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及烘干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7-17  70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及烘干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烘干及干燥领域,使用的烘干机多为分体式。分体式的烘干机分为室外机和室内机,需要提前预留安装位置,现场安装也较为复杂。另外,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烘干机的排湿功能较为简单,多是使用单独的排湿风机进行排湿且无热回收功能,由此造成烘干效率不高、热能资源浪费等问题。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安装方便,烘干效率高的烘干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排湿效率高、烘干效果好且具有二级热回收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及烘干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安装在烘干房内的嵌入部分和用于安装在烘干房外的外置部分;在所述壳体的嵌入部分的端面上设有循环风机,在所述壳体的外置部分的端面上设有室外风机;在所述壳体的嵌入部分的顶部开设有回风口;在所述外置部分两侧的壳体上开设有用于空气流通的格栅孔;

    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热泵机组、排湿机构和新风机构,所述热泵机组包括通过管道相连通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分液器、第二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室外风机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循环风机相邻设置;

    所述排湿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回风口下方的排湿风机和位于所述排湿风机下方的热交换器,所述排湿风机的进风一侧朝向所述回风口,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湿风机的出风一侧相连,热媒出口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和室外风机一侧;

    所述新风机构包括新风风机和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置部分的顶面上;所述热交换器倾斜设置,所述新风进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媒进口,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一侧相连,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一侧朝向所述第二换热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烘干机的嵌入部分用于设置在烘干房内,外置部分置于烘干房外部,实现了烘干机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一体化机构,烘干机工作时,烘干房内的空气经由回风口进入烘干机壳体内,经过第二换热器进行加热,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到烘干房内,对烘干房内的物料进行烘干,这是烘干房内部空气的循环过程。烘干机外部的空气由壳体上的格栅孔进入外置部分的机组内,再经过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用于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换热后的空气被室外风机送至烘干机外部,这是外部空气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中,第一换热器起到蒸发器的作用,吸收外部空气中的热量。

    当烘干房内的空气湿度达到设定的湿度时,排湿风机工作,使烘干房内的湿热空气经由排湿风机进入热交换器,同时,新风风机工作,外部新空气经由新风进口进入到热交换器中,在热交换器中新空气与湿热空气进行换热,新空气吸收热量被预热,实现湿热空气的第一级余热回收,然后经由新风风机吹到第二换热器一侧,经由第二换热器进行加热,再经过循环风机被鼓入烘干房内,以维持稳定的除湿能力。经过热交换器换热后的湿空气在室外风机的带动下,先经过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剩余热量被第一换热器吸收,实现第二级余热回收,然后经由室外风机排出到烘干机外部。

    优选的,在所述热泵机组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的d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与四通换向阀的s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c口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e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干燥过滤器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另一端口与膨胀阀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另一端口与分液器连接,所述分液器连接至第一换热器的进口。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加热的电加热装置,用于辅助第二换热器进行加热,保证空气循环过程中的热源充足。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为翅片管式、板带式、板翅式或微通道式风冷换热器中的任一种;所述热交换器为板翅式显热交换器。

    优选的,在所述壳体的外置部分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槽,在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下方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一排水管,用于将第一换热器和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到壳体外部;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水槽,在所述第二排水槽的下方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排水管,用于将第二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到壳体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上述嵌入式烘干机的烘干房,在烘干房的一侧墙体上设有库门,与所述库门相对的另一侧墙体上安装有该嵌入式烘干机,嵌入式烘干机壳体的嵌入部分位于烘干房内部,外置部分位于烘干房外部;在烘干房内水平设置有风道隔板,所述风道隔板的一端与嵌入式烘干机所在的墙体密封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风道隔板的两侧边与烘干房的两侧墙体密封连接;所述风道隔板将所述烘干房分隔为下部的烘干风道和上部的回风风道;在所述风道隔板上对应于所述回风口的位置开设有同等形状和大小的开口。

    采用该嵌入式烘干机的烘干房,每个烘干房可根据需求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烘干机,通过风道隔板分隔出下部的烘干风道和上部的回风风道,将放置有载料托盘的小车置于烘干风道内,开启烘干机组,烘干房内的空气实现大风道循环,烘干机将热空气加热后鼓入到烘干风道内,对物料进行烘干,烘干风道内的空气经由回风风道回到烘干机组内进行加热,再次回到烘干风道内;排湿风机用于将烘干房内的湿热空气排出去一部分,降低烘干房内的空气湿度,同时新风风机用于将室外的新空气补入到烘干房内;湿热空气排出的过程中经过两次余热回收,能够较少热损,提高加热效率;室外风机用于促进第一换热器两侧空气的流通,加强空气与第一换热器的换热以及湿空气的二次余热回收,实现外部空气循环以及湿空气的排出。

