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但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越来越高,使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逐渐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大多为若干集管插入排管内,集管吸收热量传递给排管,再通过排管传递给保温水箱内的水,该种分体式太阳能加热效率低且速率慢,集管与排管的换热过程会有热量散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该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插有串联在一起u型热交换管,且集热管端部插入到保温箱内,集热后可直接通过保温出液管传递到储水箱内,没有多余的换热步骤防止了热量的散失,且可以通过水泵使导热液循环流动提高了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它包括若干集热管、储水箱、保温箱、保温进液管、保温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端部插入到保温箱内,集热管尾部还连接有尾部支撑座,所述的集热管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具有供集热管卡入的弧形凹槽,支撑板两端皆具有台阶且分别与保温箱和尾部支撑座连接,集热管内插有u型热交换管,u型热交换管之间串联在一起,所述的保温箱两端分别连接着保温进液管和保温出液管,保温进液管和保温出液管分别连通u型热交换管两端,所述的储水箱内部设有螺旋形散热管,且螺旋形散热管两端分别与保温进液管、保温出液管连通,u型热交换管、保温进液管、保温进液管、螺旋形散热管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流道,环形流道内注满导热液,保温进液管上连接有使导热液循环流动的水泵。
首先,集热管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使u型热交换管内的导热液升温,保温进液管上的水泵运作使导热液循环流动,导热液从保温出液管流出进入螺旋形散热管散热从而加热储水箱内部的水;支撑板两端的台阶可以拖住保温箱和尾部支撑座,方便安装。集热管上的保温箱可以防止u型热交换管热量的散失;u型热交换管、保温进液管、保温进液管、螺旋形散热管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流道,内部的导热液只有在经过螺旋形散热管时才会将热量散发,整个过程中换热次数少,使得该种太阳能热水器加热速度快,效率高,且内部导热液循环流动可以时刻保持储水箱内的水温。
进一步的,所述u型热交换管截面为方形,且u型热交换管表面粘有吸热片。吸热片可以加快u型热交换管的吸热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出液管上设有膨胀箱,膨胀箱上连接有泄压阀。泄压阀可以将停留在膨胀箱内的气体排出,防止环形流道内水压过高,挤破各个管道,损坏环形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膨胀箱上还设有加料端,加料端上设有打开或关闭加料端的补水阀。导热液在循环流动中会有少许流失,打开补水阀,向加料口内添加导热液,补充环形流道内的导热液。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热液为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液。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液可以防止冬天时导热液被冻住影响热水器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热管设置在室外,储水箱设置在室内。该种分体式的安装方式在面积较小的地方也可以安装,安装局限性小且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箱呈长方体状,由外层的不锈钢层和内层的隔热保温层组成。隔热保温层的材料为聚氨酯发泡、玻璃棉或岩棉或泡沫。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表面喷有黑铬涂层。黑铬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在传递给集热管,从而提高集热管的集热效率。
本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优点有:
1.该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插有串联在一起u型热交换管,且集热管端部插入到保温箱内,集热后可直接通过保温出液管传递到储水箱内,没有多余的换热步骤防止了热量的散失,且可以通过水泵使导热液循环流动提高了加热效率。
2.吸热片可以加快u型热交换管的吸热速度。
3.泄压阀可以将停留在膨胀箱内的气体排出,防止环形流道内水压过高,挤破各个管道,损坏环形流道。
4.导热液在循环流动中会有少许流失,打开补水阀,向加料口内添加导热液,补充环形流道内的导热液。
5.该种分体式的安装方式在面积较小的地方也可以安装,安装局限性小且方便。
6.黑铬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在传递给集热管,从而提高集热管的集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集热管与支撑板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支撑板侧面示意图。
