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90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图1为手机定位板底部设置有限位板和在手机定位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卡设抓紧手机的夹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在手机定位板底部设置有限位板和在手机定位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卡设抓紧手机的夹板的手机支架因对手机定位稳定,得到广泛应用,也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于此类车载手机支架具有较大可容纳安装无线充电器的空间使此类手机支架具备无线充电功能,更使此类手机支架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现有技术中,此类手机支架在使用时,还存在下述问题,有待优化改进:1、用户在汽车内将手机卡入手机支架上时,往往需要将手臂和手掌举至相对较高的高度才能实现手机卡入手机支架,以及在取卸时也需要将手臂和手掌举至相对较高的高度才能实现手机取卸,造成用户卡入和取卸不便。2、由于用户一般会预先将手机支架卡入车内方便用户开车时观察导航的位置,用户在从方便观察导航的位置提升视线至手机支架的顶部进行观察定位安装,明显是不方便的,且达不到方便用户在不多做观察情况下在汽车内对手机进行在手机支架上的导向定位放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包括移动板a、夹板a、弹簧a、底座板、移动板b、手机定位板、直线位移机构、提升块、受力凸条a和受力凸条b,移动板a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设置夹板a,移动板a的下表面一侧通过弹簧a固定连接底座板,移动板b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设置夹板b,移动板b的下表面一侧通过弹簧b固定连接底座板,移动板a和移动板b分别位于手机定位板两侧,手机定位板通过直线位移机构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板上,手机定位板背部的上部固定连接提升块,移动板a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与提升块相配合的受力凸条a,移动板b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与提升块相配合的受力凸条b,所述提升块包含最高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和最低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所述提升块最高水平线高度位置和厚度大于最低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所述直线位移机构包含滑杆和与滑杆相配合的滑套,所述底座板上固定设置滑套,滑套上设置与滑杆相配合的滑孔,所述滑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手机定位板的底部,滑杆通过滑孔与滑套滑动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设置为通过卡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或焊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未通过卡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或焊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a与夹板a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b与夹板b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受力凸条a和受力凸条b与相接处的那一面为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a、夹板a、底座板、移动板b、手机定位板、提升块、受力凸条a和受力凸条b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手机定位板底部设置有手机卡板和在手机定位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卡设抓紧手机的夹板的手机支架在汽车内对手机进行稳定定位时,不需要用户将手臂和手掌举至相对较高的高度即可实现手机卡入手机支架,以及在取卸时也不需要将手臂和手掌举至相对较高的高度即可实现手机取卸,方便用户卡入和取卸。2、方便用户在不需要多做观察情况下在汽车内对手机进行在手机支架上的导向定位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机定位板底部设置有限位板和在手机定位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卡设抓紧手机的夹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仅特别针对应用于背景技术提及的场景使用,由此可能产生其它新的问题由于篇幅限制和实用新型人对一项技术的初次研发精力有限,难以做到一次研发就形成一个完美技术方案,因此均可采用现有的方式进行理解。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包括移动板a1、夹板a2、弹簧a3、底座板4、移动板b5、手机定位板6、直线位移机构(图中未示出)、提升块7、受力凸条a8和受力凸条b9,移动板a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设置夹板a2,移动板a1的下表面一侧通过弹簧a3固定连接底座板4,移动板b5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设置夹板b10,移动板b5的下表面一侧通过弹簧b11固定连接底座板4,移动板a1和移动板b5分别位于手机定位板6两侧,手机定位板6通过直线位移机构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板4上,手机定位板6的背部固定连接提升块7最高水平线高度位置处,提升块7与底座板4滑动配合连接或未与底座板4接触,以便于提升块7方便被手机定位板6拉动提升工作,移动板a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与提升块7相配合的受力凸条a8,移动板b5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与提升块7相配合的受力凸条b9,提升块7包含最高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和最低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提升块7最高水平线高度位置和厚度大于最低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直线位移机构包含滑杆12和与滑杆12相配合的滑套13,底座板4上固定设置滑套13,滑套13上设置与滑杆12相配合的滑孔14,滑杆12通过连接杆20固定连接手机定位板6的底部,滑杆12通过滑孔14与滑套13滑动配合连接,其中,弹簧a3和弹簧b11在受力变形后,通过弹簧a3和弹簧b11想要恢复至自然张开状态的力迫使夹板a2和夹板b10对已经放置好的手机进行夹紧定位。

    优选地,固定设置为通过卡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或焊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

    优选地,固定连接未通过卡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或焊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移动板a1与夹板a2为一体式结构,需要注意的使,本实用新型手机卡入的状态,一般是与手机支架的限位板19位置相匹配,一般是限位版19位于手机支架底部时采用此方案使用,而限位板19在侧部时,则不建议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

    优选地,移动板b5与夹板b10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受力凸条a8和受力凸条b9与相接处的那一面为弧形面。