    优选的,所述嵌入式烘干机的壳体与烘干房墙体相接触的部分为密封连接,减少烘干房与外界之间的空气流通,减少热损耗,降低外界环境温度对烘干房内温度的影响。烘干房的墙体和风道隔板均由保温板材制成,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可减少烘干房内的热量流失。烘干房内外的空气连通仅通过回风口与热交换器之间的风道、烘干机壳体两侧的格栅孔和新风进口,其他空隙均由机组隔板隔开。

    优选的,在所述回风风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控烘干房内的温湿度。

    优选的,所述风道隔板的长度为烘干房长度的70-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嵌入式烘干机,为室内机和室外机的一体化设备,其结构合理、集成程度高、体积小,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捷、能效比高、节能省电等优点。现场安装只需将机组嵌入烘干库房的一端,并将缝隙用保温材料密封即可,无需调试,通电即用。另外,机组具有独特的排湿系统和新风系统,可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控烘干房和烘干机内的温度、湿度,随时调整烘干机的工作指标和工作方式,实现机组的高能效比和节能效果。

    2.本实用新型嵌入式烘干机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烘干房内产生的湿热空气经由排湿风机和热交换器,与进入烘干机内的新空气进行换热,实现第一次余热回收,之后湿空气与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热量被第一换热器吸收,实现第二次余热回收,再由室外风机排出,整个过程能够减少热损,提高热效率,节约加热成本。

    3.本实用新型采用该嵌入式烘干机的烘干房,具有独特的烘干大风道循环系统、排湿系统和新风系统,能实现安装的简捷方便和烘干的稳定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嵌入式烘干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嵌入式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烘干机的外置部分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排湿机构和新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排湿机构和新风机构的热交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烘干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循环风机,2回风口,3排湿风机,4新风进口,5热交换器,6新风风机,7嵌入部分,8外置部分,91压缩机,92第二换热器,93第一换热器,94膨胀阀;95电加热装置;10烘干房,11室外风机;12库门,13风道隔板,14回风风道,15烘干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下列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参见图1-图5,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用于安装在烘干房10内的嵌入部分7和用于安装在烘干房10外的外置部分8;在壳体的嵌入部分7的端面上设有循环风机1,在壳体的外置部分8的端面上设有室外风机11;在壳体的嵌入部分7的顶部开设有回风口2;在外置部分8两侧的壳体上开设有用于空气流通的格栅孔。

    在壳体内部设有热泵机组、排湿机构和新风机构,热泵机组包括通过管道相连通的压缩机91、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93、干燥过滤器、膨胀阀94、分液器、第二换热器92和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93器与室外风机11相邻设置,第二换热器92与循环风机1相邻设置。

    在热泵机组中,压缩机91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的d口连接,压缩机91的回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与四通换向阀的s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c口与第二换热器92的进口连接,四通换向阀的e口与第一换热器93的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92的出口与干燥过滤器连接,干燥过滤器的另一端口与膨胀阀94连接,膨胀阀94的另一端口与分液器连接,分液器连接至第一换热器93的进口。在第二换热器92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加热的电加热装置95。第一换热器93、第二换热器92为翅片管式、板带式、板翅式或微通道式风冷换热器中的任一种。在图2中未标出的四通换向阀、干燥过滤器、分液器和气液分离器,可按常规方式安装在烘干机壳体内的合适位置,按照上述循环方式通过管路连接即可。

    排湿机构包括设置在回风口2下方的排湿风机3和位于排湿风机3下方的热交换器5,排湿风机3的进风一侧朝向回风口2,热交换器5的热媒进口通过管道与排湿风机3的出风一侧相连,热媒出口朝向第一换热器93和室外风机11一侧;热交换器5为板翅式显热交换器。

    新风机构包括新风风机6和新风进口4,新风进口4设置在壳体的外置部分8的顶面上;热交换器5倾斜设置,新风进口4通过管道连通至热交换器5的冷媒进口,热交换器5的冷媒出口与新风风机6的进风一侧相连,新风风机6的出风一侧朝向第二换热器92。

    在壳体的外置部分8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槽,在第一排水槽的下方连接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第一排水管,用于将第一换热器93和热交换器5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到壳体外部;在第二换热器92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水槽,在第二排水槽的下方连接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第二排水管,用于将第二换热器92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到壳体外部。

    实施例2:一种使用实施例1嵌入式烘干机的烘干房,参见图6,在烘干房10的一侧墙体上设有库门12,与库门12相对的另一侧墙体上安装有该嵌入式烘干机,嵌入式烘干机壳体的嵌入部分7位于烘干房10内部,外置部分8位于烘干房10外部;在烘干房10内水平设置有风道隔板13,风道隔板13的一端与嵌入式烘干机所在的墙体密封连接,且位于壳体的顶部,风道隔板的两侧边与烘干房10的两侧墙体密封连接;风道隔板13将烘干房10分隔为下部的烘干风道15和上部的回风风道14;在风道隔板13上对应于回风口2的位置开设有同等形状和大小的开口。

