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视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6-30  123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近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防近视矫正器。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儿童接触此类电子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存在形成近视的隐患。为了保证儿童眼睛与手机或平板电脑有合适的距离,我们研发了名称为“一种儿童用手机防近视矫正器”、专利号为2019205300208,以及名称为“儿童手机防近视矫正器”、专利号为2019203628862的两种产品,彻底解决了安全距离的问题。

    但是此两种产品在使用时,需要用手扶住壳体,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如果需要做笔记等手部动作,会存在一定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防近视矫正器,可以将壳体倾斜放置,以适应儿童坐姿观看的需求,并且无需使用双手扶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防近视矫正器,包括壳体,还包括一端与壳体侧壁铰接的第一支架,以及一端与第一支架铰接的第二支架,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第二支架另一端适配的卡槽。

    本方案使用时,将手机或平板电脑固定在壳体中,旋转展开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即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卡在相应的卡槽中,利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对壳体进行双点支撑,通过设置的卡槽限制第二支架自行转动落下,提高支撑可靠性。

    作为优化,还包括使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靠近壳体转动的第一扭簧。通过设置第一扭簧,使第二支架顶紧卡槽,防止了第二支架从卡槽脱出。

    作为优化,还包括使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靠近壳体转动的第二扭簧。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第二支架远离第二铰轴的一端始终贴紧壳体,并在第一支架旋转的过程中伸至不同的卡槽,第一支架的角度调整到合适位置,第二支架伸至对应的卡槽中,从而利用第二支架对倾斜的壳体进行支撑,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扭簧的扭力大于第二扭簧的扭力。本优化方案的设置,使得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收起时,与壳体贴合更紧,减小体积,便于收纳。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与第二支架适配的容置孔。本优化方案通过开设容置孔,在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收起时,第二支架位于容置孔内,进一步减小了收起后的体积。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支架远离第一铰轴的一端还铰接有底座。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底座,增大了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矫正器的稳定性。

    作为优化,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板和固设于支撑板顶面的耳板,底座和第一支架通过穿过耳板和第一支架的销轴铰接,所述销轴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顶至第一支架销轴穿过孔内壁的弹簧。本优化方案的底座通过支撑板与桌面接触,既增大了接触面积,又避免了对桌面的划伤;通过在凹槽内设置弹簧,在使用时,通过弹簧顶至销轴穿过孔内壁所产生的摩擦力对底座与第一支架的相对角度进行固定,使底座在转动任意角度后不会在自重作用下转动,起到微阻力定型的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凹槽内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凸台,所述弹簧的两端位于凹槽内,弹簧的两端之间与凸台相对处顶至第一支架销轴穿过孔内壁。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凸台使弹簧发生较小弯曲,从而使弹簧稍凸出于凹槽,在安装时弹簧发生径向的形变,该形变的回弹力使弹簧顶紧穿过孔内壁,相对于底座的转动形成微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支架对倾斜壳体进行支撑,双手在使用手机时得到解放,使用更加方便;通过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设置,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具有向靠近壳体转动的趋势,有效防止了第二支架从卡槽中脱出,提高了矫正器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张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收起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销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壳体,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底座,5、销轴,6、第一扭簧,7、第二扭簧,8、弹簧,9、凹槽,1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防近视矫正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侧壁外侧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一端与壳体侧壁铰接的第一支架2、使第一支架2的另一端靠近壳体转动的第一扭簧6,以及一端与第一支架铰接的第二支架3和使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靠近壳体转动的第二扭簧7,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的铰接点位于第一支架与壳体铰接点的下方、第一支架高度方向中点的上方,第一支架与壳体之间,以及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分别通过水平铰轴铰接。壳体上设有与第二支架另一端即远离壳体的一端适配的若干卡槽10,各卡槽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均匀布置。

    第一扭簧与第二扭簧的形变力方向一致,第一扭簧的扭力大于第二扭簧的扭力,第一支架的上端开设有安装第一扭簧的预留孔,第二支架的上端开设有安装第二扭簧的预留孔。第一扭簧的一端与壳体1上设置的勾挂槽勾挂,另一端按压在第一支架上,使第一支架有足够的力量向内回收贴紧在壳体外壁上。第二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架上设置的勾挂槽中,另一端紧压在第二支架内设置的压槽中,使第二支架实时紧贴在壳体外壁上,并紧贴卡槽滑动,从而实现对壳体进行调节角度和保持角度。

    第一支架上开设有与第二支架适配的容置孔,在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收起时,第二支架位于容置孔内。

    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即远离壳体的一端还铰接有底座4。本实施例的底座4包括支撑板和固设于支撑板顶面的耳板,底座和第一支架通过穿过耳板和第一支架的销轴5铰接,所述销轴5上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设有顶至第一支架销轴穿过孔内壁的弹簧8。为了简化结构,本实施例在凹槽内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凸台,所述弹簧的两端位于凹槽内,弹簧的两端之间与凸台相对处顶至第一支架销轴穿过孔内壁。

    本实施例的矫正器在使用时,将手机或平板电脑固定在矫正器底部的夹持装置上,然后倾斜壳体,并张开第一支架,壳体和第一支架下端的底座均放置在桌面上,将第一支架调整至合适角度后,第二支架顶至对应的卡槽中,在两个扭簧的作用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角度被固定,对壳体进行支撑,无需使用双手进行扶持。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近视矫正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壳体侧壁铰接的第一支架(2),以及一端与第一支架铰接的第二支架(3),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第二支架另一端适配的卡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视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第一支架(2)的另一端靠近壳体转动的第一扭簧(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近视矫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靠近壳体转动的第二扭簧(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近视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簧的扭力大于第二扭簧的扭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视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与第二支架适配的容置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视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第一铰轴的一端还铰接有底座(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近视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支撑板和固设于支撑板顶面的耳板,底座和第一支架通过穿过耳板和第一支架的销轴(5)铰接,所述销轴(5)上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设有顶至第一支架销轴穿过孔内壁的弹簧(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近视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凸台,所述弹簧的两端位于凹槽内,弹簧的两端之间与凸台相对处顶至第一支架销轴穿过孔内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近视矫正器,包括壳体,还包括一端与壳体侧壁铰接的第一支架、使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靠近壳体转动的第一扭簧,以及一端与第一支架铰接的第二支架和使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靠近壳体转动的第二扭簧,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第二支架远离第二铰轴一端适配的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架对倾斜壳体进行支撑,双手在使用手机时得到解放,使用更加方便;通过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设置,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具有向靠近壳体转动的趋势,有效防止了第二支架从卡槽中脱出,提高了矫正器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黑蓓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2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0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