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7-02  12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大多数电子设备支架主要由底座和支架主体构成。由于一些电子设备可能尺寸较大,所以底座在桌面也占据一定的空间。日常办公过程中,人们随身配置的电子产品众多,其中手机尤其突出。

    市面上,带有手机放置槽的电子设备支架也越来越多,但是这种电子设备支架具有一个缺点就是,在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上安装手机放置槽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螺纹连接或热熔等工艺,安装过程复杂,严重影响组装的效率。

    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用于解决现有用于电子设备支架的手机放置槽生产安装过程中需要配合螺丝、热熔等方式,造成安装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包括环形嵌入件和盖板;

    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嵌入件形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环形嵌入件活动安装于所述通孔内,从而形成手机放置槽;

    所述环形嵌入件包括相互依次进行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向所述环形嵌入件的外侧延伸形成第一插入面,所述第一插入面远离所述环形嵌入件的一侧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入槽;所述第二侧边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入件;

    所述通孔包括相互依次进行连接的第五侧边、第六侧边、第七侧边以及第八侧边,其中所述第五侧边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插入槽相匹配的第二插入件;所述第六侧边向通孔的内侧延伸形成第二插入面,所述第二插入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插入件相匹配的第二插入槽;

    所述环形嵌入件与所述盖板安装时,所述第一插入件插入于所述第二插入槽内,使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六侧边进行卡合;所述第二插入件插入于所述第一插入槽内,使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进行卡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相对设置;

    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所述第六侧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七侧边与所述第八侧边相对设置。

    可选地,每两个所述第一插入槽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插入槽,所述第三插入槽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的外侧;

    所述第五侧边的内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三插入槽相匹配的第三插入件,所述第三插入件朝向所述第六侧边;

    所述环形嵌入件与所述盖板安装时,所述第三插入件入与所述第三插入槽内,使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进行卡合。

    可选地,每两个所述第一插入件之间等间距设置有两个第四插入件;

    每两个所述第二插入槽之间还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四插入件相匹配的第四插入槽;

    所述环形嵌入件与所述盖板安装时,所述第四插入件插入于所述第四插入槽内,使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六侧边进行卡合。

    可选地,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上均设置有第五插入件;

    所述第七侧边和所述第八侧边均向所述通孔的内侧延伸形成第三插入面,所述第三插入面上设置有第五插入槽;

    所述环形嵌入件与所述盖板安装时,所述第五插入件插入于所述第五插入槽内,使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七侧边进行卡合,使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八侧边进行卡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入面与所述第一侧边呈预设夹角进行设置;

    所述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所述第二插入槽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四插入槽的开口尺寸。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入件的结构与所述四插入件的结构不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底座;

    所述底座包括有手机放置槽结构;

    所述支架本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嵌入件与盖板之间是通过卡扣进行组装的,不需要采用螺纹连接或热熔的方式,组装更加简单,具体为环形嵌入件与盖板安装时,第一插入件插入于第二插入槽内,使第二侧边与第六侧边进行卡合;第二插入件插入于第一插入槽内,使第一侧边与第五侧边进行卡合,通过上述的设计,环形嵌入件能够与盖板紧紧固定在一起,而且安装更加简单,快捷,大大提升了组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中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中的盖板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中的盖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中的环形嵌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中的环形嵌入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中的环形嵌入件与盖板相结合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盖板1;环形嵌入件2;底座3;支架本体4;

    通孔101;第五侧边102;第六侧边103;第七侧边104;第八侧边105;第三插入件106;第二插入面107;第二插入槽108;第四插入槽109;第二插入件110;第三插入面111;第五插入槽112;

    第一侧边201;第二侧边202;第三侧边203;第四侧边204;第一插入面205;第一插入槽206;第三插入槽207;第一插入件208;第四插入件209;第五插入件2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用于解决现有用于电子设备支架的手机放置槽生产安装过程中需要配合螺丝、热熔等方式,造成安装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包括:

    环形嵌入件2和盖板1;

    盖板1上开设有与环形嵌入件2形状相匹配的通孔101,环形嵌入件2活动安装于通孔101内,从而形成手机放置槽;

    环形嵌入件2包括相互依次进行连接的第一侧边201、第二侧边202、第三侧边203以及第四侧边204,其中第一侧边201向环形嵌入件2的外侧延伸形成第一插入面205,第一插入面205远离环形嵌入件2的一侧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入槽206;第二侧边202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入件208;