    嵌入式烘干机的壳体与烘干房10墙体相接触的部分为密封连接;烘干房10的墙体和风道隔板13均由保温板材制成。在回风风道14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风道隔板13的长度为烘干房长度的70-90%。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方式为:

    将载有物料的载料托盘车由库门送入烘干风道中,启动嵌入式烘干机,每个烘干房可安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烘干机;烘干机内的热泵机组将空气加热,被加热后的空气经过循环风机进入烘干库房的烘干风道内,对其中的物料进行烘干。在烘干风道中,热空气把载料托盘车上的物料加热并带走物料中的水分,烘干风道内的空气经由回风风道进入回风口,由回风口进入烘干机被加热并通过循环风机再次进入到烘干风道内,实现烘干房内部的空气循环。

    当回风风道中的湿度达到设定值时,排湿风机开始工作,回风风道中的湿热空气在排湿风机的带动下,进入到烘干机内的热交换器中,同时新风风机也进行工作,外部新空气经由新风进口进入到热交换器中,湿热空气与新空气在热交换器内进行换热,实现湿热空气的第一级余热回收,对新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新空气再经过第二换热器进行加热,然后被循环风机鼓入到烘干风道内,进入烘干房内的风道循环过程。经过热交换器换热后的湿空气在室外风机的带动下,经过第一热换热器进行第二级余热回收,然后被室外风机排放出去。湿热空气经过二级余热回收,能够实现热量的充分利用,减少热损,提高热利用效率,节约加热成本。

    另外,在室外风机的作用下,室外空气经由烘干机外置部分的壳体两侧的格栅孔进入到烘干机内部,与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再经由室外风机排出到烘干机外部,如此进行循环,以促进外界新空气和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换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入式烘干机和烘干房从大风道循环、排湿、余热回收和新风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优化,使得设备结构合理,现场安装简便,烘干效率大大提高。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安装在烘干房内的嵌入部分和用于安装在烘干房外的外置部分;在所述壳体的嵌入部分的端面上设有循环风机,在所述壳体的外置部分的端面上设有室外风机;在所述壳体的嵌入部分的顶部开设有回风口;在所述外置部分两侧的壳体上开设有用于空气流通的格栅孔;

    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热泵机组、排湿机构和新风机构,所述热泵机组包括通过管道相连通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分液器、第二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室外风机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循环风机相邻设置;

    所述排湿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回风口下方的排湿风机和位于所述排湿风机下方的热交换器,所述排湿风机的进风一侧朝向所述回风口,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湿风机的出风一侧相连,热媒出口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和室外风机一侧;

    所述新风机构包括新风风机和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置部分的顶面上;所述热交换器倾斜设置,所述新风进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媒进口,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媒出口与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一侧相连,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一侧朝向所述第二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泵机组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的d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与四通换向阀的s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c口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e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干燥过滤器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另一端口与膨胀阀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另一端口与分液器连接,所述分液器连接至第一换热器的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加热的电加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为翅片管式、板带式、板翅式或微通道式风冷换热器中的任一种;所述热交换器为板翅式显热交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外置部分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槽,在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下方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一排水管,用于将第一换热器和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到壳体外部;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水槽,在所述第二排水槽的下方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排水管,用于将第二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到壳体外部。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嵌入式烘干机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在烘干房的一侧墙体上设有库门,与所述库门相对的另一侧墙体上安装有该嵌入式烘干机,嵌入式烘干机壳体的嵌入部分位于烘干房内部,外置部分位于烘干房外部;在烘干房内水平设置有风道隔板,所述风道隔板的一端与嵌入式烘干机所在的墙体密封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风道隔板的两侧边与烘干房的两侧墙体密封连接;所述风道隔板将所述烘干房分隔为下部的烘干风道和上部的回风风道;在所述风道隔板上对应于所述回风口的位置开设有同等形状和大小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烘干机的壳体与烘干房墙体相接触的部分为密封连接;烘干房的墙体和风道隔板均由保温板材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风风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隔板的长度为烘干房长度的70-9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二级余热回收功能的嵌入式烘干机及烘干房,烘干机壳体包括嵌入部分和外置部分;在嵌入部分的端面上设有循环风机,在外置部分的端面上设有室外风机;在嵌入部分的顶部开设有回风口;在壳体内部设有热泵机组、排湿机构和新风机构,排湿机构包括设置在回风口下方的排湿风机和位于排湿风机下方的热交换器;新风机构包括新风风机和新风进口,新风进口设置在壳体的外置部分的顶面上;新风风机的出风一侧朝向第二换热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入式烘干机和烘干房从大风道循环、排湿、余热回收和新风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优化,使得设备结构合理,现场安装简便,烘干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伍晓锋;李书明;李少庆;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瑞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3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3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