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7-19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照明灯内置电池在进行充电的时候,不会断开电池供电,电池会和电池充电电路一起给负载供电。这样会容易导致电池久充不满,增加充电时间,或者负载放电时无法给电池充满电。现有的照明灯通常是通过手动拨片开关进行电池供电断开,拨片开关成本高,生产加工麻烦,且容易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在外接电源充电时,自动断开电池与负载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包括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和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与电池串联,所述电子开关驱动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当未接入外接电源时,所述电池驱动电子开关导通并开始供电,当接入外接电源后,所述电源驱动电子开关截止,所述电池开始充电并停止供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子开关包括pnp三极管q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1一端和电阻r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npn三极管q3、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与电子开关驱动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基极与电阻r4一端和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子开关包括npn三极管q2和电阻r3,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三极管q2基极与电阻r3一端和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正极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负极用于与负载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型号sd5054的芯片u1,所述芯片u1的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芯片u1的供电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电子开关与电池串联,且外接电源与电子开关驱动端连接,当未接入外接电源时,电池驱动电子开关导通并开始供电;当接入外接电源后,所述电源驱动电子开关截止,所述电池开始充电并停止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包括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和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与电池串联,所述电子开关驱动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当未接入外接电源时,所述电池驱动电子开关导通并开始供电,当接入外接电源后,所述电源驱动电子开关截止,所述电池开始充电并停止供电。

    电子开关包括pnp三极管q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1一端和电阻r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接地。

    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正极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负极用于与负载连接。

    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型号sd5054的芯片u1。芯片u1的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芯片u1的供电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

    当有接入外接电源时(高于电池电压),输入供电经过电阻r1给三极管q1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三极管q1截止,电池停止给负载供电,这时外接电源经过二极管d1给负载供电。当外接电源未接入时,由于电阻r1接二极管d1输入端,电阻r2接负极,这时三极管q1基极电压低于发射极,三极管q1导通工作,电池直接给负载供电。当外部供电时,由于电池供电被切断,所以电池充电时间不受负载放电影响,不会造成由于充电时负载放电造成长时间充电带来的电池损伤。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还包括npn三极管q3、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与电子开关驱动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基极与电阻r4一端和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子开关包括npn三极管q2和电阻r3。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三极管q2基极与电阻r3一端和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

    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正极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负极用于与负载连接。

    当接入外接电源时(高于三极管q3基极导通电压),输入供电经过电阻r4给三极管q3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三极管q3导通,拉低三极管q2基极电压,三极管q2截止,电池停止给负载供电,这时有外接电源经过二极管d2给负载供电。当外接电源未接入时,三极管q3截止,三极管q2基极由电阻r3提供高电平,这时三极管q3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三极管q2导通工作,电池直接给负载供电。当外部供电时,由于电池供电被切断,所以电池充电时间不受负载放电影响,不会造成由于充电时负载放电造成长时间充电带来的电池损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和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与电池串联,所述电子开关驱动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当未接入外接电源时,所述电池驱动电子开关导通并开始供电,当接入外接电源后,所述电源驱动电子开关截止,所述电池开始充电并停止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包括pnp三极管q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1一端和电阻r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pn三极管q3、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与电子开关驱动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基极与电阻r4一端和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子开关包括npn三极管q2和电阻r3,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三极管q2基极与电阻r3一端和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正极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负极用于与负载连接。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型号sd5054的芯片u1,所述芯片u1的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芯片u1的供电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包括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和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与电池串联,所述电子开关驱动端与外接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充电输出端与电池正极连接,当未接入外接电源时,所述电池驱动电子开关导通并开始供电,当接入外接电源后,所述电源驱动电子开关截止,所述电池开始充电并停止供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充电电路的切换电路,在外接电源充电时,自动断开电池与负载的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孙龙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芯明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3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