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gis布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is接线及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800/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网络的逐步建成,800/1000kv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的逐步丰富,对变电站布置是否能够节约土地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特高压变电站运行初期,不会上齐所有主变,而是在站内安装“部分主变+主变备用相”的结构。主变若发生单相故障,不仅切换备用相时间长,还将导致变电站长时间限负荷运行,造成外送功率大幅降低,严重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目前,传统的备用相切换方式是在主变运输道路侧设置横向的运输轨道,主变运输道路至主变油坑间设置纵向的运输轨道,当已安装的主变某相发生故障时,先把故障相移出,再将安装在预留位置的备用相顺着轨道推出,并转运到相应的故障主变处,进行安装。
gis设备是指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通常包括间隔和母线等;gil是指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二者配合使用。gis设备能够减少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并减少设备维护。以本期2台,终期4台1000kv主变规模为例,传统的备用相切换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需在主变场地内设置运输用重型轨道,由于需要考虑主变压器备用相或故障运输时相对主变压器两侧带电设备的空气净距问题,主变场地纵向尺寸较常规布置方案(不设备用相)增加10m,增加占地面积约3500m2。
2、即使采用轨道运输,由于主变采用整体搬运方式,就位后需重新实验等原因,主变备用相切换大约需要16天,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切换的gis接线及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gis接线及布置结构,包括主回路、备用相和母线侧元件;所述主回路与母线侧元件相连通;所述母线侧元件中设置有断路器;所述主回路上安装有主回路隔离开关,所述备用相上安装有备用相隔离开关;所述主回路隔离开关与备用相隔离开关逻辑互锁;
所述备用相设置在主回路隔离开关与母线侧元件之间;
所述主回路包括a相、b相和c相,所述备用相包括a’相、b’相和c’相;
所述a相与a’相相连通,b相与b’相相连通,c相与c’相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主回路隔离开关包括a相开关、b相开关和c相开关;
所述a相开关安装在a相上,所述b相开关安装在b相上,所述c相开关安装在c相上;
所述备用相隔离开关包括a’相开关、b’相开关和c’相开关;
所述a’相开关安装在a’相上,所述b’相开关安装在b’相上,所述c’相开关安装在c’相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母线侧隔离开关;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安装在母线侧元件中,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与断路器串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快速切换的gis接线及布置结构,利用闭锁关系,实现主变备用相的快速切换,其结构简单、利于实施、安全高效,不需移动备用相,从而解决了搬运故障相和备用相需要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不需设置横向搬运轨道,节约主变场地占用面积,缩短切换时间,节约相应轨道建设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a相;2-b相;3-c相;4-a’相;5-b’相;6-c’相;7-主回路隔离开关;701-a相开关;702-b相开关;703-c相开关;8-备用相隔离开关;801-a’相开关;802-b’相开关;803-c’相开关;9-母线侧元件;901-电流互感器;902-断路器;903-母线侧隔离开关;10-主回路套管;11-备用相套管;12-gis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gis接线及布置结构,包括主回路、备用相和母线侧元件9;所述主回路与母线侧元件9相连通;所述母线侧元件9中设置有断路器902;所述主回路上安装有主回路隔离开关7,所述备用相上安装有备用相隔离开关8;所述主回路隔离开关7与备用相隔离开关8逻辑互锁;所述备用相设置在主回路隔离开关7与母线侧元件9之间;所述主回路包括a相1、b相2和c相3,所述备用相包括a’相4、b’相5和c’相6;所述a相1与a’相4相连通,b相2与b’相5相连通,c相3与c’相6相连通。