图中:1、保温箱;2、集热管;3、保温出液管;4、膨胀箱;5、泄压阀;6、补水阀;7、螺旋形散热管;8、加料口;9、尾部支撑座;10、u型热交换管;11、保温进液管;12、水泵;13、储水箱;14、支撑板;15、吸热片;16、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它包括若干集热管2、储水箱13、保温箱1、保温进液管11、保温出液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2端部插入到保温箱1内,集热管2尾部还连接有尾部支撑座9,所述的集热管2下方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上具有供集热管2卡入的弧形凹槽,支撑板14两端皆具有台阶16且分别与保温箱1和尾部支撑座9连接,集热管2内插有u型热交换管10,u型热交换管10之间串联在一起,所述的保温箱1两端分别连接着保温进液管11和保温出液管3,保温进液管11和保温出液管3分别连通u型热交换管10两端,所述的储水箱13内部设有螺旋形散热管7,且螺旋形散热管7两端分别与保温进液管11、保温出液管3连通,u型热交换管10、保温进液管11、保温进液管11、螺旋形散热管7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流道,环形流道内注满导热液,保温进液管11上连接有使导热液循环流动的水泵12。
所述u型热交换管10截面为方形,且u型热交换管10表面粘有吸热片15。吸热片15可以加快u型热交换管10的吸热速度。
所述的保温出液管3上设有膨胀箱4,膨胀箱4上连接有泄压阀5。泄压阀5可以将停留在膨胀箱4内的气体排出,防止环形流道内水压过高,挤破各个管道,损坏环形流道。
所述的膨胀箱4上还设有加料端,加料端上设有打开或关闭加料端的补水阀6。导热液在循环流动中会有少许流失,打开补水阀6,向加料口8内添加导热液,补充环形流道内的导热液。
所述的导热液为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液。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液可以防止冬天时导热液被冻住影响热水器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热管2设置在室外,储水箱13设置在室内。该装方式在面积较小的地方也可以安装,安装局限性小且方便。
所述的保温箱1呈长方体状,由外层的不锈钢层和内层的隔热保温层组成。隔热保温层的材料为聚氨酯发泡、玻璃棉或岩棉或泡沫。
所述的支撑板14表面喷有黑铬涂层。黑铬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在传递给集热管2,从而提高集热管2的集热效率。
该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2插有串联在一起u型热交换管10,且集热管2端部插入到保温箱1内,集热后可直接通过保温出液管3传递到储水箱13内,没有多余的换热步骤防止了热量的散失,且可以通过水泵12使导热液循环流动提高了加热效率。
首先,集热管2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使u型热交换管10内的导热液升温,保温进液管11上的水泵12运作使导热液循环流动,导热液从保温出液管3流出进入螺旋形散热管7散热从而加热储水箱13内部的水;支撑板14两端的台阶16可以拖住保温箱1和尾部支撑座9,方便安装。集热管2上的保温箱1可以防止u型热交换管10热量的散失;u型热交换管10、保温进液管11、保温进液管11、螺旋形散热管7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流道,内部的导热液只有在经过螺旋形散热管7时才会将热量散发,整个过程中换热次数少,使得该种太阳能热水器加热速度快,效率高,且内部导热液循环流动可以时刻保持储水箱13内的水温。
1.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它包括若干集热管、储水箱、保温箱、保温进液管、保温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端部插入到保温箱内,集热管尾部还连接有尾部支撑座,所述的集热管下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具有供集热管卡入的弧形凹槽,支撑板两端皆具有台阶且分别与保温箱和尾部支撑座连接,集热管内插有u型热交换管,u型热交换管之间串联在一起,所述的保温箱两端分别连接着保温进液管和保温出液管,保温进液管和保温出液管分别连通u型热交换管两端,所述的储水箱内部设有螺旋形散热管,且螺旋形散热管两端分别与保温进液管、保温出液管连通,u型热交换管、保温进液管、保温进液管、螺旋形散热管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流道,环形流道内注满导热液,保温进液管上连接有使导热液循环流动的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热交换管截面为方形,且u型热交换管表面粘有吸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出液管上设有膨胀箱,膨胀箱上连接有泄压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箱上还设有加料端,加料端上设有打开或关闭加料端的补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液为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管设置在室外,储水箱设置在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箱呈长方体状,由外层的不锈钢层和内层的隔热保温层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表面喷有黑铬涂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