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6-21  125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驱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can总线通信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稳定可靠的can通信电路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在工业领域,can通信传输稳定,只需要两根线就能将数据传输,大大的减少了工程上的通讯布线,在更复杂的工业环境,对于can通讯设备的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工业产品领域运用的can总线系统,没有进行隔离,从而在可靠性方面降低,导致传输稳定性下降。

    当今市场需要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系统外接收部can总线信号隔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包括

    系统电源模块,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can通信电路系统供电;

    隔离电源模块,所述隔离电源模块用于给隔离can模块供电;

    所述系统电源模块通过第一接口连接所述隔离电源模块,所述隔离电源模块通过第二接口连接所述隔离can模块,所述隔离can模块为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

    所述can通信电路系统还包括外设的can通信设备,所述can通信设备包括不少于两个can通信节点,所述can通信节点连接滤波保护模块,所述滤波保护模块用于吸收高浪涌电压能量并且进行电压钳位,所述滤波保护模块通过第三接口连接所述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所述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can总线转换模块,所述can总线转换模块用于对不同的所述can通信节点分别进行通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传输电路,所述传输电路包括不少于两个并联连接的can通信节点子电路,所述can通信节点子电路具体为,所述can总线转换模块并联连接电阻r1以及can通信节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an通信节点以及can通信节点子电路的数量为2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120欧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成本较低,并能够较好的实现隔离作用,而iso1050dub内部没有自带隔离电源,所以在系统里面增加了隔离电源模块为iso1050dub供电;

    2、本实用新型在信号输入处设置有滤波保护模块来吸收高浪涌电压能量并且进行电压钳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can通信节点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包括

    系统电源模块100,所述系统电源模块100用于给所述can通信电路系统供电;

    隔离电源模块200,所述隔离电源模块200用于给隔离can模块300供电;

    所述系统电源模块100通过第一接口110连接所述隔离电源模块200,所述隔离电源模块200通过第二接口210连接所述隔离can模块300,所述隔离can模块300为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

    所述can通信电路系统还包括外设的can通信设备400,所述can通信设备400包括不少于两个can通信节点410,所述can通信节点410连接滤波保护模块500,所述滤波保护模块500用于吸收高浪涌电压能量并且进行电压钳位,所述滤波保护模块500通过第三接口510连接所述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所述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600,所述控制器600包括can总线转换模块610,所述can总线转换模块610用于对不同的所述can通信节点410分别进行通信。

    其中,第一接口110为隔离电源的输入接口,第二接口210为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的输入电源接口,第三接口510为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的can总线接口。

    参照图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传输电路,所述传输电路包括不少于两个并联连接的can通信节点子电路,所述can通信节点子电路具体为,所述can总线转换模块610并联连接电阻r1以及can通信节点410。在外部设备中每个can通信节点都有自己的地址,然后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转换模块610对于不同的地址进行分别的通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an通信节点410以及can通信节点子电路的数量为2个,can通信节点就是外部的设备的can,一般有多个can节点构成,本实施例选用两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120欧姆。经过多次实验发现120欧姆的电阻r1能够较为完美的对信号反射以及回波进行吸收,当然在能够满足本方案的需求的前提下使用其他阻值的电阻r1也是可以的。

    在工作时,外设的can通信设备400发送数据到控制器600中,需要通过can总线进行传输,在传输到模块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在差分传输时,两根传输线上的信号会同时受到干扰,在遇到静电干扰的情况下,一般静电在2-3kv左右,甚至更高,一般的接收电路承受差分电压很低,在遇到高的差分电压情况下,没有进行隔离的电路会直接被高的差分电压损坏,由于在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内部有隔离,会隔离掉2500v的高压,能应对大多数的工业环境,在iso1050dub内部没有自带隔离电源,在系统里面增加了隔离电源模块为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供电,在此系统中对于外界的信号干扰设置了两道防线,在信号输入有滤波保护模块,这部分主要的作用是吸收掉高的浪涌电压能量并且进行电压钳位,再就是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进行隔离防护,隔离电源能防护对系统电源造成的影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电源模块,所述系统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can通信电路系统供电;

    隔离电源模块,所述隔离电源模块用于给隔离can模块供电;

    所述系统电源模块通过第一接口连接所述隔离电源模块,所述隔离电源模块通过第二接口连接所述隔离can模块,所述隔离can模块为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

    所述can通信电路系统还包括外设的can通信设备,所述can通信设备包括不少于两个can通信节点,所述can通信节点连接滤波保护模块,所述滤波保护模块用于吸收高浪涌电压能量并且进行电压钳位,所述滤波保护模块通过第三接口连接所述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所述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can总线转换模块,所述can总线转换模块用于对不同的所述can通信节点分别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传输电路,所述传输电路包括不少于两个并联连接的can通信节点子电路,所述can通信节点子电路具体为,所述can总线转换模块并联连接电阻r1以及can通信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通信节点以及can通信节点子电路的数量为2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120欧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AN通信电路系统,系统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CAN通信电路系统供电;隔离电源模块,所述隔离电源模块用于给隔离CAN模块供电;所述系统电源模块通过第一接口连接所述隔离电源模块,所述隔离电源模块通过第二接口连接所述隔离CAN模块,所述隔离CAN模块为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所述CAN通信电路系统还包括外设的CAN通信设备,所述CAN通信设备包括不少于两个CAN通信节点,所述CAN通信节点通过传输电路连接滤波保护模块,所述滤波保护模块用于吸收高浪涌电压能量并且进行电压钳位,所述滤波保护模块通过第三接口连接所述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所述ISO1050DUB隔离CAN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抗干扰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胡连逵;陈明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兴颂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78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