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托架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用途多样,工况复杂且使用环境恶劣,其中在农用机械或其他特殊用途,发动机或整车上配置有换向风扇,通过换向作用吹落发动机、水箱上及其附件上杂物碎屑,防止高温引起燃烧、恶劣环境下水箱散热功能失效等风险。目前的换向风扇多为液压换向风扇,布置在发动机上,液压换向风扇的旋转方向不变,通过液压油的通断改变风扇扇叶的角度,进而改变风向。因转动角度有限,要求发动机转速较高。由于需要通过液压油的通断改变风扇扇叶的角度,风扇扇叶较多,均需要与液压油路连接,使得换向风扇的控制结构复杂、布置困难,导致换向风扇的加工难度也相应增大。
因此,亟需一种风扇托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扇托架,能够实现风扇的换向功能,且结构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风扇托架,包括:
行星轮组,其包括行星架、太阳轮和行星轮,所述行星轮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上,多个所述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
托盘,其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轮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托盘上;
皮带轮,其内侧壁上设置有内齿,所述行星轮与所述皮带轮的内齿啮合;
电磁吸合组件,其与所述皮带轮或所述太阳轮之间选择性连接,用于电磁吸合组件输出端连接的带动风扇正转或反转。
作为上述风扇托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托架还包括吸附盘,所述吸附盘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与所述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盘与所述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吸合组件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吸盘或所述第二吸盘吸附连接,用以带动所述风扇正转或反转。
作为上述风扇托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托架还包括第一盖板,所述托盘穿设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吸附盘位于所述皮带轮的两侧,所述第一盖板、皮带轮和所述吸附盘形成密封腔室,所述行星轮和所述太阳轮均位于所述密封腔室内。
作为上述风扇托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二吸盘之间、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皮带轮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上述风扇托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上述风扇托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电磁吸合组件包括传动盘和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固定盘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与所述托盘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盘作为输出端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风扇托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正转线圈和反转线圈,所述正转线圈通电后,所述传动盘与所述第一吸盘吸合;所述反转线圈通电后,所述传动盘与所述第二吸盘吸合。
作为上述风扇托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进油孔和出油孔。
作为上述风扇托架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盘沿其轴向设置有线束通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所述的风扇托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风扇托架,通过行星轮和太阳轮等机械结构实现风扇的换向,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加工以及安装拆卸效率,由于该风扇托架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正反转换向,因此该风扇托架价格低,大大减少了用户使用及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采用机械结构实现风扇正反转,能够减低加工难度,降低用户使用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行星架;2、太阳轮;3、行星轮;4、托盘;5、皮带轮;6、第一吸盘;7、第二吸盘;8、第一盖板;9、第一密封圈;10、传动盘;11、固定盘;12、第二盖板;13、第二密封圈;14、进油孔;15、出油孔;16、正转吸附体;17、反转吸附体;18、线束通道;19、第一轴承;20、第二轴承;21、第三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扇托架,该风扇托架能够根据需要实现风扇的自动换向,即风扇实现正转和反转的调节。
如图1所示,该风扇托架包括行星轮组、托盘4、吸附盘、皮带轮5和电磁吸合组件,其中行星轮组包括行星架1、太阳轮2和行星轮3,行星轮3转动的设置于行星架1上,具体是通过第三轴承21设置在行星架1上,多个行星轮3与太阳轮2啮合;托盘4穿设于第一盖板8,托盘4与行星架1固定连接,太阳轮2转动的设置于托盘4上,具体地,太阳轮2通过第一轴承19设置在托盘4上,保证太阳轮2能够在托盘4上转动;皮带轮5内侧壁上设置有内齿,行星轮3与皮带轮5的内齿啮合;电磁吸合组件与皮带轮5或太阳轮2之间选择性连接,且电磁吸合组件的输出端与风扇固定连接,用于带动风扇正转或反转。
吸附盘包括第一吸盘6和第二吸盘7,第一吸盘6与皮带轮5固定连接,第二吸盘7与太阳轮2固定连接,电磁吸合组件选择性的与第一吸盘6或第二吸盘7吸附连接,用以带动风扇正转或反转。电磁吸合组件包括传动盘10、固定盘11和第二盖板12,传动盘10和第二盖板12连接形成容置腔,固定盘11位于容置腔内,固定盘11和第二盖板12均套设在托盘4上并与托盘4固定连接,传动盘10与托盘4转动连接,具体地,传动盘10通过第二轴承20设置在托盘4上,以使传动盘10能够相对于托盘4转动。传动盘10为输出端,风扇与传动盘10固连。