    通孔101包括相互依次进行连接的第五侧边102、第六侧边103、第七侧边104以及第八侧边105,其中第五侧边102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第一插入槽206相匹配的第二插入件110;第六侧边103向通孔101的内侧延伸形成第二插入面107,第二插入面107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第一插入件208相匹配的第二插入槽108;

    环形嵌入件2与盖板1安装时,第一插入件208插入于第二插入槽108内,使第二侧边202与第六侧边103进行卡合;第二插入件110插入于第一插入槽206内,使第一侧边201与第五侧边102进行卡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插入槽206和第二插入槽108的开口均朝上,第一插入件208和第二插入件110均朝下。

    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嵌入件2与盖板1之间是通过卡扣进行组装的,不需要采用螺纹连接或热熔的方式,组装更加简单,具体为环形嵌入件2与盖板1安装时,第一插入件208插入于第二插入槽108内,使第二侧边202与第六侧边103进行卡合;第二插入件110插入于第一插入槽206内,使第一侧边201与第五侧边102进行卡合,通过上述的设计,环形嵌入件2能够与盖板1紧紧固定在一起,而且安装更加简单,快捷,大大提升了组装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侧边201与第二侧边202相对设置,第三侧边203与第四侧边204相对设置;

    第五侧边102与第六侧边103相对设置,第七侧边104与第八侧边105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每两个第一插入槽206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插入槽207,第三插入槽207设置于第一侧边201的外侧;

    第五侧边102的内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第三插入槽207相匹配的第三插入件106,第三插入件106朝向第六侧边103;

    环形嵌入件2与盖板1安装时,第三插入件106入与第三插入槽207内,使第一侧边201与第五侧边102进行卡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环形嵌入件2与盖板1进行安装时,将第二插入件110插入于第一插入槽206中的同时,还需要将第三插入件106插入于第三插入槽207内,使得第五侧边102与第一侧边201之间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其不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分离。

    进一步地,每两个第一插入件208之间等间距设置有两个第四插入件209;

    每两个第二插入槽108之间还设置有两个与第四插入件209相匹配的第四插入槽109;

    环形嵌入件2与盖板1安装时,第四插入件209插入于第四插入槽109内,使第二侧边202与第六侧边103进行卡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环形嵌入件2与盖板1进行安装时,将第一插入件208插入于第二插入槽108的同时,还需要将第四插入件209插入于第四插入槽109中,使得第六侧边103与第二侧边202结合更加紧密。

    进一步地,第三侧边203和第四侧边204上均设置有第五插入件210;

    第七侧边104和第八侧边105均向通孔101的内侧延伸形成第三插入面111,第三插入面111上设置有第五插入槽112;

    环形嵌入件2与盖板1安装时,第五插入件210插入于第五插入槽112内,使第三侧边203与第七侧边104进行卡合,使第四侧边204与第八侧边105进行卡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环形嵌入件2与盖板1能够结合更加紧密,利用第五插入件210插入于第五插入槽112内,使得环形嵌入件2的第三侧边203和第四侧边204更好地与通孔101的第七侧边104和第八侧105边进行紧密结合,使得整个手机放置槽结构更加紧实。

    进一步地,第一插入面205与第一侧边201呈预设夹角进行设置;该夹角为锐角。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插入面205与第一侧边201呈锐角夹角进行设置,会使环形嵌入件2与盖板1结合所产生的手机放置槽结构的槽壁呈现斜面的状态,通过这样的设计,手机放置在该放置槽结构内会呈一定角度倾斜,符合人体工程学需求的同时,并保护手机屏幕表面不被刮花。

    进一步地,第二插入槽108的开口尺寸大于第四插入槽109的开口尺寸。

    进一步地,第一插入件208的结构与四插入件的结构不同。

    上述是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工作人员再组装产品时更加简单,工作效率更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应用了实施例一中的手机放置槽结构,请参阅图8,该电子设备支架具体包括:

    底座3和支架本体4,支架本体4设置于所述底座3上,底座3上包括有实施例一中所提及的手机放置槽结构。

    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电子设备的支架也能够充当手机支架的角色,使计算机电子设备的底座3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节省了更多空间。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架本体4可以具有伸缩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使得安装于支架本体4上的电子设备上升和下降一定的距离,以符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电子设备支架可以为显示器支架。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可采用双色注塑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其中,双色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从而实现注塑出来的零件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成型工艺。有的两种材料是不同颜色的,有的是软硬不同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装配等性能。

