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7-16  1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变蓄热是一种以相变储能材料为基础的高新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热化学储热、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相变储能有高中低三种:1、高温相变储能电极加热熔盐,再用熔盐泵循环,把高温罐内的熔盐加热,然后把高温罐的热量通过熔盐泵传到中温罐中,再通过换热器转换为需要的热媒。优点是存储温度高,热媒温度更高580度。缺点是;熔盐泵不能停,设备不使用时,熔盐泵不能长时间停机,这一样就限制了他的适用范围。2、中温相变储能是通过电加热管将导热油加热到300度,然后把热量存储在相变储能模块里面,需要时再通过导热油把热量转换出来。优点是;设备简单制作成本相对低,不使用熔盐泵,能够实现热量传输的实时性。缺点是;电加热管加热能效不高,发生故障时有漏电打火的隐患,严重可造成爆炸事故。3、低温相变储能潜热温度基本是58度至90度,直接用电热管加热,然后直接用换热器把水加热到58至90度的水。优点是;设备简单制作成本低。缺点是;不能产生蒸汽适用范围窄。所以需要生产一种适用范围广,转换效率高的相变储能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包括相变储能模块,所述相变储能模块的一侧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一侧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一侧连接有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的一侧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的的一侧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一侧连接在相变储能模块上,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循环泵。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连接有第六阀门,所述第六阀门的一端连接有高位油槽,所述高位油槽上设有一个排气口,所述高位油槽上连接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另一个排气口,所述第四管道上连接有第五阀门,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高位油槽上设有液位计。

    优选地,所述第五管道上连接有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装有压力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电磁加热比电热管加热导热油效率提高30%-50%,同时利用了专用三通阀,使得系统运行方式更简单,蓄能与释能同用一套系统,使得系统设计简单且效率更高,制作成本相对更低;

    2、通过利用电磁导热油炉作为热源,克服了电加热管的缺点,提高了加热效率,通过设计定做专用导热油系统切换阀,简化了设备流程,使储能释能同用一个系统,减少了成本,方便后期的维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晚上谷电对导热油加热后进行储存,白天将导热油中的热量释放,缓解了高峰电力供需缺口,节约电能资源,使电力得到合理运用,降低公司生产经营时的成本,同时设备简单,节约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相变储能模块、2流量计、3过滤器、4第一阀门、5第一循环泵、6第二阀门、7压力机、8电磁加热器、9高位油槽、10液位计、11排气口、12第二循环泵、13三通阀、14第三阀门、15第四阀门、16第五阀门、17第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参照图1,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包括相变储能模块1,相变储能模块1内包含有高温熔盐和导热油,将相变储能模块1温度点设计到150至300度的范围,结合高温熔盐和导热油两种材料的特点,相变储能模块1的一侧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4,第一阀门4可以控制导热油的流通,第五管道上连接有流量计2,流量计2了解导热油流通量,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了解,第一阀门4的一侧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过滤器3,过滤器3对流动的导热油进行过滤,防止导热油中含有杂质,过滤器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循环泵5,第一循环泵5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阀门6,第二阀门6的一侧连接有电磁加热器8,电磁加热器8对导热油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电磁加热器8的一侧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第四阀门15,第二管道上安装有压力机7,第四阀门15的的一侧连接有三通阀13,三通阀13使蓄能与释能同用一套系统,使得系统设计简单且效率更高,制作成本相对更低,三通阀13的一侧连接在相变储能模块1上,三通阀13控制导热油的流通,三通阀13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三阀门14,第三阀门1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循环泵12,将导热油中的热量转换后,通过第二循环泵12流出再次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上连接有第六阀门17,第六阀门17控制第三管道的开通,在不用时关闭,第六阀门17的一端连接有高位油槽9,高位油槽9上设有液位计10,液位计10了解高位油槽9中油的量,高位油槽9上设有一个排气口11,高位油槽9上连接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上设有另一个排气口11,两个排气口11方便将导热油中产生的气体流出,第四管道上连接有第五阀门16,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管道上,排气口11将废气排出,保证导热油的正常流通,对整个系统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中,在夜晚需要对导热油进行加热时,打卡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6使导热油通过过滤器3和第一循环泵5流到电磁加热器8,电磁加热器8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时通过三通阀13流到相变储能模块1内,对导热油进行储存,对加热油进行保温,在白天需要释放加热油中的热量时,打开第三阀门14,使导热油通过三通阀13流向第二循环泵12,将导热油中的热量传递到需要使用热量的部位,之后通过第二循环泵12流出,当导热油中带有气体,导热油不方便流通时,打开第一阀门4、第五阀门16和第六阀门17,关闭第二阀门6,第一管道内的热油和高位油槽9连通,气体通过高位油槽9中的两个排气口11流出,保证导热油的正常流通,对整个系统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包括相变储能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模块(1)的一侧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4),所述第一阀门(4)的一侧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过滤器(3),所述过滤器(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循环泵(5),所述第一循环泵(5)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阀门(6),所述第二阀门(6)的一侧连接有电磁加热器(8),所述电磁加热器(8)的一侧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第四阀门(15),所述第四阀门(15)的一侧连接有三通阀(13),所述三通阀(13)的一侧连接在相变储能模块(1)上,所述三通阀(13)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三阀门(14),所述第三阀门(1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循环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连接有第六阀门(17),所述第六阀门(17)的一端连接有高位油槽(9),所述高位油槽(9)上设有一个排气口(11),所述高位油槽(9)上连接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另一个排气口(11),所述第四管道上连接有第五阀门(16),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油槽(9)上设有液位计(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道上连接有流量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装有压力机(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温复合相变电磁储能系统,包括相变储能模块,所述相变储能模块的一侧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一侧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一侧连接有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的一侧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的的一侧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一侧连接在相变储能模块上。本实用新型利用晚上谷电对导热油加热后进行储存,白天将导热油中的热量释放,缓解了高峰电力供需缺口,节约电能资源,使电力得到合理运用,降低公司生产经营时的成本,同时设备简单,节约设备投资。

    技术研发人员:武守超;武宗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市星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3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