-10mm,增加了电线在弯头内的通过空间。

    6、大弧度弯头的上下两部分,可以作为两个45度大弧度弯头单独使用。

    7、当弯头中段的规格等于承口的规格时,就是等径大弧度弯头,当弯头中段的规格大于承口的规格时,就是异径大弧度弯头,比如可制成φ20×25×20的大弧度弯头(两个承口为φ20,弯头中段为φ25),填补了行业内缺乏异径大弧度弯头的空白,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等径大弧度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异径大弧度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弯头中段和电工线管的断面示意图,其导向纹的截面为梯形。表示电工线管的断面示意图时,标号1为管道本体,表示弯头中段的断面示意图时,标号3为弯头中段。

    图4为弯头中段和电工线管的断面示意图,其导向纹的截面为波浪形。表示电工线管的断面示意图时,标号1为管道本体,表示弯头中段的断面示意图时,标号3为弯头中段。

    图中:1为管道本体,2为承口,3为弯头中段,4为过渡段,5为导向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适合装配式建筑使用的电工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管道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纵向分布的多条导向纹5。导向纹5在管道本体的内壁上可以是内凹式,也可以是外凸式,对于壁厚较薄的电工管道和管件,采用外凸式,比如20型轻型电工线管;对于壁厚较厚的电工管道和管件,采用内凹式,比如160型mpp电力管。

    管道本体1为线管时,即为带导向纹5的电工线管。这种导向纹5也可设置在电工线管和直通、90度直角弯头等管件中,例如市政工程中承载电缆比较粗的线管,尤其是管廊工程中。这时只需要在管件和管材的一半内壁上设置导向纹5即可。使用时,把有导向纹5的一侧放在下面(电线被拖拽时,电线与管道内壁接触最大的那一部分)。对于大口径的管件和管材,也可以整个内壁上均设置导向纹5。导向纹5设置在直通内时,导向纹5位于两个阻进环之间的直通内壁上,导向纹5如果采用内凹式,则可以与普通线管配套使用,如果采用外凸式,则应与同样有导向纹的电工线管配套使用。这样内壁就更加有利于电工线管的通过。

    当管道本体1为大弧度弯头时,其结构形式为:包括两个与管连接的承口2,两个承口2之间通过弯头中段连接,多条导向纹5沿纵向(沿弯头弯曲方向)分布在弯头中段3的小面内壁上,弯头从弯头中段分体设置为上下两段,承口2与弯头中段3均通过过渡段4连接。过渡段4为平滑过渡的弧形,这样就完全消除了对电线产生阻碍的棱角,便于电线顺利通过。

    导向纹5的高度从弯头中部向承口2的阻进环方向逐渐降低,直至在阻进环处消失,这样就不会因为的凸起的导向纹5在阻进环处阻碍电线通过。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带导向纹的大弧度弯头可以与普通线管配套使用,也可以与带导向纹的电工线管配套使用。但是带导向纹的电工线管最好能与同样带导向纹的管件配套使用,例如带导向纹的直通,这样能确保电线顺利通过。

    导向纹5的横断面为梯形,或为矩形,或半圆形,或为波浪形。对于50及以下的电工线管,导向纹5的高度一般小于0.3mm,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相邻两个导向纹5之间的间距小于待穿电线外径的一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在建筑物内使用的大弧度弯头的导向纹5的间距一般不大于0.2mm。设置导向纹5后,工人拖动电线时,电线架空在导向纹5上,电线沿导向纹5方向滑动,电线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减小电线与大弧度弯头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电线顺利通过。

    在实际应用中,弯头中段3的上下两段通过承插连接。在大弧度弯头的材料为pvc时,承插面可以采用pvc胶水粘接。根据实际需要弯头中段3的上下两端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者是胶圈(r扩口)连接的方式。

    另外,弯头中段3非承插口部分的外径大于承口2的内径时,增大了大弧度弯头的内部空间,预留出足够管线通过的空间。

    在装修公司对毛坯房或二手房进行电路改造时,为了方便观察电线在大弧度弯头内的通过情况,可以将大弧度弯头制作成透明的pvc材质。

    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物内的upvc电工管道产品上,也适用于普通建筑的类似产品上。其中导向纹5的设计也可以应用于pvc-c电力管、mmp电力管、upvc格栅管、梅花管、电工线槽(矩形)和镀锌管的产品上,尤其适合管廊工程中承载重量比较大的电缆产品的管道产品。其中的分体式大弧度弯头(如果不带有导向纹5)还可用于upvc给水管道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合装配式建筑使用的电工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为大弧度弯头,大弧度弯头包括两个与管连接的承口(2),两个承口(2)之间通过弯头中段(3)连接,多条导向纹(5)纵向分布在弯头中段(3)的小面内壁上,弯头从弯头中段(3)分体设置为上下两段,承口(2)与弯头中段(3)均通过过渡段(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装配式建筑使用的电工管道,其特征在于:弯头中段(3)的上下两段通过承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合装配式建筑使用的电工管道,其特征在于:过渡段(4)为平滑过渡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合装配式建筑使用的电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中段(3)非承插口部分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承口(2)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套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装配式建筑使用的电工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为大弧度弯头,大弧度弯头包括两个与管连接的承口(2),两个承口(2)之间通过弯头中段(3)连接,多条导向纹(5)纵向分布在弯头中段(3)的小面内壁上,弯头从弯头中段(3)分体设置为上下两段,承口(2)与弯头中段(3)均通过过渡段(4)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张津晋;张惠;郭慧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津晋
    技术研发日:2018.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6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