    优选地,移动板a1、夹板a2、底座板4、移动板b5、手机定位板6、提升块7、受力凸条a8和受力凸条b9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对于手机定位板6底部设置有手机卡板和在手机定位板6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卡设抓紧手机的夹板的手机支架在用户使用时,不需要用户用手臂和手掌将手机提高至过度高于手机支架的位置即可实现手机与手机支架的开紧连接,例如,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板a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设置夹板a2,移动板a1的下表面一侧通过弹簧a3固定连接底座板4,移动板b5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设置夹板b10,移动板b5的下表面一侧通过弹簧b11固定连接底座板4,移动板a1和移动板b5分别位于手机定位板6两侧,手机定位板6通过直线位移机构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板4上,底座板4上固定设置提升块7,移动板a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与提升块7相配合的受力凸条a8,移动板b5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与提升块7相配合的受力凸条b9,提升块7包含最高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和最低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提升块7最高水平线高度位置和厚度大于最低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直线位移机构包含滑杆12和与滑杆12相配合的滑套13,底座板4上固定设置滑套13,滑套13上设置与滑杆12相配合的滑孔14,滑杆12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手机定位板6的底部,滑杆12通过滑孔14与滑套13滑动配合连接,在用户将此类手机支架卡设在汽车内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手机的底部触碰手机定位板6底部的限位板19,(此时的初始放置状态即可接近于手机需要卡置在手机支架上使用的状态,特别是此时初始卡入的高度几乎与手机卡入手机支架卡入的高度一致,避免由于用户一般会预先将手机支架卡入车内方便用户开车时观察导航的位置,用户在从方便观察导航的位置提升视线至手机支架的顶部进行观察定位安装,明显是不方便的,且达不到方便用户在不多做观察情况下在汽车内对手机进行在手机支架上的导向定位放置的情况),此时,用户对限位板19进行施力,此时与限位板固定连接的手机定位板6在这一力下向下移动,通过手机定位板6带动提升块7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受力凸条a8和受力凸条b9受到提升块7挤压提升的力向上运动,使受力凸条a8和受力凸条b9分别通过弹簧a3和弹簧b11向两侧枢转张开,进而使固定设置在受力凸条a8上的夹板a2和固定设置在受力凸条b9上的夹板b10相互张开,实现用户在此情况下,直接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定位板6上,并通过对手机定位板6的间接向下用力即可将手机在手机定位板6上卡入放置,达到较好使用效果,而手机定位板6由于具有较大倾斜或垂直的平面,达到利用这一具有较大的垂直或倾斜的平面对手机进行导向定位放置的使用效果,方便用户在不多做观察情况下对手机进行在手机支架上的导向定位放置。

    本设计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中,涉及的控制电路,以来控制各组件动作以及相应的控制程序都是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各个部件之间的型号和/或大小只需要相互适配,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即可,其他未提及的部分都可以作为现有技术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和/或推理弥补本实用新型细节上一些不足,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加完善和优化。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仅是背景技术提出问题对应的方案原理部分,而其他部分,例如,在本申请原理的基础上如何更优化的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实施,实现更好防水、防尘、缓冲等,由于可扩展的技术点极多,申请人不敢奢求通过一次研发,一件专利保护就全部完成,因此本申请描述清晰的技术方案仅限于对应背景技术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它部分可在另外的专利申请中完成,也可由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方案的技术上继续改进,并申请专利,以达到最优使用效果,都属于本领域现有可知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基于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是十全十美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仅针对特定环境使用,例如背景技术提及的场景,如果一些用户考虑价格因素,不方便携带等等因素,则不建议购买本申请,本产品只针对需要在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的场景使用,并同时能接受和忽略其它负面因素使用的客户,以及考虑到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是一次研发即可成熟的情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描述清楚和公开充分也仅限于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描述清楚,而由此产生其它的问题不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再次完善,以便能形成相对更成熟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领域现有可知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板a、夹板a、弹簧a、底座板、移动板b、手机定位板、直线位移机构、提升块、受力凸条a和受力凸条b,移动板a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设置夹板a,移动板a的下表面一侧通过弹簧a固定连接底座板,移动板b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设置夹板b,移动板b的下表面一侧通过弹簧b固定连接底座板,移动板a和移动板b分别位于手机定位板两侧,手机定位板通过直线位移机构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板上,手机定位板背部的上部固定连接提升块,移动板a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与提升块相配合的受力凸条a,移动板b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与提升块相配合的受力凸条b,所述提升块包含最高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和最低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所述提升块最高水平线高度位置和厚度大于最低水平线高度位置的厚度,所述直线位移机构包含滑杆和与滑杆相配合的滑套,所述底座板上固定设置滑套,滑套上设置与滑杆相配合的滑孔,所述滑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手机定位板的底部,滑杆通过滑孔与滑套滑动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设置为通过卡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或焊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未通过卡接连接、螺栓连接和/或焊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a与夹板a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b与夹板b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凸条a和受力凸条b与相接处的那一面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a、夹板a、底座板、移动板b、手机定位板、提升块、受力凸条a和受力凸条b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包括移动板A、夹板A、弹簧A、底座板、移动板B、手机定位板、直线位移机构、提升块、受力凸条A和受力凸条B,移动板A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设置夹板A,移动板A的下表面一侧通过弹簧A固定连接底座板。本实用新型在手机定位板底部设置有手机卡板和在手机定位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卡设抓紧手机的夹板的手机支架在汽车内对手机进行稳定定位时,不需要用户将手臂和手掌举至相对较高的高度即可实现手机卡入手机支架,以及在取卸时也不需要将手臂和手掌举至相对较高的高度即可实现手机取卸,方便用户卡入和取卸。2、方便用户在不需要多做观察情况下在汽车内对手机进行在手机支架上的导向定位放置。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大森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