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6-25  75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



    背景技术:

    手机、全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智能手机具有无线接入物联网功能、人性化、运行速度快的优点,体积较轻,易于携带,为了便于保护使用者的视力,降低屏幕蓝光对使用者眼镜的伤害,有些手机在屏幕正面设置有抗蓝光膜。现有的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在使用时,抗蓝光膜有一定的厚度,导致使用者在握持手机过程中,抗蓝光膜边缘处与手部发生摩擦,易造成抗蓝光膜边缘翘起,导致贴合效果不佳,影响使用,另外手机背部没有很好的通风散热机构,在手机充电时,手机背部与放置平面贴靠时的间隙较少,易造成手机背部散热效果不佳,机身发热严重,有些手机充电时直接放置于书纸平面或者棉被表面时,散热效果不佳造成机身发热严重的高温,甚至有可能引起火灾,安全性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在使用时,抗蓝光膜有一定的厚度,导致使用者在握持手机过程中,抗蓝光膜边缘处与手部发生摩擦,易造成抗蓝光膜边缘翘起,导致贴合效果不佳,影响使用,另外手机背部没有很好的通风散热机构,在手机充电时,手机背部与放置平面贴靠时的间隙较少,易造成手机背部散热效果不佳,机身发热严重,有些手机充电时直接放置于书纸平面或者棉被表面时,散热效果不佳造成机身发热严重的高温,甚至有可能引起火灾,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所述手机本体的正面设置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内侧包含有蓝光膜、银纳米层及钢化膜层,所述蓝光膜上设置有钢化膜层,所述钢化膜层上表面喷涂有银纳米层,所述手机本体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设置有防护硅胶垫,所述防护硅胶垫上表面与保护膜顶端齐平,所述防护硅胶垫外表面与手机本体外侧壁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手机本体下表面设置有散热通风机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通风结构包括导热硅胶块、第一散热孔及第二散热孔,所述手机本体下表面通过胶水粘黏固定有导热硅胶块,所述导热硅胶块的内侧包含有第一散热孔及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散热孔及第二散热孔的两端均贯穿导热硅胶块的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导热硅胶块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凸起,所述凸起为“t”字型。

    优选的,所述导热硅胶块的厚度为手机本体厚度的九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所述导热硅胶块的形状与手机本体形状相同。

