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一体式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底座进线出线固定机构支架,此类产品和底座安装完成后通过与电子模块的拼装,成品名称为电涌保护器。工作原理为在正常情况下保护器处于高电阻状态,当电网因雷击或者其他原因出现电涌过电压时,保护器将立即在纳秒级时间内迅速导通,将电压过电压引入大地,从而保护了电网上的用电设备,当该电涌电压通过电涌保护器,且消失后电涌保护器重新变到高电阻状态,从而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当电涌保护器开启时,所有过电压都将通过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导入地下。
现有同类产品因设计缺陷,在生产过程以及运输包装和电镀加工等流程后,开槽处出现大批量的变型,废品率超过20%以上,在组装过程中费时费力,同时会和电子模块拼接后会出现接触不良或无接触的情况,致使产品不合格,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极大的安全隐患,无法产生此类产品应有的保护作用。因此,研发一种改良型一体式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良型一体式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型一体式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包括压线框支架,压线框支架连接有至少一个垂直于压线框支架的电子模块插槽单元,每个电子模块插槽单元包括有两个夹片,两个夹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两个夹片下端之间设有一道与夹片一体成型的横向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模块安装部两侧设有卡簧卡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大大改善了保护器底座与电子模块的接触面,通过增加一道加强筋,使此配件在生产及运输电镀等加工过程中避免出现开槽处出现变型的情况,同时节省了原配件安装时需要加装卡簧这道工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与电子模块拼接后避免了出现接触不良及无接触的情况,大大提高产品的安全稳定性,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应有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改良型一体式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包括压线框支架1,压线框支架1连接有一个垂直于压线框支架1的电子模块插槽单元2,每个电子模块插槽单元2包括有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之间形成一个插缝2-3,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下端之间设有一道与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一体成型的横向加强筋2-4。所述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的外侧设有卡簧卡位2-5。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改良型一体式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包括压线框支架1,压线框支架1连接有两个垂直于压线框支架1的电子模块插槽单元2,每个电子模块插槽单元2包括有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之间形成一个插缝2-3,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下端之间设有一道与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一体成型的横向加强筋2-4。所述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的外侧设有卡簧卡位2-5。
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改良型一体式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包括压线框支架1,压线框支架1连接有三个垂直于压线框支架1的电子模块插槽单元2,每个电子模块插槽单元2包括有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之间形成一个插缝2-3,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下端之间设有一道与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一体成型的横向加强筋2-4。所述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的外侧设有卡簧卡位2-5。
实施例4:如图4所示,一种改良型一体式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包括压线框支架1,压线框支架1连接有四个垂直于压线框支架1的电子模块插槽单元2,每个电子模块插槽单元2包括有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之间形成一个插缝2-3,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下端之间设有一道与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一体成型的横向加强筋2-4。所述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的外侧设有卡簧卡位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改良型一体式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包括压线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框支架连接有至少一个垂直于压线框支架的电子模块插槽单元,每个电子模块插槽单元包括有两个夹片,两个夹片之间形成一个插缝,两个夹片下端之间设有一道与夹片一体成型的横向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一体式浪涌保护器底座机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模块安装部两侧设有卡簧卡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