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7-04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能源利用的逐步重视,太阳能板作为一种能通过吸收太阳光并将太阳辐射经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在家庭用电、工业生产等领域中运用日益广泛。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板大多采用单片式太阳能板,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不高,充电率较低,难以实现普及应用。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太阳能板采用单片式板而导致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不高、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和支架体,所述的支架体上设有至少两组垂直分布的太阳能板,相邻两组所述太阳能板间设有预定间距,所述的太阳能板侧部设有导光柱。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体设有相对应的两组,且两组支架体上分别同体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组板体固定架,所述太阳能板一端分别固接至板体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板另一端套接至固定于地面的辅助立杆上,所述的辅助立杆位于各太阳能板下方分别同体设有托载块。

    进一步地,相邻两组所述板体固定架之间的垂直间距范围采用25cm~4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光柱底部套接至固定于地面的定位座内,且导光柱顶端高于支架体上最顶部的太阳能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光柱采用顶端为平面的三棱柱体。

    进一步地,非位于支架体最下方的多组太阳能板底部分别设有镜面方向朝下的镜面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板体固定架上分别同体设有与镜面体螺纹连接的镜体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通过导光柱对太阳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使多组垂直设置的太阳能板均能有效接收到太阳光,在相同的平面空间内可设置更多太阳能板,有效提升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体、11-板体固定架、12-镜体固定板、2-太阳能板、3-镜面体、4-辅助立杆、41-托载块、5-定位座、6-导光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包括支架体1、太阳能板2、镜面体3、辅助立杆4和导光柱6,具体设置如下:

    所述的支架体1设有相对应的两组,且两组支架体1上分别同体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组板体固定架11,所述的板体固定架11分别螺纹连接有太阳能板2的一端,所述的太阳能板2另一端套接至固定于地面的辅助立杆4上,其中所述的辅助立杆4位于各太阳能板2下方分别同体设有一个托载块41,用以实现各太阳能板2的稳定放置,同时利用体积较小的辅助立杆4减少对内部太阳光的遮挡,保证太阳光的高效传导。

    两组所述支架体1上设置的太阳能板2之间设有一条垂直的导光柱6,所述的导光柱6底部套接至固定于地面的定位座5内,且导光柱6顶端高于支架体1上最顶部的太阳能板2,用以使太阳光照射至导光柱6,并利用导光柱6对光线传导依次折射和反射至各太阳能板2上,具体地,所述的导光柱6采用顶端为平面的三棱柱体(参考图2),用以提高光线的散热率,同时有效防止导光柱6形成对太阳光的凸透镜作用,提高整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优选地,非位于支架体1最下方的多组所述太阳能板2底部分别设有一个镜面体3,所述的板体固定架11上分别同体设有用于螺纹固定镜面体3的镜体固定板12,所述镜面体3的镜面方向朝下,用以反射来自导光柱6的光线到达下方太阳能板2,并与太阳能板2的光亮板面配合形成光亮空间,有效提高太阳能板2的发电效率,提升了整体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光柱6使用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无色玻璃材料,用以提升光传导效率;所述支架体1、辅助立杆4和定位座5使用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合金钢,用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牢靠稳定性;所述支架体1、辅助立杆4和定位座5分别与地面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螺钉直接固定、通过螺纹连接预埋件固定,用以提高结构基础稳定性,减少用工成本;相邻两组所述板体固定架11之间的垂直间距范围采用25cm~40cm,用以使垂直相邻两组太阳能板2保持预定间距,保证来自导光柱6的光线可充分传导至太阳能板2上。

    多组所述太阳能板2并联电连接有外部的蓄电池,且太阳能板2与蓄电池之间电接设有光伏控制器,所述的蓄电池与外部负载电连接。

    该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时,首先太阳光分别照射至支架体1上最顶端的太阳能板2以及导光柱6顶端,使整体可获得单层太阳能板2结构所能产生的发电量;

    其次太阳光沿导光柱6传导并依次反射和折射到外侧的太阳能板2上,其中发射至镜面体3上的光线被反射至下方的太阳能板2,同时太阳能板2的光亮板面将部分光线发射至镜面体3,形成光亮空间;

    最后太阳能板2产生的总电能经过光伏控制器传输至蓄电池储存即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体,所述的支架体上设有至少两组垂直分布的太阳能板,相邻两组所述太阳能板间设有预定间距,所述的太阳能板侧部设有导光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体设有相对应的两组,且两组支架体上分别同体设有不同高度的若干组板体固定架,所述的太阳能板一端分别固接至板体固定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太阳能板另一端套接至固定于地面的辅助立杆上,所述的辅助立杆位于各太阳能板下方分别同体设有托载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其特征是,相邻两组所述板体固定架之间的垂直间距范围采用25cm~40c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其特征是,非位于支架体最下方的多组太阳能板底部分别设有镜面方向朝下的镜面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板体固定架上分别同体设有与镜面体螺纹连接的镜体固定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光柱底部套接至固定于地面的定位座内,且导光柱顶端高于支架体上最顶部的太阳能板。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光柱采用顶端为平面的三棱柱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板和支架体,所述的支架体上设有至少两组垂直分布的太阳能板,相邻两组所述太阳能板间设有预定间距,所述的太阳能板侧部设有导光柱。该太阳能发电采光装置通过导光柱对太阳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使多组垂直设置的太阳能板均能有效接收到太阳光,在相同的平面空间内可设置更多太阳能板,有效提升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勋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1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