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机并联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为了便于安装、维修,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将各电气设备所用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电线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其合为一体,并用橡胶套把电线捆扎成束,这样既完整,又可靠。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电机的并联线束,如图1所示,包括一端并联在一起的子线束1与母线束2,子线束1与母线束2外侧均分别套设有用于将两者进行保护的橡胶套3,为了使子线束1与母线束2工作时更加的稳定与可靠,两橡胶套3间采用扎带20来将两者拉紧,从而能对橡胶套3内的子线束1与母线束2起到束缚固定的作用,避免了两者的分离达到提高工作稳定的目的。
通过扎带固定的方式虽然能将橡胶套间进行固定,但是由于扎带自身的原因,当需要将子线束与母线束进行分离时,只能借助工具来将扎带剪开才能实现两者的分离,分离过程相对较麻烦。并且扎带一旦被剪开便无法再继续使用,无法对扎带实现回收循环使用,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并联线束,具有能将橡胶套间进行固定,同时能方便将固定件进行回收,从而实现循环使用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并联线束,包括并联的子线束以及母线束,子线束与母线束上均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间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端开设有插口,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插口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设有卡板,所述滑槽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卡板前端抵紧在插口一侧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卡板抵接,所述固定件内开设有贯穿的卡槽,所述卡槽一侧与插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橡胶套进行固定时,先将卡板压入至滑槽内,此时弹簧将处于压缩状态;接着再将子线束与母线束依次从插口处插入至卡槽内,当子线束与母线束均置于卡槽内时,再将卡板释放,在弹簧作用下卡板前端将抵紧在插口侧壁,同时卡板内侧壁能将子线束与母线束相互抵紧,通过卡板能将子线束与母线束间进行限位固定,具有固定牢靠且稳定的效果;通过将卡板滑入至滑槽内,再将子线束与母线束从固定件的插口取出,从而便能将固定件进行回收;相比于使用扎带固定,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对固定件的回收,而且在将子线束与母线束取出时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取出工作更加的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上形成有限位块,所述卡板通过限位块滑设在滑槽内,且所述限位块宽度大于滑槽的开口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板前端在弹簧作用下被顶出滑槽时,通过限位块能将卡板的最大活动范围进行限制,从而能避免卡板从滑槽内滑出;需要提及的是限位块的侧壁与滑槽相互贴合,通过限位块能使卡板在滑动时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沿弹簧收缩方向设置;所述弹片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滑槽连通并供所述卡块穿出的卡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滑槽内的卡块一端始终与滑槽抵触,此时弹片在卡块的作用下将向靠近卡板一侧弯曲;当将卡板压入滑槽内时,卡块将逐渐向卡孔靠近,直至卡块移动到卡孔处时,卡块在弹片作用下将从卡孔穿出,通过卡块与卡孔的相互抵触能将压入滑槽内的卡板进行固定,使卡板前端保持与插口侧壁的分离,从而方便使用者将子线束与母线束从卡槽内取出;通过将卡块重新压入至滑槽内,此时弹簧将复位并使卡块前端抵紧在插口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前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插口侧壁相互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复位时卡块前端将会对插口侧壁造成较大的撞击力,通过橡胶垫能对插口侧壁与卡板的前端进行缓冲保护,从而能减小撞击力对两者造成的损坏,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内设置有相对的分隔块