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浪涌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7-15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的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漏电浪涌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是电路中漏电电流超过预设值时能自动动作的开关,常用的漏电断路器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其中电流型漏电断路器是由零序互感器检测出一个漏电电流,使脱扣器动作,漏电断路器断开,完成漏电保护。现有市场上大部分漏电断路器都是采用单级压敏电阻来做吸收保护,这样的抗浪涌保护等级低且不可靠,且如果选用的是单个小型化压敏电阻,抗浪涌冲击性能差、使用寿命短,如果选用的是单个大压敏电阻,小型化的产品无法正常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级吸收浪涌能量、使用寿命长的漏电浪涌保护电路,从而提高产品的抗浪涌保护等级和使用可靠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漏电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的主回路和脱扣线圈、漏电信号采样电路、漏电信号处理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限流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稳压电路、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所述主回路包括火线l和零线n,所述漏电信号采样电路采集主回路的漏电电流,所述漏电信号采样电路与漏电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漏电信号处理电路与可控硅控制电路电连接,可控硅控制电路与脱扣线圈电连接,所述脱扣线圈、限流电路、整流电路依次电连接,脱扣线圈的一端和整流电路的一端分别连接至主回路,所述整流电路与滤波整流电路电连接,整流滤波电路与漏电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设置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所述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设置在脱扣线圈和零线n之间。

    上述漏电浪涌保护电路设置有两级浪涌保护,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设置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能首级吸收浪涌能量,防止因主回路上产生的浪涌电压影响电路的供电电压,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设置在脱扣线圈和零线n之间,进一步吸收掉剩余的浪涌能量,对后级以漏电信号处理电路为主的电路提供了有效、可靠的保护,本实用新型对浪涌能量采取两级吸收的方式,大大增强了抗浪涌的保护等级和可靠性,提高了漏电保护电路抗浪涌冲击寿命。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漏电浪涌保护电路还包括试验电路,所述试验电路与主回路电连接。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1和压敏电阻rv2,所述压敏电阻rv1和压敏电阻rv2串联,压敏电阻rv1的一端连接火线l,压敏电阻rv2的一端连接零线n。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3,所述压敏电阻rv3的一端连接脱扣线圈上,压敏电阻rv3的另一端连接零线n。

    上述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和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分别设置在脱扣线圈的前端和后端,浪涌保护效果好,且由于采用两级浪涌保护电路,能分级吸收掉浪涌能量,使得压敏电阻rv1、rv2、rv3均可采用小体积的压敏电阻,可节省产品的空间尺寸,使整机产品做得更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漏电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的主回路1和脱扣线圈2、漏电信号采样电路3、漏电信号处理电路4、可控硅控制电路5、限流电路6、整流电路7、滤波稳压电路8、试验电路11、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9、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10,所述主回路1包括火线l和零线n,所述试验电路11与主回路1电连接,所述漏电信号采样电路3采集主回路1的漏电电流,所述漏电信号采样电路3与漏电信号处理电路4电连接,漏电信号处理电路4与可控硅控制电路5电连接,可控硅控制电路5与脱扣线圈2电连接,所述脱扣线圈2、限流电路6、整流电路7依次电连接,脱扣线圈2的一端和整流电路7的一端分别连接至主回路1,所述整流电路7与滤波整流电路8电连接,整流滤波电路8与漏电信号处理电路4电连接,所述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9设置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所述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10设置在脱扣线圈2和零线n之间。

    如图1所示,主回路包括火线l和零线n,脱扣线圈为线圈km,漏电信号采样电路包括零序互感器ta1、电阻r1~r3、电容c3、二极管d2~d3,漏电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容c1~c2、电容c5~c7、型号为vg54123的漏电芯片u1,可控硅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1、晶闸管scr1,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4~r5,整流电路包括整流桥db1,滤波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8、稳压二极管zd1,试验电路包括测试按键test、电阻rs,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1~rv2,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3,所述线圈km控制主回路的分断,所述火线l和零线n均穿置在零序互感器ta1内,零序互感器ta1上绕制有线圈,线圈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两端,二极管d3、二极管d2、电容c3分别并联在电阻r3的两端,电容c3的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漏电芯片u1的第一引脚,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漏电芯片u1的第二引脚,漏电芯片u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1,漏电芯片u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漏电芯片u1的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6,漏电芯片u1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连接,漏电芯片u1的第四引脚连接电容c5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和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漏电芯片u1的第七引脚,所述压敏电阻rv1和压敏电阻rv2串联,压敏电阻rv1的一端连接火线l,压敏电阻rv2的一端连接零线n,所述线圈km的一端连接火线l,二极管d1和晶闸管scr1串联,电阻r4和电阻r5串联,线圈km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4的一端,晶闸管scr1的阴极接地,晶闸管scr1的控制极漏电芯片u1的第七引脚,电阻r5的一端和零线n分别连接整流桥db1的输入端,电容c8和稳压二极管zd1并联,整流桥db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和漏电芯片u1的第八引脚,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接地,压敏电阻rv3的一端连接线圈km的另一端,压敏电阻rv3的另一端连接零线n,所述测试按键test和电阻rs串联,测试按键test的一端连接火线l,电阻rs的一端连接零线n。


    技术特征:

    1.一种漏电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的主回路和脱扣线圈、漏电信号采样电路、漏电信号处理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限流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稳压电路、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所述主回路包括火线l和零线n,所述漏电信号采样电路采集主回路的漏电电流,所述漏电信号采样电路与漏电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漏电信号处理电路与可控硅控制电路电连接,可控硅控制电路与脱扣线圈电连接,所述脱扣线圈、限流电路、整流电路依次电连接,脱扣线圈的一端和整流电路的一端分别连接至主回路,所述整流电路与滤波整流电路电连接,整流滤波电路与漏电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设置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所述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设置在脱扣线圈和零线n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浪涌保护电路还包括试验电路,所述试验电路与主回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电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1和压敏电阻rv2,所述压敏电阻rv1和压敏电阻rv2串联,压敏电阻rv1的一端连接火线l,压敏电阻rv2的一端连接零线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电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3,所述压敏电阻rv3的一端连接脱扣线圈上,压敏电阻rv3的另一端连接零线n。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浪涌保护电路,漏电信号采样电路采集主回路的漏电电流,漏电信号采样电路与漏电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漏电信号处理电路与可控硅控制电路电连接,可控硅控制电路与脱扣线圈电连接,脱扣线圈、限流电路、整流电路依次电连接,脱扣线圈的一端和整流电路的一端分别连接至主回路,整流电路与滤波整流电路电连接,整流滤波电路与漏电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第一级浪涌保护电路设置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第二级浪涌保护电路设置在脱扣线圈和零线N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浪涌保护电路设置两级浪涌保护电路分级吸收浪涌能量,大大增强了抗浪涌的保护等级和可靠性,提高了漏电保护电路抗浪涌冲击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青;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夏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3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