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通讯设备可分为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如对讲机、手机、计算机、调制解调器、无线电台等都是通讯设备,现有的一些通讯设备如对讲机采用小体积的设计来实现便于携带的目的,这就使得对讲机在竖立放置时容易存在放置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解决了现有的一些通讯设备如对讲机采用小体积的设计来实现便于携带的目的,这就使得对讲机在竖立放置时容易存在放置不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包括机体外壳、横向撑板和竖向撑板,所述机体外壳的底部表面开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横向撑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连接块,所述弹簧连接块的外表面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外壳的底部内侧位于第一弹簧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槽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撑板,所述机体外壳的底部内侧位于第一弹簧槽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弹簧槽,所述第三弹簧槽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梢。
优选的,所述横向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对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梢的底端匹配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梢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拨轴,所述机体外壳的后表面开设有与拨轴相匹配的拨轴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梢与竖向撑板的底端均为楔形结构,且所述楔形结构的弯曲面均面向弹簧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机体外壳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天线,所述机体外壳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机体外壳的侧表面设置有功能按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撑板的设计,便于增加机体外壳底部的放置面积,从而增加机体的放置稳定性,通过竖向撑板的设计,便于减少因横向撑板的存在产生的放置高度差,从而使得机体的放置更加稳定,通过限位梢和限位孔的设计,便于对横向撑板的位置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的侧视部分结构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的侧视部分结构剖视图二。
图中:1机体外壳、2天线、3调节旋钮、4功能按键、5竖向撑板、6横向撑板、7第一弹簧、8弹簧连接块、9限位孔、10第一弹簧槽、11第二弹簧槽、12第二弹簧、13第三弹簧槽、14第三弹簧、15限位梢、16拨轴槽、17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包括机体外壳1、横向撑板6和竖向撑板5,机体外壳1的底部表面开设有第一弹簧槽10,第一弹簧槽10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横向撑板6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连接块8,弹簧连接块8的外表面与第一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机体外壳1的底部内侧位于第一弹簧槽1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弹簧槽11,第二弹簧槽11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第二弹簧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撑板5,机体外壳1的底部内侧位于第一弹簧槽1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弹簧槽13,第三弹簧槽13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第三弹簧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梢15。
为了便于对横向撑板6的位置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向撑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对限位孔9,限位孔9与限位梢15的底端匹配卡合连接。
为了便于通过拨轴17将限位梢15向上拨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梢15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拨轴17,机体外壳1的后表面开设有与拨轴17相匹配的拨轴槽16。
为了便于横向撑板6在机体外壳1底部的滑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梢15与竖向撑板5的底端均为楔形结构,且楔形结构的弯曲面均面向弹簧连接块8。
为了便于对讲机的远程通话,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机体外壳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天线2,机体外壳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3,机体外壳1的侧表面设置有功能按键4。
本实施例中,首先,在竖立放置对讲机时,向机体外壳1的后表面处推动横向撑板6,使限位梢15的底端从一个限位孔9内滑动卡合进另一个限位孔9内,此时横向撑板6从机体外壳1的底部滑出,进而增加了机体外壳1的底部与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机体的放置稳定性,与此同时,当横向撑板6从竖向撑板5的底部滑出时,竖向撑板5在第二弹簧12的弹力推动下与台面接触,从而对机体起到竖直方向的支撑作用,避免机体发生歪斜,当拿起对讲机时,向上拨动拨轴17,使限位梢15的底端从限位孔9内脱出,此时横向撑板6在第一弹簧7的弹性收缩作用下重新移动到机体外壳1的底端,横向撑板6在复位移动时会通过竖向撑板5底端的楔形结构将竖向撑板5向上顶起,从而将竖向撑板5收入第二弹簧槽11内,通过上述方式,不仅可以将横向撑板6从机体外壳1的底端抽出后增加机体与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加机体的放置稳定性,同时可以将横向撑板6收纳在机体外壳1的底部,避免占用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包括机体外壳(1)、横向撑板(6)和竖向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的底部表面开设有第一弹簧槽(10),所述第一弹簧槽(10)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横向撑板(6)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连接块(8),所述弹簧连接块(8)的外表面与第一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体外壳(1)的底部内侧位于第一弹簧槽(1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弹簧槽(11),所述第二弹簧槽(11)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所述第二弹簧(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向撑板(5),所述机体外壳(1)的底部内侧位于第一弹簧槽(1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弹簧槽(13),所述第三弹簧槽(13)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所述第三弹簧(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梢(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撑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一对限位孔(9),所述限位孔(9)与限位梢(15)的底端匹配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梢(15)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拨轴(17),所述机体外壳(1)的后表面开设有与拨轴(17)相匹配的拨轴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梢(15)与竖向撑板(5)的底端均为楔形结构,且所述楔形结构的弯曲面均面向弹簧连接块(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天线(2),所述机体外壳(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3),所述机体外壳(1)的侧表面设置有功能按键(4)。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