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7-08  1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马鞍式窗机由于其特殊的形状,较普通窗式空调器相比,安装困难。由于窗台并非一个平面,而马鞍式窗机的安装位置需要为平面,因此需要一种机构将非平面转换为平面,并固定在窗台上,以便于安装马鞍式窗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其能够将窗台的非平面转换为便于安装马鞍式窗机的平面,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用于辅助安装马鞍式窗机,包括两组相互连接的l型主支架和l型副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主横向支架和主竖向支架,所述副支架包括副横向支架和副竖向支架,所述主横向支架与所述副横向支架连接、且所述主横向支架与所述副横向支架连接后的上表面为一平面、所述主竖向支架与所述副竖向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主横向支架和所述副横向支架分别位于窗台的上部,所述主竖向支架位于窗台下方墙壁的外侧,所述副竖向支架位于窗台下方墙壁的内侧,所述主竖向支架的外侧设有托架,所述马鞍式窗机的室外部分的底盘上设有卡槽,所述托架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马鞍式窗机的连接部分坐落于所述主横向支架和所述副横向支架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架上设有缓降组件,所述缓降组件包括所述托架、压板、钢丝绳、弹簧及轴承,所述弹簧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主竖向支架上,所述轴承设于所述主支架的拐角处,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轴承,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或所述托架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托架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托架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主竖向支架沿其高度方向设有长条状开孔,所述间隙卡设于所述开孔的侧壁上,所述托架和所述压板沿所述开孔的侧壁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架的拐角处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穿设有圆柱销,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圆柱销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竖向支架上设有卡勾,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勾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设有扁平状的连接部,所述压板或所述托架上设有凹槽,所述连接部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架的两侧具有朝向所述主支架内侧的第一翻边,位于所述主横向支架上的第一翻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条状第一通孔;所述副支架的两侧具有朝向所述副支架外侧的第二翻边,位于所述副横向支架上的第二翻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螺钉孔中同时穿设有螺钉。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主支架之间设有窗台压板,所述窗台压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窗台抵靠,所述竖直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竖向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主竖向支架两侧上的第一翻边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螺钉孔,所述竖直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长条状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之间穿设有螺钉。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副横向支架之间设有下导轨,所述下导轨的两侧分别插设有拉帘框,所述拉帘框沿所述下导轨运动,所述拉帘框的端部与窗口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竖向支架的自由端部穿设有第一调节螺钉,所述第一调节螺钉与窗台下方墙壁的外侧抵靠;所述副竖向支架的自由端部穿设有第二调节螺钉,所述第二调节螺钉与窗台下方墙壁的内侧抵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包括两组相互连接的l型主支架和l型副支架,主横向支架与副横向支架连接、且主横向支架与副横向支架连接后的上表面为一平面,马鞍式窗机的连接部分坐落于该平面上,主横向支架和副横向支架之间可相对移动,使得主竖向支架与副竖向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窗户,适用性强。安装时,主横向支架和副横向支架分别位于窗台的上部,主竖向支架位于窗台下方墙壁的外侧,副竖向支架位于窗台下方墙壁的内侧。主竖向支架的外侧设有托架,马鞍式窗机的室外部分的底盘上设有卡槽,托架卡设于卡槽内,使马鞍式窗机安装后更加可靠,不易晃动、倾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支架与缓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托架与室外部分的底盘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马鞍式窗机辅助安装装置的安装步骤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马鞍式窗机辅助安装装置的安装步骤二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马鞍式窗机辅助安装装置的安装步骤三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支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辅助安装装置,110-主支架,111-主横向支架,112-主竖向支架,1121-开孔,1122-卡勾,113-第一翻边,1131-第一通孔,1132-第二螺钉孔,114-第一调节螺钉,115-销孔,120-副支架,121-副横向支架,122-副竖向支架,123-第二翻边,1231-第一螺钉孔,124-第二调节螺钉,130-缓降组件,131-托架,132-压板,1321-凹槽,133-钢丝绳,1331-连接部,134-弹簧,135-轴承,136-圆柱销,140-窗台压板,141-水平部,142-竖直部,1421-连接板,1422-第二通孔,150-下导轨,160-拉帘框,200-马鞍式窗机,210-室内部分,220-室外部分,221-底盘,2211-卡槽,230-连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用于辅助安装马鞍式窗机。马鞍式窗机200包括室内部分210、室外部分220及连接部分230,连接部分230用于将室内部分210和室外部分220连接在一起。辅助安装装置100安装至窗台上,连接部分230坐落于辅助安装装置100上,本实施例通过对辅助安装装置100进行结构改进,以便于安装马鞍式窗机200。