主回路通过主回路套管10与架空线相连通;备用相通过备用相套管11与架空线相连通。主回路隔离开关7安装在主回路上,备用相与主回路相连接的位置位于母线侧元件9与主回路隔离开关7之间。a相1与a’相4相连通,b相2与b’相5相连通,c相3与c’相6相连通。母线侧元件9包括电流互感器901和断路器902等,用以连接主回路和gis母线12。断路器902具有灭弧功能,能带负荷操作,开断线路。主回路隔离开关7与备用相隔离开关8逻辑互锁,是指主回路隔离开关7和备用相隔离开关8的对应相不能同时连通,其中的一个连通,另一个必为断开。主回路正常工作时,主回路隔离开关7控制的三相均为连通,备用相隔离开关8控制的三相均为断开。当主回路发生故障时,断开主回路隔离开关7和断路器902,使主回路与gis母线12断开。再闭合备用相隔离开关8,闭合断路器902,连通gis母线12,备用相投入使用,成为新的主相。
主回路隔离开关7可以整体控制主回路的通断,备用相隔离开关8可以整体控制备用相的通断。当主回路中的某一相出现故障时,存在无法只切换该故障相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主回路隔离开关7包括a相开关701、b相开关702和c相开关703;所述a相开关701安装在a相1上,所述b相开关702安装在b相2上,所述c相开关703安装在c相3上;所述备用相隔离开关8包括a’相开关801、b’相开关802和c’相开关803;所述a’相开关801安装在a’相4上,所述b’相开关802安装在b’相5上,所述c’相开关803安装在c’相6上。a相开关701、b相开关702和c相开关703分别控制a相1、b相2和c相3的通断,即:主回路隔离开关7可分相控制。a’相开关801、b’相开关802和c’相开关803分别控制a’相4、b’相5和c’相6的通断,即:备用相隔离开关8可分相控制。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当只需要切换主回路中的其中某一故障相时,a’相开关801、b’相开关802和c’相开关803分别两两互锁,以实现同一时间只能有一相备用相接入,防止发生相间短路。例如:当只有a相1故障,b相2、c相3均正常时,断路器902断开后,断开a相开关701,再闭合a’相开关801,备用相的a’相4接入。主回路中的b相2、c相3继续使用。因此,当主回路中的某一相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切换该故障相,而无需将整个主回路切换掉。当整个主回路出现多相故障,需要整体切换时,a’相开关801、b’相开关802和c’相开关803之间无需两两互锁。断路器902断开后,a相开关701、b相开关702、c相开关703均断开,a’相开关801、b’相开关802和c’相开关803均闭合,将整个备用相的接入,进而实现对整个故障主回路的切换。此时,不再需要备用相隔离开关8相相之间的互锁关系,但相应的备用相三相导体均需要为齐全的。
由于断路器902的分隔点在外部不容易被观测到,如果断路器902没有完全断开,容易产生危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优选的,还包括母线侧隔离开关903;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903安装在母线侧元件9中,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903与断路器902串联。母线侧隔离开关903具有明显可见的断开点,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903能够进一步保证电路的断开,保证安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快速切换的gis接线及布置结构,利用闭锁关系,实现主变备用相的快速切换,其结构简单、利于实施、安全高效,不需移动备用相,从而解决了搬运故障相和备用相需要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不需设置横向搬运轨道,节约主变场地占用面积,缩短切换时间,节约相应轨道建设投资。
1.gis接线及布置结构,包括主回路、备用相和母线侧元件(9);所述主回路与母线侧元件(9)相连通;所述母线侧元件(9)中设置有断路器(9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上安装有主回路隔离开关(7),所述备用相上安装有备用相隔离开关(8);所述主回路隔离开关(7)与备用相隔离开关(8)逻辑互锁;
所述备用相设置在主回路隔离开关(7)与母线侧元件(9)之间;
所述主回路包括a相(1)、b相(2)和c相(3),所述备用相包括a’相(4)、b’相(5)和c’相(6);
所述a相(1)与a’相(4)相连通,b相(2)与b’相(5)相连通,c相(3)与c’相(6)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接线及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隔离开关(7)包括a相开关(701)、b相开关(702)和c相开关(703);
所述a相开关(701)安装在a相(1)上,所述b相开关(702)安装在b相(2)上,所述c相开关(703)安装在c相(3)上;
所述备用相隔离开关(8)包括a’相开关(801)、b’相开关(802)和c’相开关(803);
所述a’相开关(801)安装在a’相(4)上,所述b’相开关(802)安装在b’相(5)上,所述c’相开关(803)安装在c’相(6)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gis接线及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母线侧隔离开关(903);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903)安装在母线侧元件(9)中,所述母线侧隔离开关(903)与断路器(902)串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