    优选的,所述防护硅胶垫的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防护硅胶垫的两侧壁,所述通孔沿防护硅胶垫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银纳米层上表面设置有疏油层,所述疏油层与钢化膜层的形状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防护硅胶垫、蓝光膜、钢化膜层及银纳米层,便于避免手机本体正面的抗蓝光膜边缘与握持手机本体的手掌直接接触,易造成接触时的摩擦力带动抗蓝光膜边缘翘起,造成贴合效果不佳,易形成气泡,影响抗蓝光膜的使用效果,便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通过设置有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及导热硅胶块,便于对手机本体背部散热,避免手机本体背部与放置平面直接贴靠,造成两者之间的间隙较小,易造成手机本体背部通风散热效果不佳,在充电时易造成手机本体背部发热严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机本体;2、保护膜;3、防护硅胶垫;4、通孔;5、第一散热孔;6、第二散热孔;7、导热硅胶块;8、凸起;9、疏油层;10、银纳米层;11、钢化膜层;12、蓝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手机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保护膜2,保护膜2内侧包含有蓝光膜12、银纳米层10及钢化膜层11,蓝光膜12上设置有钢化膜层11,钢化膜层11上表面喷涂有银纳米层10,便于提高抗菌性,便于手指的整洁,手机本体1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侧设置有防护硅胶垫3,便于避免保护膜2边缘与使用者握持的手部直接摩擦,导致保护膜2边缘翘起,防护硅胶垫3上表面与保护膜2顶端齐平,防护硅胶垫3外表面与手机本体1外侧壁处于同一平面,便于更好的握持效果,手机本体1下表面设置有散热通风机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散热通风结构包括导热硅胶块7、第一散热孔5及第二散热孔6,手机本体1下表面通过胶水粘黏固定有导热硅胶块7,导热硅胶块7的内侧包含有第一散热孔5及第二散热孔6,便于提高手机本体1背部的通风散热效果,便于降温,第一散热孔5与第二散热孔6相互垂直,第一散热孔5及第二散热孔6的两端均贯穿导热硅胶块7的外侧壁。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热硅胶块7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凸起8,凸起8为“t”字型,便于防滑,提高握持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热硅胶块7的厚度为手机本体1厚度的九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导热硅胶块7的形状与手机本体1形状相同。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硅胶垫3的内侧设置有通孔4,通孔4贯穿防护硅胶垫3的两侧壁,通孔4沿防护硅胶垫3周向均匀分布,便于降低防护硅胶垫3的用料,节省成本,同时降低自身重量。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银纳米层10上表面设置有疏油层9,便于更好的透光性及疏水疏油性,疏油层9与钢化膜层11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疏油层9材质为纳米二氧化硅,通过喷涂在银纳米层10上表面构成,便于良好的透光性及疏水疏油性,银纳米层10对各种细菌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便于长期与手指接触后保障手指的整洁度,提高安全性,通过防护硅胶垫3便于隔离钢化膜层11外边缘与手掌的接触,便于很好的防止使用者握持手机本体1时,握持手部与钢化膜层11外边缘接触,导致钢化膜层11边缘翘起,影响蓝光膜12与手机本体1的贴合效果,易产出气泡,在放置时,通过导热硅胶块7便于抬高手机本体1与放置平面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第一散热孔5及第二散热孔6对手机本体1底部进行散热,放置手机本体1与放置平面之间空隙较少,通风效果不佳,在充电时易造成背部发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保护膜(2),所述保护膜(2)内侧包含有蓝光膜(12)、银纳米层(10)及钢化膜层(11),所述蓝光膜(12)上设置有钢化膜层(11),所述钢化膜层(11)上表面喷涂有银纳米层(10),所述手机本体(1)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设置有防护硅胶垫(3),所述防护硅胶垫(3)上表面与保护膜(2)顶端齐平,所述防护硅胶垫(3)外表面与手机本体(1)外侧壁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手机本体(1)下表面设置有散热通风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风结构包括导热硅胶块(7)、第一散热孔(5)及第二散热孔(6),所述手机本体(1)下表面通过胶水粘黏固定有导热硅胶块(7),所述导热硅胶块(7)的内侧包含有第一散热孔(5)及第二散热孔(6),所述第一散热孔(5)与第二散热孔(6)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散热孔(5)及第二散热孔(6)的两端均贯穿导热硅胶块(7)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胶块(7)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凸起(8),所述凸起(8)为“t”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胶块(7)的厚度为手机本体(1)厚度的九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所述导热硅胶块(7)的形状与手机本体(1)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硅胶垫(3)的内侧设置有通孔(4),所述通孔(4)贯穿防护硅胶垫(3)的两侧壁,所述通孔(4)沿防护硅胶垫(3)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纳米层(10)上表面设置有疏油层(9),所述疏油层(9)与钢化膜层(11)的形状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蓝光功能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所述手机本体的正面设置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内侧包含有蓝光膜、银纳米层及钢化膜层,所述蓝光膜上设置有钢化膜层,所述钢化膜层上表面喷涂有银纳米层,所述手机本体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设置有防护硅胶垫;通过设置有防护硅胶垫、蓝光膜、钢化膜层及银纳米层,便于避免手机本体正面的抗蓝光膜边缘与握持手机本体的手掌直接接触,易造成接触时的摩擦力带动抗蓝光膜边缘翘起,造成贴合效果不佳,通过设置有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及导热硅胶块,避免手机本体背部与放置平面直接贴靠,易造成手机本体背部通风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研发人员:胡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卓信特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79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