    参照图1和图2,辅助安装装置100包括两组相互连接的l型主支架110和l型副支架120,主支架110包括主横向支架111和主竖向支架112,副支架120包括副横向支架121和副竖向支架122。主横向支架111与副横向支架121连接、且主横向支架111与副横向支架121连接后的上表面为一平面,以将窗台上的非平面转换为平面,连接部分230坐落于该平面上。主横向支架111与副横向支架121之间可相对移动,使主竖向支架112与副竖向支架122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窗户,适用性强。安装时,主横向支架111和副横向支架121分别位于窗台的上部,主竖向支架112位于窗台下方墙壁的外侧,副竖向支架122位于窗台下方墙壁的内侧。参照图4,主竖向支架112的外侧设有托架131,马鞍式窗机200的室外部分220的底盘221上设有卡槽2211,托架131卡设于卡槽2211内,使马鞍式窗机200安装后更加可靠,不易晃动、倾斜。

    参照图9,主支架110的两侧具有朝向主支架110内侧的第一翻边113,也即,位于主横向支架111两侧的第一翻边113朝向主竖向支架112的方向,位于主竖向支架112两侧的第一翻边113朝向主横向支架111的方向。与主支架110相反,参照图10,副支架120的两侧具有朝向副支架120外侧的第二翻边123,也即,位于副横向支架121两侧的第二翻边123背离副竖向支架122的方向,位于副竖向支架122两侧的第二翻边123背离主横向支架121的方向。位于主横向支架111上的第一翻边11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条状第一通孔1131,位于副横向支架121上的第二翻边12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螺钉孔1231,第一通孔1131和第一螺钉孔1231中同时穿设有螺钉(未图示),实现主横向支架111与副横向支架121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调节螺钉在第一通孔1131和第一螺钉孔1231中的安装位置,实现主横向支架111与副横向支架121之间的相对移动,使主竖向支架112与副竖向支架122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当主横向支架111和副横向支架121固定连接后,副横向支架121上的第二翻边123与主横向支架111上的第一翻边113的内侧抵接。

    参照图2和图3,主支架110上设有缓降组件130,缓降组件130包括托架131、压板132、钢丝绳133、弹簧134及轴承135。弹簧134沿竖直方向设于主竖向支架122的靠下位置处,且为了美观,弹簧134设于主竖向支架122的内侧。轴承135设于主支架110的拐角处,也即主横向支架111和主竖向支架112的连接处。钢丝绳133绕过轴承135的同时,钢丝绳133的一端与弹簧134固定连接,钢丝绳133的另一端与压板132或托架131固定连接。压板132与托架13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压板132和托架131固定连接后二者之间形成一间隙(未图示),主竖向支架112沿其高度方向设有长条状开孔1121,压板132和托架131之间的间隙卡设于开孔1121的侧壁上,托架131和压板132能够同时沿开孔1121的侧壁上下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弹簧134处于复位状态时,托架131位于主竖向支架112的靠上位置处。

    辅助安装装置100固定安装至窗台上后,安装马鞍式窗机200时,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参照图5,调节马鞍式窗机200的连接部分230,使马鞍式窗机200的室内部分210和室外部分220之间的距离调节至最大尺寸,将室外部分220放置于主横向支架111和副横向支架121的上部;

    然后,参照图6,向室外方向推动马鞍式窗机200,直至室外部分220的底盘221下部的卡槽2211与托架131卡接;

    最后,参照图7,室外部分220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移动,推动托架131向下移动,在弹簧134的拉力作用下,通过钢丝绳133,托架131会缓慢下降,直至室外部分220缓慢下降至合适位置处,此时连接部分230与主横向支架111、副横向支架121的上表面抵接,至此,安装完成。

    主支架110的拐角处设有销孔115,销孔115内穿设有圆柱销136,轴承135套设于圆柱销136上,轴承135绕圆柱销136转动,从而便于钢丝绳133的滑动运动。

    主竖向支架112上设有卡勾1122,卡勾1122的开口方向朝下,弹簧134的一端与卡勾1122卡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参照图8,钢丝绳133的一端设有扁平状的连接部1131,压板132上设有凹槽1321,连接部1131卡设于凹槽1321内。当压板132和托架131固定连接后,连接部1131被限位于压板132和托架131之间,实现固定连接,且不易脱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1321可以设于托架131上,也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

    两个主支架110之间设有窗台压板140,窗台压板140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部141和竖直部142,水平部141与窗台抵靠,竖直部142的两端分别与主竖向支架112连接。竖直部142的两端在主竖向支架112上的安装位置与窗框高度有关,在安装窗台压板140前需要先测量窗框高度,以保证主横向支架111位于窗框的上部。

    主竖向支架112两侧上的第一翻边113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螺钉孔1132,竖直部142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板1421,连接板1421上设有长条状第二通孔1422,第二通孔1422和第二螺钉孔1132之间穿设有螺钉,实现窗台压板140和主竖向支架112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调整螺钉在第二通孔1422和第二螺钉孔1131中的安装位置,实现窗台压板140安装位置的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窗框尺寸,适用性强。

