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7-13  137


    本实用新型涉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

    电缆的运输传递及连接均需要进行剥皮进行内部金属芯连接,传统的剥皮时采用电缆不动而进行刀片的切割达到剥皮效果,切割不均匀带来外皮不能够完全进行切开,达不到剥去的效果且费时费力不容易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通过将电缆的一端放置在手动侧支撑板与电动侧支撑板之间的前侧面开口处,在没有电的情况下用手握住摇动把手进行摇动,使得上压齿轮进行转动让上压转动杆带着内侧面的上压伞齿轮进行转动,同时在上压齿轮的压合下使得下端的下托齿轮进行转动,让下托转动杆进行转动后使内侧下托伞齿轮进行转动,在上下端的转动下使得插入到一侧的电缆端随着转动方向向另一侧传动,在一侧边的切割刀片的作用下使得电缆外侧面橡胶皮在切割刀片的作用下进行切开,完成对电缆的剥皮工作,同时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使电动侧支撑板外侧边的电动机进行转动,同样的原理使得完整的剥去电缆外侧橡胶皮,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使得剥皮高效快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包括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所述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之间相互平行对立,所述手动侧支撑板的顶面垂直螺栓连接有顶面盖板,且顶面盖板在远离手动侧支撑板的底面一侧边螺栓连接电动侧支撑板的顶面,所述手动侧支撑板的底面垂直螺栓连接有底面托板,所述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的内侧面上端开设有上压插接孔,所述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的内侧面下端开设有下托插接孔,所述上压插接孔的内侧面套接有上压转动杆,所述上压转动杆在延伸至外侧的一端套接有上压齿轮,且上压齿轮的一侧边对接在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的外侧面,所述上压齿轮在远离手动侧支撑板的一侧靠近边缘处螺纹连接有摇动把手,所述上压齿轮在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内侧面的一端之间水平焊接有上压伞齿轮,所述上压伞齿轮在远离上压转动杆的一端之间螺栓连接有拉动弹簧,所述下托插接孔的内侧面插接有下托转动杆,所述下托转动杆在延伸至外侧的一端套接有下托齿轮,且下托齿轮的一侧边对接在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的外侧面,所述下托齿轮在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内侧面的一端之间水平焊接有下托伞齿轮,所述下托伞齿轮在远离下托转动杆的一端之间螺栓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下托齿轮的外侧面对接有u型支撑板,且u型支撑板套接在下托齿轮外侧面两端焊接在电动侧支撑板的外侧面,所述u型支撑板的外侧面螺栓连接有电动机,所述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卡接有切割刀片。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侧支撑板、电动侧支撑板、顶面盖板和底面托板之间相互首尾螺栓连接,且在连接后的前后侧面均为连通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插接孔和下托插接孔均贯穿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的内侧面延伸至外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转动杆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上压转动杆均贯穿上压插接孔延伸至外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伞齿轮与下托伞齿轮的个数均为两个,且之间均相互叠加上下对接,表面均开设有防滑槽条纹,切割刀片安装在上压伞齿轮与下托伞齿轮之间一侧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的输出杆贯穿u型支撑板的内侧面,且延伸内侧端焊接在下托转动杆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电缆的一端放置在手动侧支撑板与电动侧支撑板之间的前侧面开口处,在没有电的情况下用手握住摇动把手进行摇动,使得上压齿轮进行转动让上压转动杆带着内侧面的上压伞齿轮进行转动,同时在上压齿轮的压合下使得下端的下托齿轮进行转动,让下托转动杆进行转动后使内侧下托伞齿轮进行转动,在上下端的转动下使得插入到一侧的电缆端随着转动方向向另一侧传动,在一侧边的切割刀片的作用下使得电缆外侧面橡胶皮在切割刀片的作用下进行切开,完成对电缆的剥皮工作。

    2、通过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使电动侧支撑板外侧边的电动机进行转动,同样的原理使得完整的剥去电缆外侧橡胶皮,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使得剥皮高效快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的侧视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的手动侧支撑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的上压伞齿轮正视连接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动侧支撑板、2-电动侧支撑板、3-顶面盖板、4-底面托板、5-上压插接孔、6-下托插接孔、7-上压转动杆、8-上压齿轮、9-摇动把手、10-上压伞齿轮、11-拉动弹簧、12-下托转动杆、13-下托齿轮、14-下托伞齿轮、15-挤压弹簧、16-u型支撑板、17-电动机、18-切割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包括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均采用金属材料,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之间相互平行对立,手动侧支撑板1的顶面垂直螺栓连接有顶面盖板3,且顶面盖板3在远离手动侧支撑板1的底面一侧边螺栓连接电动侧支撑板2的顶面,手动侧支撑板1的底面垂直螺栓连接有底面托板4,手动侧支撑板1、电动侧支撑板2、顶面盖板3和底面托板4之间相互首尾螺栓连接,且在连接后的前后侧面均为连通状态,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内侧面上端开设有上压插接孔5,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内侧面下端开设有下托插接孔6,上压插接孔5和下托插接孔6均贯穿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内侧面延伸至外侧面,上压插接孔5的内侧面套接有上压转动杆7,上压转动杆7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上压转动杆7均贯穿上压插接孔5延伸至外侧边,上压转动杆7在延伸至外侧的一端套接有上压齿轮8,且上压齿轮8的一侧边对接在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外侧面,上压齿轮8在远离手动侧支撑板1的一侧靠近边缘处螺纹连接有摇动把手9,上压齿轮8在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内侧面的一端之间水平焊接有上压伞齿轮10,上压伞齿轮10在远离上压转动杆7的一端之间螺栓连接有拉动弹簧11,下托插接孔6的内侧面插接有下托转动杆12,下托转动杆12在延伸至外侧的一端套接有下托齿轮13,且下托齿轮13的一侧边对接在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外侧面,下托齿轮13在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内侧面的一端之间水平焊接有下托伞齿轮14上压伞齿轮10与下托伞齿轮14的个数均为两个,且之间均相互叠加上下对接,表面均开设有防滑槽条纹,切割刀片18安装在上压伞齿轮10与下托伞齿轮14之间一侧位置,下托伞齿轮14在远离下托转动杆12的一端之间螺栓连接有挤压弹簧15,下托齿轮13的外侧面对接有u型支撑板16,且u型支撑板16套接在下托齿轮13外侧面两端焊接在电动侧支撑板2的外侧面,u型支撑板16的外侧面螺栓连接有电动机17,电动机17的输出杆贯穿u型支撑板16的内侧面,且延伸内侧端焊接在下托转动杆12的一端,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卡接有切割刀片18。

