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7-11  135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缝纫机在进行缝纫时,针杆不能实现依据缝制的线迹进行相适应的转动,以致在布料的送料推拉作用下,底线和面线在勾线缝合时受力不平衡,缝纫针的缝合方向不能与设定的缝制线迹保持一致,影响产品的外观美观性和缝制质量。

    因而,为了让针杆能够依据缝制的线迹进行相适应的转动,现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510152517.7)一种缝纫机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包括装设在上机壳上的用于插装缝纫针的针杆,以及驱动针杆转动的针杆电机,针杆的上端穿设连接一旋转座,旋转座上设有夹紧针杆的第一轴承,针杆上下运动时与第一轴承形成滚动摩擦;旋转座与针杆上套筒固定连接在一起,针杆上套筒通过第二轴承组设在上机壳上,旋转座与针杆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该结构较为复杂,其由于旋转座与针杆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存在传动稳定性不高、零部件磨损较快且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稳定、零部件不易磨损且响应速度快的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机壳上的针杆,针杆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上下移动,所述针杆上套设有旋转套筒,且针杆可相对旋转套筒上下滑动,旋转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上;旋转套筒靠近机壳内腔的一端向内伸入机壳的内腔中并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机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机壳的外侧壁至机壳的内腔中并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旋转套筒通过周向连接组件与针杆连接实现同步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中,所述周向连接组件包括有沿轴向设置在针杆侧壁上的平面,所述旋转套筒的侧壁上沿其径向开设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插设有抵触销,且抵触销与平面滑动接触。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中,所述旋转套筒的侧壁上沿固定通孔的径向开设有定位通孔,定位通孔内插设有定位销,且定位销的内端与抵触销的侧壁相抵靠。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中,所述旋转套筒与从动锥齿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通孔以及定位通孔均设置在从动锥齿轮上。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中,所述轴承为轴套,轴套靠近机壳内腔的一端向内伸入机壳的内腔中并设置有环形端盖,所述从动锥齿轮背离轴套的端面上设置有锥齿、靠近轴套的端面与环形端盖的对应端面滑动接触,所述旋转套筒背离机壳的一端向外伸出机壳之外并螺纹连接有夹紧螺帽。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中,所述针杆的上端面沿其轴向开设有过线孔,过线孔为盲孔,位于机壳之外的针杆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出线口,且出线口与过线孔相连通,该过线孔与出线口为缝纫机面线的引线通道。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中,所述出线口倾斜设置,出线口的下端位于针杆下端的侧壁上、上端位于过线孔的底部。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中,所述旋转套筒设置在机壳的内腔底部,机壳的内腔顶部贯穿设置有滑动套筒,针杆的上端穿设在滑动套筒内,且针杆可相对滑动套筒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旋转电机与旋转套筒之间通过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传动连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同步带传动,减少了传动件之间的传动间隙,从而有效降低传动所产生的噪音,其结构简单、传动稳定且机械响应快;

    2、本实用新型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传动连接能够改变旋转电机在机壳上的摆放方向以及位置,对缝纫机整体结构进行优化,有效节省机壳的空间资源;

    3、本实用新型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均位于机壳的内腔中,借助机壳的内腔中本身存有大量机油,使得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不易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机壳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套筒、轴套以及夹紧螺帽连接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针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针杆与驱动机构爆炸图。

    图中:1、机壳;2、针杆;3、旋转套筒;4、从动锥齿轮;5、旋转电机;6、主动锥齿轮;7、平面;8、固定通孔;9、抵触销;10、定位通孔;11、轴套;12、环形端盖;13、夹紧螺帽;14、过线孔;15、出线口;16、滑动套筒;17、主轴;18、曲柄;19、偏心销;20、连杆;21、传动销;22、驱动轴套;23、限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本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机壳1上的针杆2,针杆2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上下移动,所述针杆2上套设有旋转套筒3,且针杆2可相对旋转套筒3上下滑动,旋转套筒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1上;旋转套筒3靠近机壳1内腔的一端向内伸入机壳1的内腔中并设置有从动锥齿轮4,机壳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机壳1的外侧壁至机壳1的内腔中并设置有主动锥齿轮6,主动锥齿轮6与从动锥齿轮4啮合连接,旋转套筒3通过周向连接组件与针杆2连接实现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旋转电机5与旋转套筒3之间通过主动锥齿轮6与从动锥齿轮5的传动连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同步带传动,减少了传动件之间的传动间隙,从而有效降低传动所产生的噪音,其结构简单、传动稳定且机械响应快;同时,主动锥齿轮6与从动锥齿轮5的传动连接能够改变旋转电机5在机壳1上的摆放方向以及位置,对缝纫机整体结构进行优化,有效节省机壳1的空间资源;此外,主动锥齿轮6与从动锥齿轮5均位于机壳1的内腔中,借助机壳1的内腔中本身存有大量机油,使得主动锥齿轮6与从动锥齿轮5不易磨损。

    与此同时,周向连接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周向连接组件包括有沿轴向设置在针杆2侧壁上的平面7,所述旋转套筒3的侧壁上沿其径向开设有固定通孔8,固定通孔8内插设有抵触销9,且抵触销9与平面7滑动接触。