,所述分隔块将卡槽分隔成两连通的腔室,所述子线束与母线束分别置于对应的腔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子线束与母线束放置在对应的腔室内时,腔室能将子线束与母线束进行初步限位固定,两者能与各自的腔室侧壁贴合,从而使得两者在固定时能更加的稳定;并且当将靠近插口一端的线束从腔室内取出时,另一腔室内的线束也能保持稳定不会发生掉落,从而能对需要固定的位置起到标记作用,从而保证固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后端设置有从滑槽内穿出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末端向卡槽一侧弯曲并延伸至其中一腔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复位时限位板将跟随卡板一起移动,限位板将向靠近分隔块的方向移动,由于限位板末端向卡槽一侧弯曲,限位板能将腔室内的橡胶套进行压紧,使橡胶套外侧壁能与分隔块相互抵紧,从而使橡胶套能更加牢固的固定在腔室内,同时也能使两橡胶套间能相互贴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块内滑设有两端分别朝向对应腔室的顶板,所述顶板两端分别从分隔块内穿出;所述顶板两端均设置有压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板将橡胶套抵紧在分隔块侧壁上时,橡胶套将推动顶板向另一空腔滑动,由于顶板两端均设置有压片,压片能将另一空腔内的橡胶套两端进行压紧,从而能从橡胶套的两端来将其进行固定,提高了橡胶套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片相互背离的侧壁向内凹陷弯曲,且形成供所述橡胶套插入的弧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片与橡胶套相互抵紧时,通过弧槽能使橡胶套与压片侧壁贴合,从而能使橡胶套在固定时更加的牢固,避免橡胶套的偏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需要将橡胶套进行固定时,先将卡板压入至滑槽内,此时弹簧将处于压缩状态;接着再将子线束与母线束依次从插口处插入至卡槽内,当子线束与母线束均置于卡槽内时,再将卡板释放,在弹簧作用下卡板前端将抵紧在插口侧壁,并且卡板内侧壁能将子线束与母线束相互抵紧,而设置在卡板后端的限位板能将腔室内的橡胶套进行压紧,具有固定牢靠且稳定的效果;通过将卡板滑入至滑槽内,再将子线束与母线束从固定件的插口取出,从而便能将固定件进行回收;相比于使用扎带固定,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对固定件的回收,而且在将子线束与母线束取出时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取出工作更加的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机的并联线束;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凸显固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凸显固定件内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凸显卡板与限位板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子线束;2、母线束;3、橡胶套;4、固定件;5、插口;6、滑槽;7、卡板;8、弹簧;9、卡槽;10、限位块;11、弹片;12、卡块;13、卡孔;14、分隔块;15、橡胶垫;16、限位板;17、顶板;18、压片;19、弧槽;20、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电机并联线束,包括并联在一起的子线束1与母线束2。子线束1与母线束2外侧均分别套设有用于将两者进行保护的橡胶套3。两橡胶套3间设置有固定件4,固定件4将两橡胶套3间实现固定。
如图2、图3所示,固定件4的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且呈腰型的卡槽9,固定件4一端开设有与卡槽9一侧连通的插口5。卡槽9中部相对的槽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分隔块14,两分隔块14均呈齿状且对应设置在卡槽9两侧。两分隔块14将卡槽9均匀分隔成两供橡胶套3进入的腔室,子线束1与母线束2分别置于对应的腔室内。
如图3、图4所示,固定件4上开设有一端开口朝向插口5的滑槽6,滑槽6内滑设有笔直的卡板7,卡板7前端固定粘设有用于与插口5侧壁相互抵紧的橡胶垫15。卡板7上一体成型有周向环绕在卡板7侧壁上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的侧壁与滑槽6相互贴合,并且限位块10的宽度大于滑槽6开口的宽度。卡板7通过限位块10稳定滑设在滑槽6内。
如图4、图5所示,滑槽6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卡板7前端的橡胶垫15抵紧在插口5一侧的弹簧8,弹簧8套设在卡板7上且弹簧8另一端与限位块10抵紧。在弹簧8作用下橡胶垫15与相对的插口5侧壁抵紧,卡板7能将子线束1与母线束2外侧的橡胶套3(见图2)限位束缚在卡槽9内,此时位于腔室内的两橡胶套3(见图2)间相互压紧。