    使用时,通过将电缆的一端放置在手动侧支撑板1与电动侧支撑板2之间的前侧面开口处,在没有电的情况下用手握住摇动把手9进行摇动,使得上压齿轮8进行转动让上压转动杆7带着内侧面的上压伞齿轮10进行转动,同时在上压齿轮8的压合下使得下端的下托齿轮13进行转动,让下托转动杆12进行转动后使内侧下托伞齿轮14进行转动,在上下端的转动下使得插入到一侧的电缆端随着转动方向向另一侧传动,在一侧边的切割刀片18的作用下使得电缆外侧面橡胶皮在切割刀片的作用下进行切开,完成对电缆的剥皮工作,同时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使电动侧支撑板2外侧边的电动机17进行转动,同样的原理使得完整的剥去电缆外侧橡胶皮。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包括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之间相互平行对立,所述手动侧支撑板(1)的顶面垂直螺栓连接有顶面盖板(3),且顶面盖板(3)在远离手动侧支撑板(1)的底面一侧边螺栓连接电动侧支撑板(2)的顶面,所述手动侧支撑板(1)的底面垂直螺栓连接有底面托板(4),所述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内侧面上端开设有上压插接孔(5),所述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内侧面下端开设有下托插接孔(6),所述上压插接孔(5)的内侧面套接有上压转动杆(7),所述上压转动杆(7)在延伸至外侧的一端套接有上压齿轮(8),且上压齿轮(8)的一侧边对接在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外侧面,所述上压齿轮(8)在远离手动侧支撑板(1)的一侧靠近边缘处螺纹连接有摇动把手(9),所述上压齿轮(8)在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内侧面的一端之间水平焊接有上压伞齿轮(10),所述上压伞齿轮(10)在远离上压转动杆(7)的一端之间螺栓连接有拉动弹簧(11),所述下托插接孔(6)的内侧面插接有下托转动杆(12),所述下托转动杆(12)在延伸至外侧的一端套接有下托齿轮(13),且下托齿轮(13)的一侧边对接在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外侧面,所述下托齿轮(13)在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内侧面的一端之间水平焊接有下托伞齿轮(14),所述下托伞齿轮(14)在远离下托转动杆(12)的一端之间螺栓连接有挤压弹簧(15),所述下托齿轮(13)的外侧面对接有u型支撑板(16),且u型支撑板(16)套接在下托齿轮(13)外侧面两端焊接在电动侧支撑板(2)的外侧面,所述u型支撑板(16)的外侧面螺栓连接有电动机(17),所述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卡接有切割刀片(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侧支撑板(1)、电动侧支撑板(2)、顶面盖板(3)和底面托板(4)之间相互首尾螺栓连接,且在连接后的前后侧面均为连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插接孔(5)和下托插接孔(6)均贯穿手动侧支撑板(1)和电动侧支撑板(2)的内侧面延伸至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转动杆(7)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上压转动杆(7)均贯穿上压插接孔(5)延伸至外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伞齿轮(10)与下托伞齿轮(14)的个数均为两个,且之间均相互叠加上下对接,表面均开设有防滑槽条纹,切割刀片(18)安装在上压伞齿轮(10)与下托伞齿轮(14)之间一侧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7)的输出杆贯穿u型支撑板(16)的内侧面,且延伸内侧端焊接在下托转动杆(12)的一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自一体电缆剥皮器,包括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所述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之间相互平行对立,所述手动侧支撑板的顶面垂直螺栓连接有顶面盖板,且顶面盖板在远离手动侧支撑板的底面一侧边螺栓连接电动侧支撑板的顶面,所述手动侧支撑板的底面垂直螺栓连接有底面托板,所述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的内侧面上端开设有上压插接孔,所述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的内侧面下端开设有下托插接孔,所述上压插接孔的内侧面套接有上压转动杆,所述上压转动杆在延伸至外侧的一端套接有上压齿轮,且上压齿轮的一侧边对接在手动侧支撑板和电动侧支撑板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高效快速。

    技术研发人员:董刘名;刘殿良;刘剑;魏巍;周健;孙发森;张超群;冯兆强;王俐晨;角珂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曹妃甸港西港码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7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2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