    其中,为了提高抵触销9与平面7相接触的稳定性,使得抵触销9能够固定在固定通孔8内,避免抵触销9沿固定通孔8的径向向外移动、进而导致旋转套筒3与针杆2之间无法同步转动,所述旋转套筒3的侧壁上沿固定通孔8的径向开设有定位通孔10,定位通孔10内插设有定位销,且定位销的内端与抵触销9的侧壁相抵靠。当然,抵触销9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固定通孔8内。

    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套筒3与从动锥齿轮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通孔8以及定位通孔10均设置在从动锥齿轮4上。

    更进一步,旋转套筒3转动连接在机壳1上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轴承为轴套11,轴套11靠近机壳1内腔的一端向内伸入机壳1的内腔中并设置有环形端盖12,所述从动锥齿轮4背离轴套11的端面上设置有锥齿、靠近轴套11的端面与环形端盖12的对应端面滑动接触,所述旋转套筒3背离机壳1的一端向外伸出机壳1之外并螺纹连接有夹紧螺帽13。

    此外,实际使用过程中,针杆2旋转带动穿设在缝针上的面线转动、导致面线缠绕在针杆2上、进而影响到缝纫机的正常工作,因而,所述针杆2的上端面沿其轴向开设有过线孔14,过线孔14为盲孔,位于机壳1之外的针杆2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出线口15,且出线口15与过线孔14相连通,该过线孔(14)与出线口15为缝纫机面线的引线通道。其面线依次穿过针杆2的过线孔14与出线口15、再穿设在缝针上,即面线从针杆2内腔中穿过,从而针杆2旋转时面线不会缠绕在针杆2上。

    同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避免缝纫机面线在出线口15的径向剪切作用下而断线,所述出线口15倾斜设置,出线口15的下端位于针杆2下端的侧壁上、上端位于过线孔14的底部。

    更进一步,优化旋转套筒3以及针杆2与机壳1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旋转套筒3设置在机壳1的内腔底部,机壳1的内腔顶部贯穿设置有滑动套筒16,针杆2的上端穿设在滑动套筒16内,且针杆2可相对滑动套筒16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机构驱动针杆2进行上下移动,其驱动机构包括有与动力源传动连接的主轴17,主轴17的端部设置有曲柄18,曲柄18与偏心销19的一端铰接,偏心销19的另一端与连杆20的一端铰接,且偏心销19的一端轴线与另一端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连杆20的另一端铰接有传动销21,传动销21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套装在针杆2上的驱动轴套2211,位于驱动轴套2211上下两端的针杆2上均固定套装有限位圈23。由动力源驱动主轴17以及曲柄18转动,通过偏心销19、连杆20以及传动销21铰接传动,进而带动针杆2进行上下移动。而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旋转套筒3与滑动套筒16均对针杆2起到了导向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机壳(1)上的针杆(2),针杆(2)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2)上套设有旋转套筒(3),且针杆(2)可相对旋转套筒(3)上下滑动,旋转套筒(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1)上;旋转套筒(3)靠近机壳(1)内腔的一端向内伸入机壳(1)的内腔中并设置有从动锥齿轮(4),机壳(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旋转电机(5),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机壳(1)的外侧壁至机壳(1)的内腔中并设置有主动锥齿轮(6),主动锥齿轮(6)与从动锥齿轮(4)啮合连接,旋转套筒(3)通过周向连接组件与针杆(2)连接实现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连接组件包括有沿轴向设置在针杆(2)侧壁上的平面(7),所述旋转套筒(3)的侧壁上沿其径向开设有固定通孔(8),固定通孔(8)内插设有抵触销(9),且抵触销(9)与平面(7)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筒(3)的侧壁上沿固定通孔(8)的径向开设有定位通孔(10),定位通孔(10)内插设有定位销,且定位销的内端与抵触销(9)的侧壁相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筒(3)与从动锥齿轮(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通孔(8)以及定位通孔(10)均设置在从动锥齿轮(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轴套(11),轴套(11)靠近机壳(1)内腔的一端向内伸入机壳(1)的内腔中并设置有环形端盖(12),所述从动锥齿轮(4)背离轴套(11)的端面上设置有锥齿、靠近轴套(11)的端面与环形端盖(12)的对应端面滑动接触,所述旋转套筒(3)背离机壳(1)的一端向外伸出机壳(1)之外并螺纹连接有夹紧螺帽(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2)的上端面沿其轴向开设有过线孔(14),过线孔(14)为盲孔,位于机壳(1)之外的针杆(2)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出线口(15),且出线口(15)与过线孔(14)相连通,该过线孔(14)与出线口(15)为缝纫机面线的引线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15)倾斜设置,出线口(15)的下端位于针杆(2)下端的侧壁上、上端位于过线孔(14)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筒(3)设置在机壳(1)的内腔底部,机壳(1)的内腔顶部贯穿设置有滑动套筒(16),针杆(2)的上端穿设在滑动套筒(16)内,且针杆(2)可相对滑动套筒(16)上下滑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缝纫机的针杆旋转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机壳上的针杆,针杆上套设有旋转套筒,且针杆可相对旋转套筒上下滑动,旋转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壳上;旋转套筒靠近机壳的一端向内延伸至机壳的内腔中并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机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机壳的外侧壁至机壳的内腔中并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传动连接,旋转套筒通过周向连接组件与针杆连接实现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动稳定且机械响应快,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均位于机壳的内腔中,借助机壳的内腔中本身存有大量机油,使得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不易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叶仙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森缝纫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2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