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工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拼装接线盒。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家庭装修的质量和美观要求越来越高,而接线盒是家庭装修中重要的装修材料之一。因为装修用的电线是穿过电线管的,而在电线的接头部位就采用接线盒做为过渡用,电线管与接线盒连接,线管里面的电线在接线盒中连起来,起到保护电线和连接电线的作用,这个就是接线盒。现在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单位规格的接线盒,皆是通过单一的卡扣连接来实现拼装,这种连接方式极其不稳定,很容易造成接线盒脱落和移位,对装修效率和装修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拼装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拼装接线盒,包括线盒主体,线盒主体为方形中空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侧壁和第二固定侧壁、两个相对设置的穿线侧壁及一个底壁,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侧壁外壁,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侧壁外壁,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插管、第一套管、卡块,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插管、第二套管、卡槽,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一插管、第一套管、卡块三者中心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第二插管、第二套管、卡槽三者中心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卡块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卡槽与所述线盒主体底壁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插管套与所述第二套管可套装配合,所述第二插管与所述第一固套管可套装配合,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卡块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卡槽可扣接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内壁分别设有紧固块,所述第一套管的紧固块沿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向轴心凸出,所述第二套管的紧固块沿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向轴心凸出。
作为一种改:所述第一固定侧壁和第二固定侧壁分别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座基和调节块,所述座基和连接块为一体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侧壁和第二固定侧壁分别设有卡座,所述卡座设置有卡座槽和卡位口,所述卡座槽和卡位口为一体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块外表面设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与所述卡位口卡接配合,所述卡座槽与所述座基套装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调节块内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侧壁和第二固定侧壁处于平行状态,所述轨道槽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沿所述轨道槽滑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侧壁内壁和第二固定侧壁内壁分别设有备用连接块,所述备用连接块设置于远离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备用连接块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宽度小于所述调节螺母直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接线盒拼装稳固,不易脱落移位,装修效率提高。可以通过接线盒微调插座和开关面板的高度,使之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提高了装修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拼装接线盒的的连接块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中:1-线盒主体:2-第二套管:3-卡槽:4-第二插管:5-连接块:6-卡位块:7-第一套管:8-卡块:9-第一插管:10-第一固定侧壁:11-第二固定侧壁:12-第二固定装置:13-第一固定装置:14-紧固块:15-备用连接块:16-矩形槽:17-卡座槽:18-座基:19-调节槽:20-轨道槽:21-调节螺母:22-卡位口:23-调节块:24-底壁:25-穿线孔侧壁:26-卡座:27-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至4所示一种拼装接线盒,包括线盒主体1,线盒主体为方形中空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侧壁10和第二固定侧壁11、两个相对设置的穿线侧壁25及一个底壁24、第一固定装置13、第二固定装置12。第一固定装置13设置于第一固定侧壁10外壁,第二固定装置12设置于第二固定侧壁11外壁。第一固定装置13包括第一插管9、第一套管7、卡块8,第二固定装置12包括第二插管4、第二套管2、卡槽3。第一固定装置13的第一插管9、第一套管7、卡块8三者中心呈三角形分布,第二固定装置12的第二插管4、第二套管2、卡槽3三者中心呈三角形分布,卡块8和卡槽3与底壁24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接线盒拼装时,一个接线盒的第一插管9或第一套管7可与另一接线盒的第二套管套2或第二插管4套装配合,一个接线盒的卡块8可与另一接线盒的卡槽3扣接配合。
如附图2所示,第一套管7和第二套管2内壁分别设有紧固块14,紧固块14沿第一套管7和第二套管2的内壁向轴心凸出。这样使套管与插管之间形成弹性连接,连接更稳固。套管与插管内壁轴心分别设有与插管和套管内径相同的穿线孔,穿线孔设有封口片,封口片直径小于穿线孔,封口片与穿线孔连接方式为桥连接,即通过2到4个塑料块实现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可以在使用时方便的将封口片挤压出来。插管与套管的结构设计不仅起到了固定作用,还起到了连通线管和密封作用,实用性大大提高。
如附图1、2、3和5所示,第一固定侧壁10和第二固定侧壁11分别设有连接块5,连接块5包括座基18和调节块23,座基18和调节块23为一体结构。第一固定侧壁10和第二固定侧壁11分别设有卡座26,卡座26设置有卡座槽17和卡位口22,卡座槽17和卡位口22为一体结构。连接块5插入卡座26内部,卡座槽17与座基18套装配合,连接块外表面设有卡位块6,卡位块6与卡位口22卡接配合,使得连接块5固定在第一固定侧壁10和第二固定侧壁11上。同时由于连接块5与线盒主体1为插装结构,所以连接块5在损坏后可以敲下。
如附图3和5所示,调节块5内设有轨道槽20,轨道槽20长度方向与第一固定侧壁10和第二固定侧壁11处于平行状态。轨道槽20内设有调节螺母21,调节螺母21可沿轨道槽20轨道移动。轨道槽20上下两面套设有与轨道槽中心重合的调节槽19,且调节槽19宽度小于调节螺母21外形宽度,可以防止调节螺母21掉落。因此,在多个接线盒拼接时,可以通过连接块微调接线盒的高度位置,使之始终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提高装修质量。同时采用的调节螺母与现有接线盒的带孔铁片相比,调节螺母不易造成螺纹滑丝现象,使得接线盒损坏率降低,质量提高。
如附图2和3所示,第一固定侧壁10内壁和第二固定侧壁11内壁分别设有备用连接块15,备用连接块15设置于远离连接块5、靠近底壁24的一端。备用连接块15上设有矩形槽16,矩形槽16宽度小于调节螺母21内径。当连接块5损坏且无替换件时,可将损坏的连接块5敲下,用自攻螺钉顶入备用连接块15内,将接线盒与插座或开关面板固定。
如附图2和3所示,两个相对设置的穿线侧壁25分别设有穿线孔27两个,穿线孔设有封口片,封口片紧挤入穿线孔27中,使用时可方便的将封口片挤压出来,穿线孔的设计可满足不同的施工情况需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1.一种拼装接线盒,包括线盒主体,线盒主体为方形中空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侧壁和第二固定侧壁、两个相对设置的穿线侧壁及一个底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侧壁外壁,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侧壁外壁,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插管、第一套管、卡块,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插管、第二套管、卡槽,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一插管、第一套管、卡块三者中心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第二插管、第二套管、卡槽三者中心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卡块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卡槽与所述底壁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插管套与所述第二套管可套装配合,所述第二插管与所述第一固套管可套装配合,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卡块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卡槽可扣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内壁分别设有紧固块,所述第一套管的紧固块沿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向轴心凸出,所述第二套管的紧固块沿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向轴心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侧壁和第二固定侧壁分别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座基和调节块,所述座基和连接块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拼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侧壁和第二固定侧壁分别设有卡座,所述卡座设置有卡座槽和卡位口,所述卡座槽和卡位口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拼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外表面设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与所述卡位口卡接配合,所述卡座槽与所述座基套装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拼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内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侧壁和第二固定侧壁处于平行状态,所述轨道槽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沿所述轨道槽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拼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侧壁内壁和第二固定侧壁内壁分别设有备用连接块,所述备用连接块设置于远离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底壁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拼装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连接块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宽度小于所述调节螺母直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