    例如,需要在该手机槽结构内增加带有不同颜色和材料的装饰件时,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两种不同颜色和材质的塑料,运用上述的双色注塑工艺制造本手机槽结构,通过此方式,可增加产品的美观以及性能。

    以上的描述为本实施例中的手机放置槽结构可采用的制造工艺,本实施例中的手机放置槽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制造工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嵌入件(2)和盖板(1);

    所述盖板(1)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嵌入件(2)形状相匹配的通孔(101),所述环形嵌入件(2)活动安装于所述通孔(101)内,从而形成手机放置槽;

    所述环形嵌入件(2)包括相互依次进行连接的第一侧边(201)、第二侧边(202)、第三侧边(203)以及第四侧边(204),其中所述第一侧边(201)向所述环形嵌入件(2)的外侧延伸形成第一插入面(205),所述第一插入面(205)远离所述环形嵌入件(2)的一侧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入槽(206);所述第二侧边(202)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入件(208);

    所述通孔(101)包括相互依次进行连接的第五侧边(102)、第六侧边(103)、第七侧边(104)以及第八侧边(105),其中所述第五侧边(102)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插入槽(206)相匹配的第二插入件(110);所述第六侧边(103)向通孔(101)的内侧延伸形成第二插入面(107),所述第二插入面(107)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插入件(208)相匹配的第二插入槽(108);

    所述环形嵌入件(2)与所述盖板(1)安装时,所述第一插入件(208)插入于所述第二插入槽(108)内,使所述第二侧边(202)与所述第六侧边(103)进行卡合;所述第二插入件(110)插入于所述第一插入槽(206)内,使所述第一侧边(201)与所述第五侧边(102)进行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放置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201)与所述第二侧边(20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边(203)与所述第四侧边(204)相对设置;

    所述第五侧边(102)与所述第六侧边(103)相对设置,所述第七侧边(104)与所述第八侧边(105)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放置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第一插入槽(206)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插入槽(207),所述第三插入槽(207)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201)的外侧;

    所述第五侧边(102)的内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三插入槽(207)相匹配的第三插入件(106),所述第三插入件(106)朝向所述第六侧边(103);

    所述环形嵌入件(2)与所述盖板(1)安装时,所述第三插入件(106)入与所述第三插入槽(207)内,使所述第一侧边(201)与所述第五侧边(102)进行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放置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第一插入件(208)之间等间距设置有两个第四插入件(209);

    每两个所述第二插入槽(108)之间还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四插入件(209)相匹配的第四插入槽(109);

    所述环形嵌入件(2)与所述盖板(1)安装时,所述第四插入件(209)插入于所述第四插入槽(109)内,使所述第二侧边(202)与所述第六侧边(103)进行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放置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边(203)和所述第四侧边(204)上均设置有第五插入件(210);

    所述第七侧边(104)和所述第八侧边(105)均向所述通孔(101)的内侧延伸形成第三插入面(111),所述第三插入面(111)上设置有第五插入槽(112);

    所述环形嵌入件(2)与所述盖板(1)安装时,所述第五插入件(210)插入于所述第五插入槽(112)内,使所述第三侧边(203)与所述第七侧边(104)进行卡合,使所述第四侧边(204)与所述第八侧边(105)进行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放置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面(205)与所述第一侧边(201)呈预设夹角进行设置;

    所述夹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放置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入槽(108)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四插入槽(109)的开口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放置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件(208)的结构与所述第四插入件(209)的结构不同。

    9.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4)和底座(3);

    所述底座(3)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手机放置槽结构;

    所述支架本体(4)安装于所述底座(3)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放置槽结构及电子设备支架,用于解决现有用于电子设备支架的手机放置槽在生产安装过程中需要配合螺丝、热熔等方式,造成安装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环形嵌入件和盖板;盖板上开设有通孔;环形嵌入件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第一侧边向环形嵌入件的外侧延伸形成第一插入面,第一插入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入槽;第二侧边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入件;通孔包括第五侧边、第六侧边、第七侧边以及第八侧边,第五侧边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第一插入槽相匹配的第二插入件;第六侧边向通孔的内侧延伸形成第二插入面,第二插入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第一插入件相匹配的第二插入槽。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勇;王柏林;张秀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0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