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及其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6-29  103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及其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常见的超声波雾化换能器的频率一般为1.7mhz-2.4mhz,广泛用于加湿器、医用雾化器、香薰机等领域。其雾化驱动电路一般采用电容反馈式电路,输入电压在24v-48v,输入电功率在10w以上,其中功率放大三极管采用3834,3835,bu406等大体积大功率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全部或部分采用插焊元件。驱动电路模块体积较大,很难使用在较小空间和小雾化量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及其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模块,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雾化装置驱动电路模块体积较大,难以应用于较小空间和小雾化量的使用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板,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mos管q1以及保险丝,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在电源两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依次与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电感l2以及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还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l2和所述第一电容c1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还依次与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五电容c5连接并返回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还依次与所述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二电容c2并返回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mos管q1的g极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五电容c5之间,所述mos管q1的s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所述保险丝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d极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模块,包括:弹性体、三极管、散热板以及如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路板,所述散热板包括板体和在所述板体背侧布置的散热翅片,所述三极管与所述板体贴合,所述驱动电路板通过弹性体与所述三极管挤压固定。

    其中,所述散热板为u型结构,所述板体包括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竖板,所述散热翅片包括设于所述底板背侧的第一翅片和设于所述竖板背侧的第二翅片。

    其中,所述弹性体为硅胶垫、橡胶垫、弹簧垫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包括:超声波雾化换能器和如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路模块,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

    其中,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由圆片状或球冠状的压电陶瓷晶片组成。

    其中,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为2.5mhz-5mhz,功率为8w以下,输入电压不超过12v。

    其中,所述三极管采用d1691型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及其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模块,通过对驱动电路板的电路改造以及驱动电路模块的结构改造,散热板既可以散热,又可以作为驱动电路模块的外壳,使得驱动电路模块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节省空间,可适用于较小空间的雾化环境以及小雾化量的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模块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

    图中:1、驱动电路板;2、弹性体;3:三极管;4、散热板;41、板体;42、散热翅片;5、驱动电路模块;6、超声波雾化换能器;7、保险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板,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mos管q1以及保险丝7,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在电源两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依次与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电感l2以及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还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l2和所述第一电容c1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还依次与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五电容c5连接并返回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还依次与所述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二电容c2并返回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mos管q1的g极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五电容c5之间,所述mos管q1的s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所述保险丝7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d极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板中,第一电阻r1的电阻为3kω,第二电阻r2的电阻为1.5kω,第三电阻r3的电阻为390欧姆、第四电阻r4的电阻为1欧姆,且上述电阻均采用1206封装形式;第一电容c1的电容为10nf、第二电容c2的电容为1nf、第三电容c3的电容为0.1nf、第四电容c4的电容为33nf、第五电容c5的电容为100pf,且上述电容均采用1206封装形式;第一电感l1为47μh的cd54型电感、第二电感l2的电感为100μh且采用1206的封装形式,保险丝7的允许通过电流为1000ma且采用1206的封装形式,从而减小驱动电路板的体积。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模块,包括:弹性体2、三极管3、散热板4以及如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路板1,所述散热板4包括板体41和在所述板体背侧布置的散热翅片42,所述三极管3与所述板体41贴合,所述驱动电路板1通过弹性体2与所述三极管3挤压固定。

    具体的,本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模块中的散热板4结构包括在上面的板体41和在下面的散热翅片42,相邻散热翅片42的间隔距离相等,可实现散热功能,板体41可充当驱动电路模块5的外壳,节省了驱动电路模块5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路模块5的整体尺寸为:长为28.2cm,宽为15cm,高为10cm。

    其中,所述散热板4为u型结构,所述板体41包括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竖板,所述散热翅片42包括设于所述底板背侧的第一翅片和设于所述竖板背侧的第二翅片。本实施例的u型结构散热板为半包围结构,三面均具有散热翅片42,且可充当驱动电路模块的外壳,起到防撞、保护和支撑的作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将三极管3、弹性体2以及驱动电路板1由下至上放置在底板上,竖板立于其两侧,起到支撑、保护和散热的作用。

    其中,所述弹性体2为硅胶垫、橡胶垫、弹簧垫中的一种。根据实际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用其他材质制成弹性体2,本实施例中的硅胶垫、橡胶垫以及弹簧垫需具有高弹性和一定的耐热性能。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包括:超声波雾化换能器6和如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电路模块5,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6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5连接。

    具体的,本超声波雾化换能器6的谐振频率为2.5mhz-5mhz,功率为8w以下,输入电压不超过12v。与传统的电容反馈式超声波雾化驱动电路相比,由于采用了高频率的雾化换能器,功率和输入电压均可较大幅度降低。从而可使用小体积的三极管d1691,电阻电容电感可采用1206封装的贴片元件

    其中,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6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

    其中,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6由圆片状或球冠状的压电陶瓷晶片组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及其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模块,通过对驱动电路板的电路改造以及驱动电路模块的结构改造,散热板既可以散热,又可以作为驱动电路模块的外壳,使得驱动电路模块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节省空间;同时在12v以下的输入电压下可以进行雾化,且雾化量大于30ml/h,雾化颗粒大小3-4微米,采用了高频率的雾化换能器,功率和输入电压均可较大幅度降低,从而可使用小体积的三极管d1691,进一步地减小超声波雾化装置的体积,可适用于较小空间的雾化环境以及小雾化量的应用领域。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mos管q1以及保险丝,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在电源两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依次与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电感l2以及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还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l2和所述第一电容c1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还依次与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五电容c5连接并返回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还依次与所述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二电容c2并返回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mos管q1的g极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第五电容c5之间,所述mos管q1的s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感l1、所述保险丝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d极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

    2.一种应用于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的驱动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体、三极管、散热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的驱动电路板,所述散热板包括板体和在所述板体背侧布置的散热翅片,所述三极管与所述板体贴合,所述驱动电路板通过弹性体与所述三极管挤压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为u型结构,所述板体包括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竖板,所述散热翅片包括设于所述底板背侧的第一翅片和设于所述竖板背侧的第二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硅胶垫、橡胶垫、弹簧垫中的一种。

    5.一种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波雾化换能器和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模块,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由圆片状或球冠状的压电陶瓷晶片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雾化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为2.5mhz-5mhz,功率为8w以下,输入电压不超过12v。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采用d1691型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超声波雾化装置及其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板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MOS管Q1以及保险丝;驱动电路板包括弹性体、三极管、散热板以及本驱动电路板。本实用新型对驱动电路板的电路改造和驱动电路模块的结构改造,散热板既可以散热,又可以作为驱动电路模块的外壳,驱动电路模块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可适用于较小空间的雾化环境以及小雾化量的应用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咸威;咸寿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东方金荣超声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80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