如图4、图5所示,限位块10背离插口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片11,弹片11沿弹簧8收缩方向设置,弹片11末端固定连接有背离弹簧8的卡块12。固定件4的对应位置开设有与滑槽6连通并供卡块12穿出的卡孔13,在将卡板7向滑槽6内压入时,通过卡块12与卡孔13的卡接配合,便能将下压的卡板7进行固定,此时插口5将处于开启状态,从而方便使用者来对橡胶套3(见图2)进行操作。
如图4、图5所示,卡板7后端固定连接有从滑槽6内穿出的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末端从固定件4内穿出至卡槽9内。限位板16末端从固定件4内穿出后,逐渐向卡槽9一侧弯曲且延伸至远离插口5一端的腔室内。当卡板7前端的橡胶垫15与插口5的侧壁抵紧时,限位板16在弹簧8的作用下将与所在腔室内的橡胶套3(见图2)相互压紧。
如图2、图3所示,分隔块14上滑设有朝向对应腔室的顶板17,顶板17两端分别从分隔块14穿出至腔室内,穿出后的顶板17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朝向橡胶套3的压片18,两压片18相互背离的侧壁向内凹陷弯曲形成供橡胶套3插入的弧槽19。
本实施例的具体效果如下:
当需要将橡胶套3进行固定时,先将卡板7压入至滑槽6内,此时弹簧8将处于压缩状态。接着再将子线束1与母线束2依次从插口5处插入至卡槽9内,当子线束1与母线束2均置于卡槽9内时,再将卡板7释放,在弹簧8作用下卡板7前端将抵紧在插口5侧壁,且卡板7内侧壁能将子线束1与母线束2上的橡胶套3相互抵紧,而设置在卡板7后端的限位板16能将腔室内的橡胶套3进行压紧。在将两橡胶套3进行固定时,具有固定牢靠且稳定的效果。通过将卡板7滑入至滑槽6内,再将子线束1与母线束2从固定件4的插口5取出,从而便能将固定件4进行回收。相比于使用扎带固定,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对固定件4的回收,而且在将子线束1与母线束2取出时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取出工作更加的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机并联线束,包括并联的子线束(1)以及母线束(2),子线束(1)与母线束(2)上均套设有橡胶套(3),其特征是:所述橡胶套(3)间设置有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一端开设有插口(5),所述固定件(4)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插口(5)的滑槽(6),所述滑槽(6)内滑设有卡板(7),所述滑槽(6)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卡板(7)前端抵紧在插口(5)一侧的弹簧(8),所述弹簧(8)另一端与卡板(7)抵接,所述固定件(4)内开设有贯穿的卡槽(9),所述卡槽(9)一侧与插口(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并联线束,其特征是:所述卡板(7)上形成有限位块(10),所述卡板(7)通过限位块(10)滑设在滑槽(6)内,且所述限位块(10)宽度大于滑槽(6)的开口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并联线束,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10)上设置有弹片(11),所述弹片(11)沿弹簧(8)收缩方向设置;所述弹片(11)远离限位块(10)的一端设置有卡块(12),所述固定件(4)上开设有与滑槽(6)连通并供所述卡块(12)穿出的卡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并联线束,所述卡板(7)前端设置有橡胶垫(15),所述橡胶垫(15)与插口(5)侧壁相互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并联线束,其特征是:所述卡槽(9)内设置有相对的分隔块(14),所述分隔块(14)将卡槽(9)分隔成两连通的腔室,所述子线束(1)与母线束(2)分别置于对应的腔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并联线束,其特征是:所述卡板(7)后端设置有从滑槽(6)内穿出的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末端向卡槽(9)一侧弯曲并延伸至其中一腔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并联线束,其特征是:所述分隔块(14)内滑设有两端分别朝向对应腔室的顶板(17),所述顶板(17)两端分别从分隔块(14)内穿出;所述顶板(17)两端均设置有压片(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并联线束,其特征是:所述压片(18)相互背离的侧壁向内凹陷弯曲,且形成供所述橡胶套(3)插入的弧槽(1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