    两个副横向支架121之间设有下导轨150,下导轨150的两侧分别插设有拉帘框160,拉帘框160沿下导轨150运动,拉帘框160的端部与窗口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下导轨150与副横向支架12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主竖向支架112的自由端部穿设有第一调节螺钉114,第一调节螺钉114与窗台下方墙壁的外侧抵靠;副竖向支架122的自由端部穿设有第二调节螺钉124,第二调节螺钉124与窗台下方墙壁的内侧抵靠。

    本实施例辅助安装装置100的组装步骤如下:

    1、将缓降组件130安装至主支架110上;

    2、测量窗台厚度尺寸,根据窗台厚度尺寸将主横向支架111和副横向支架1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使主竖向支架112与副竖向支架122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大于窗台厚度尺寸;

    3、测量窗框高度,根据窗框高度将窗台压板14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至主竖向支架112上,保证主横向支架111位于窗框的上部;

    4、将下导轨15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至副横向支架121的下部;

    5、将两个拉帘框160分别插设于下导轨150的两端;

    6、测量外侧墙壁与窗台之间的间距,根据该间距调节第一调节螺钉114至合适位置处,此处应当理解为,外侧墙壁内缩于窗台,当主竖向支架112与副竖向支架122之间的距离等于窗台厚度尺寸时,第一调节螺钉114相对于主竖向支架112的外伸尺寸等于外侧墙壁相对于窗台的内缩尺寸;

    7、将辅助安装装置100放置到窗台上,主横向支架111坐落于窗框上,主竖向支架112位于室外侧,调节第二调节螺钉124至与室内侧墙壁抵靠,至此,辅助安装装置100组装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用于辅助安装马鞍式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相互连接的l型主支架和l型副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主横向支架和主竖向支架,所述副支架包括副横向支架和副竖向支架,所述主横向支架与所述副横向支架连接、且所述主横向支架与所述副横向支架连接后的上表面为一平面、所述主竖向支架与所述副竖向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主横向支架和所述副横向支架分别位于窗台的上部,所述主竖向支架位于窗台下方墙壁的外侧,所述副竖向支架位于窗台下方墙壁的内侧,所述主竖向支架的外侧设有托架,所述马鞍式窗机的室外部分的底盘上设有卡槽,所述托架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马鞍式窗机的连接部分坐落于所述主横向支架和所述副横向支架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上设有缓降组件,所述缓降组件包括所述托架、压板、钢丝绳、弹簧及轴承,所述弹簧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主竖向支架上,所述轴承设于所述主支架的拐角处,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轴承,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或所述托架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托架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托架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主竖向支架沿其高度方向设有长条状开孔,所述间隙卡设于所述开孔的侧壁上,所述托架和所述压板沿所述开孔的侧壁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的拐角处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穿设有圆柱销,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圆柱销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竖向支架上设有卡勾,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勾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设有扁平状的连接部,所述压板或所述托架上设有凹槽,所述连接部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的两侧具有朝向所述主支架内侧的第一翻边,位于所述主横向支架上的第一翻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长条状第一通孔;所述副支架的两侧具有朝向所述副支架外侧的第二翻边,位于所述副横向支架上的第二翻边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螺钉孔中同时穿设有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支架之间设有窗台压板,所述窗台压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窗台抵靠,所述竖直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竖向支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竖向支架两侧上的第一翻边沿其高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螺钉孔,所述竖直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长条状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之间穿设有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副横向支架之间设有下导轨,所述下导轨的两侧分别插设有拉帘框,所述拉帘框沿所述下导轨运动,所述拉帘框的端部与窗口的侧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竖向支架的自由端部穿设有第一调节螺钉,所述第一调节螺钉与窗台下方墙壁的外侧抵靠;所述副竖向支架的自由端部穿设有第二调节螺钉,所述第二调节螺钉与窗台下方墙壁的内侧抵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鞍式窗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包括两组相互连接的L型主支架和L型副支架,主横向支架与副横向支架连接、且主横向支架与副横向支架连接后的上表面为一平面,马鞍式窗机的连接部分坐落于该平面上,主横向支架和副横向支架之间可相对移动,使得主竖向支架与副竖向支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窗户,适用性强。安装时,主横向支架和副横向支架分别位于窗台的上部,主竖向支架位于窗台下方墙壁的外侧,副竖向支架位于窗台下方墙壁的内侧。主竖向支架的外侧设有托架,马鞍式窗机的室外部分的底盘上设有卡槽,托架卡设于卡槽内,使马鞍式窗机安装后更加可靠,不易晃动、倾斜。

    技术研发人员:司传岭;宋汶泉;张强;贺秋霞;王若峰;乔光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8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1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