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尘防冲击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电器及各种机械的动力源,越来越重要。
目前,市场上的电机,它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定子以及转子,转子连接有输出轴。传统的电机的防尘和防冲击的效果较差,导致电机的损坏,或者是导致电机因为灰尘的累积,影响输出轴转动时的流畅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效果好,防冲击效果好以及实用性强的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防冲击电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定子以及转子,转子连接有输出轴,所述壳体靠近输出轴一侧轴端面上设有防尘罩、设置于防尘罩上且供输出轴穿过的通孔以及用于将防尘罩固定于壳体上固定组件,所述防尘罩包括外层、内层以及设置于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缓冲组件,且外层和内层之间所呈夹角在40度-50度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靠近输出轴一侧轴端面上设有防尘罩、设置于防尘罩上且供输出轴穿过的通孔以及用于将防尘罩固定于壳体上固定组件,通过设置的防尘罩,则提高了良好的防尘效果,进一步的将防尘罩设置为包括外层、内层以及设置于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缓冲组件,且外层和内层之间所呈夹角在40度-50度之间,则形成了良好的抗冲击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同时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则为了保证良好的便于安装拆卸的效果,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内层与壳体抵触的限位块、设置于壳体上且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沿防尘罩周侧设置的定位块以及用于将定位块固定于壳体上的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内层与壳体抵触的限位块、设置于壳体上且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沿防尘罩周侧设置的定位块以及用于将定位块固定于壳体上的锁紧件,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的配合,则形成了良好的定位效果,而通过设置的定位块以及锁紧件的固定,则确保了良好的固定效果,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内层和外层之间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以及第三缓冲件,第一缓冲件的高度、第二缓冲件的高度以及第三缓冲件的高度壳体外侧往壳体内侧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内层和外层之间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以及第三缓冲件,第一缓冲件的高度、第二缓冲件的高度以及第三缓冲件的高度壳体外侧往壳体内侧方向逐渐增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一、二以及三缓冲件,并且逐渐增大各缓冲件的高度,则确保了在受到冲击时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防冲击电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壳体;2、输出轴;3、防尘罩;4、通孔;30、外层;31、内层;310、限位块;311、限位槽;312、定位块;313、锁紧件;41、第一缓冲件;42、第二缓冲件;43、第三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防冲击电机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一种防尘防冲击电机,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定子以及转子,转子连接有输出轴2,壳体1靠近输出轴2一侧轴端面上设有防尘罩3、设置于防尘罩3上且供输出轴2穿过的通孔30以及用于将防尘罩3固定于壳体1上固定组件,通过设置的防尘罩3,则提高了良好的防尘效果,进一步的将防尘罩3设置为包括外层30、内层31以及设置于外层30和内层31之间的缓冲组件,且外层30和内层31之间所呈夹角在40度-50度之间,如图1中l1所示角度,则形成了良好的抗冲击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同时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则为了保证良好的便于安装拆卸的效果,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尘罩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内层31与壳体1抵触的限位块310、设置于壳体1上且与限位块310相适配的限位槽311、沿防尘罩3周侧设置的定位块312以及用于将定位块312固定于壳体1上的锁紧件313,通过限位块310与限位槽311之间的配合,则形成了良好的定位效果,而通过设置的定位块312以及锁紧件313的固定,则确保了良好的固定效果,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内层31和外层30之间第一缓冲件41、第二缓冲件42以及第三缓冲件43,第一缓冲件41的高度、第二缓冲件42的高度以及第三缓冲件43的高度壳体1外侧往壳体1内侧方向逐渐增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一、二以及三缓冲件,并且逐渐增大各缓冲件的高度,则确保了在受到冲击时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防尘防冲击电机,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定子以及转子,转子连接有输出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靠近输出轴(2)一侧轴端面上设有防尘罩(3)、设置于防尘罩(3)上且供输出轴(2)穿过的通孔(4)以及用于将防尘罩(3)固定于壳体(1)上固定组件,所述防尘罩(3)包括外层(30)、内层(31)以及设置于外层(30)和内层(31)之间的缓冲组件,且外层(30)和内层(31)之间所呈夹角在40度-50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冲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内层(31)与壳体(1)抵触的限位块(310)、设置于壳体(1)上且与限位块(310)相适配的限位槽(311)、沿防尘罩(3)周侧设置的定位块(312)以及用于将定位块(312)固定于壳体(1)上的锁紧件(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防冲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内层(31)和外层(30)之间第一缓冲件(41)、第二缓冲件(42)以及第三缓冲件(43),第一缓冲件(41)的高度、第二缓冲件(42)的高度以及第三缓冲件(43)的高度壳体(1)外侧往壳体(1)内侧方向逐渐增大。
技术总结