固定盘11设置于电磁吸合组件靠近风扇的一侧,固定盘11上设置有正转线圈和反转线圈,正转线圈通电后,传动盘10与第一吸盘6吸合;反转线圈通电后,传动盘10与第二吸盘7吸合。正转线圈和反转线圈分别设置在固定盘11内,防止正转线圈和反转线圈外露,影响该风扇托架工作。传动盘10朝向行星架1的一侧设置有两同轴设置的吸附体,分别为正转吸附体16和反转吸附体17,正转吸附体16在正转线圈通电后成为电磁铁,正转吸附体16吸附第一吸盘6随皮带轮5一起转动,反转吸附体17和第二吸盘7之间无吸附连接,使传动盘10随皮带轮5一起转动,实现正转;反转线圈通电后,反转吸附体17成为电磁铁,反转吸附体17吸附第二吸盘7随太阳轮2转动,正转吸附体和第一吸盘6无连接,实现反转。
由于行星轮组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润滑油不断的润滑才能达到无阻碍转动,为了能够使行星轮组处于润滑油长期润滑中,进一步地,风扇托架还包括第一盖板8,第一盖板8和吸附盘位于皮带轮5的两侧,第一盖板8、皮带轮5和吸附盘形成密封腔室,行星轮3和太阳轮2均位于密封腔室内。在第一盖板8上设置有进油孔14和出油孔15,进油孔14和出油孔15在风扇托架工作时处于封堵状态,保证该密封腔室油液不会漏出。而为了使第一吸盘6和第二吸盘7之间、皮带轮5与第一盖板8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的同时实现密封,作为优选,第一吸盘6和第二吸盘7之间、第一盖板8和皮带轮5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9。第一密封圈9能够使第一吸盘6和第二吸盘7之间、以及第一盖板8和皮带轮5之间实现相对转动的同时实现密封的作用,由于此类密封圈广泛应用在现有机械结构中,在此不再赘述。此外,第一盖板8和托盘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保证行星轮3和太阳轮2啮合部位于密封腔室内,实现长期润滑的目的,防止油液从该密封腔室内漏出。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该风扇托架工作,使线束规整,本实施例中,托盘4沿其轴向设置有线束通道18。线束从托盘4远离固定盘11的一端穿入,从托盘4靠近固定盘11的一端穿出,而后再进入到固定盘11内与正转线圈和反转线圈连接。
该风扇托架工作时,行星轮组正常工作,当风扇正转时,正转线圈通电,使得正转吸附体16具备磁性,吸附第一吸盘6,实现风扇的正转;当需要风扇反转时,反转线圈通电,反转吸附体17具备磁性,吸附第二吸盘7,实现风扇的反转。当正转线圈和反转线圈都不通电时,风扇不动。相同发动机转速下,由于太阳轮2转速比皮带轮5转速高,可以实现发动机低速情况下游较大吹风,依旧能够实现对发动机散热需要。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风扇托架,通过机械结构实现风扇的换向,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加工以及安装拆卸效率,由于该风扇托架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正反转换向,因此该风扇托架价格低,大大减少了用户使用及维护成本。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风扇托架。该发动机采用机械结构实现风扇正反转,能够减低加工难度,降低用户使用和维修成本。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1.一种风扇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星轮组,其包括行星架(1)、太阳轮(2)和行星轮(3),所述行星轮(3)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行星架(1)上,多个所述行星轮(3)与所述太阳轮(2)啮合,
托盘(4),其与所述行星架(1)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轮(2)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托盘(4)上;
皮带轮(5),其内侧壁上设置有内齿,所述行星轮(3)与所述皮带轮(5)的内齿啮合;
电磁吸合组件,其与所述皮带轮(5)或所述太阳轮(2)之间选择性连接,用于带动电磁吸合组件输出端连接的风扇正转或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托架还包括吸附盘,所述吸附盘包括第一吸盘(6)和第二吸盘(7),所述第一吸盘(6)与所述皮带轮(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盘(7)与所述太阳轮(2)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吸合组件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吸盘(6)或所述第二吸盘(7)吸附连接,用以带动所述风扇正转或反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托架还包括第一盖板(8),所述托盘(4)穿设于所述第一盖板(8),所述第一盖板(8)和所述吸附盘位于所述皮带轮(5)的两侧,所述第一盖板(8)、皮带轮(5)和所述吸附盘形成密封腔室,所述行星轮(3)和所述太阳轮(2)均位于所述密封腔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6)和所述第二吸盘(7)之间、所述第一盖板(8)与所述皮带轮(5)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8)与所述托盘(4)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托架,其特征在于,所电磁吸合组件包括传动盘(10)和固定盘(11),所述固定盘(11)与所述托盘(4)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10)与所述托盘(4)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盘(10)作为输出端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11)上设置有正转线圈和反转线圈,所述正转线圈通电后,所述传动盘(10)与所述第一吸盘(6)吸合;所述反转线圈通电后,所述传动盘(10)与所述第二吸盘(7)吸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8)上设置有进油孔(14)和出油孔(1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沿其轴向设置有线束通道(18)。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托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